更新:以前粗譯有不實之處,現結合本身的理解做以校訂。 - 2014.11.02php
Facebook 昨天發佈了全新交互體驗的閱讀客戶端 Paper,這能夠說是自 Instagram 以後一系列平庸產品的突破之舉。讓不少人都認爲,這可能就是手機交互將來的一瞥。segmentfault
但我並不這樣認爲。若是它是將來,那將是一種傷害,一種對人身體上的(physical)傷害。app
雖然 Paper 在內容瀏覽方式上是全新的,但當涉及到一些默認(基本的)交互時,要求立馬就多了起來 —— 須要費很大勁來讓手指以不天然的方式學習如何使用它。這樣一直彎曲拇指來操做,可能會讓它的重度用戶在幾年後開始使用關節炎藥物(此處做調侃)。post
Paper 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它可能最被叫好的功能:軀體(拇指)驅動在屏幕底部的慣性動做,讓用戶從一開始就主動不斷地去尋找喜歡閱讀的內容。但不妨仔細來看看,這是一個慣用右手的用戶瀏覽 Paper 的故事列表時的手指動做:學習
這意味着,對於佔用戶中大約 90% 的右撇子,默認的操做方式會是一個鉤形的大拇指,試着用這種手勢連續操做 10 次,20 次,甚至 30 次。而後操做地更快些。spa
我不知道你是什麼狀況,反正我是不會讓本身的手指作這樣的連續動做。若是你用一隻手使用 Paper 的話,它會讓你十分頻繁地重複這個手勢,由於這是找到你值得一讀的內容的惟一途徑。ip
不少人不會在這點上深刻考慮,也許已經習慣了大拇指被諸如 Flappy Birds / Angry Birds / Mailbox 之類的應用強迫彎曲成這樣來操做。但這是一個重大的演變,它已經打破了大拇指區的基本規則。get
《Designing Mobile Interfaces》的做者 Steven Hoober 介紹說,大拇指區是「單手觸摸操做最舒服的一片區域」。並且這其中有許多因素都在做用,他還發現大約有 49% 的用戶習慣單手操做,而且基本只用大拇指。1產品
來具體點看看。Paper 只發布了 iOS 版本,因此這裏只看 4 英寸的 iPhone 屏幕上的大拇指區:it
兩個極端的「OW」區,右手手持很難觸到;「STRETCH」區也是相對不太溫馨的操做區域。接着再看。
如今來看一下 Paper 覆蓋拇指區的狀況,你會發現這裏有和欄目(Topic)選擇步驟以及主導航(Topic 裏閱讀信息流)一樣的問題。
你會發現 Paper 看起來像是正常的,大多數導航控件都在綠色覆蓋區內(請看 「light is green, trap is clean」 reference),這樣應該是沒問題的對吧?
不是的。
若是我想要儘快地看到儘量多的內容,會想着最大化個人觸摸和划動範圍,要作到這一點,我就得將拇指從手機的右側,快速輕劃到左側,這意味着我必須讓拇指鉤着從紅色的「Ow」區開始(至少也得是「STRETCH」區)。
固然我也能夠停留在綠色區域,從中間開始划起,同時拇指不會變鉤。但這樣並不理想,手機上一個從中間向左划動的手勢,會讓 Paper 沒法產生使人興奮的物理動做,並且每次的操做手勢決定劃出來的新內容沒有從紅色區域開始獲得的多。更糟的是,拇指覆蓋了大部份內容,我必須作一個「塗抹」的動做才能看到持續不斷的新內容。
要解決這個問題,只須要實現劃的動做不是在嚴格的 X 或 Y 軸上(能夠按照手指的天然弧度)。
好比:
它所須要僅僅是縮小分配給上面的主題(Topic)部分的空間,同時給下邊的內容導航多分配 50 個像素的空間。這樣實際上能夠在支持它原有功能的同時,能夠推進你去(更主動)閱讀其中你認爲有趣的內容。只須要很簡單的50個像素的改變,便可:
消除拇指鉤,讓用大拇指操做內容變得更天然
更多的空間分配給內容瀏覽,將這一重要導航元素突出給用戶
更多的空間用於預覽故事內容(照片和文字)
這裏提供一份本身畫的「拇指區」的截圖副本,以供參考。
從 Dropbox 下載拇指區模版(包括草圖文件和 JPG)。
即便如今的咱們每一個人都是這個新興的移動應用世界的推進者,咱們仍是要時刻記住,天然、溫馨的操做姿式不會改變(也不該改變)。我在這裏批評 Facebook,同時也很高興看到它的又一次創新。我也一樣期待 Paper 發佈以後移動應用產業的再次提高。
原文 FACEBOOK PAPER'S GESTURAL HELL
更多閱讀 Facebook Paper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