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瞭解到,6月以來,該公司在乎式風情區對傳統路燈進行升級改造,打造新型城市照明基礎設施綜合示範區,升級後的路燈設施與大數據、5G等配套設施建設融合,爲「新基建」落地和天津能源先鋒革命城市建設貢獻「路燈方案」。大數據
據瞭解,新型城市照明基礎設施綜合示範區共涉及意式風情區景區和周邊10條路、3個廣場近300基路燈改造,改造後的路燈將在智慧照明、便民服務、大數據採集等方面實現路燈杆的革命性功能拓展。ui
同時,升級後的路燈可隨時控制調整光照明暗,路燈檢修也將從傳統「被動搶修」變爲「主動服務」,使照明更加可靠和人性化。在服務民生方面,智慧路燈開發了無線WiFi、便民信息發佈、道路交通指引、移動設備應急充電、積水監測等功能,根據不一樣地段遊客的不一樣需求,功能還可「個性定製」。spa
去年4月,國網天津電力在中新生態城率先試點建設了智慧路燈,對傳統燈杆進行改造,開發智慧路燈感知共享平臺,實現了對溫溼度、PM2.五、便民廣播等功能的拓展。在去年汛期,國網天津電力進一步試點「智慧燈頭」,將監控攝像、語音廣播功能和杆體中部水位監測裝置相結合,實現水位傳感、監控攝像、語音廣播的融合聯動,及時提示百姓平安出行。調試
今年,國網天津電力全力助推天津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動路燈轉型升級,在智慧路燈試點工程基礎上,在燈杆設置5G基站安裝空間、同步敷設5G配套光纖,爲5G通信基礎設施推廣提供優良載體。路燈上各種感知設備採集的大數據也將爲政府不斷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務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此外,在標誌性景點還將新增地面互動投影功能,增長景區趣味性和互動性。blog
國網天津電力將逐步對天津五大道等景區路燈進行升級改造,改造後的路燈結合「智慧停車」技術,爲景區管理和市民便利提供更多服務,造成路燈與新科技融合互動。隨着智慧路燈普及推廣,將來的路燈就像是智慧城市的「神經末梢」,感知人冷暖,照明更人性,服務更貼心。圖片
(來源: 北方網)開發
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 首次系統調試燈光get
6月21日同步
關於新建通滬鐵路跨江大橋的監控
正式命名文件已下
這座鏈接南通和張家港兩地
承載着南通至上海通滬鐵路一期工程的
長江大橋「大名」肯定爲
「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
這也是江蘇首座
融合了長三角三地地名的跨江大橋
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是全國「八縱八橫」高鐵網中沿海鐵路大通道的咽喉工程。大橋位於江陰長江大橋下游45千米,蘇通長江大橋上游40千米,北起南通市通州區,南至張家港市,全長11千米,是通滬鐵路、通蘇嘉甬鐵路和錫通高速公路共用的過江通道。
就在幾天前,通滬鐵路一期工程經過國鐵集團的初步驗收,大橋也開展了首次燈光系統調試,按照計劃,將於6月底具有通車條件。
事實上,這座大橋也將成爲江蘇第一座以長三角三座城市地名共同命名的跨江大橋。與港珠澳大橋由粵、港、澳三方共同建設,所以命名融三城特點不一樣的是,滬蘇通大橋實際只在蘇州、南通落地。對此,多位業內人士指出,做爲通滬鐵路的控制性工程,這座跨江大橋將成爲南通及蘇北沿海城市高鐵入滬的必經之道,同時這也是一座集國鐵、城鐵與高速公路「三位一體」的工程,其意義將遠遠超出一座橋樑對於當地交通改善的做用,它將帶來整個長三角經濟版圖的重構,「滬蘇通」的命名使其在長三角一體化中的重要地位盡收眼底。
最終的命名中,上鐵局集團提出,應在大橋的「大名」中體現鐵路元素。畢竟,這是除了半個世紀前通車的南京長江大橋以後,江蘇第一座公鐵兩用的跨江大橋,意義重大。最終,這座跨江大橋定名爲「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
據悉,即將投用的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歷時6年建成。大橋的主橋長2296米,主跨1092米,爲世界上最大跨徑的公鐵兩用斜拉橋,也是世界上首座跨度超公里的公鐵兩用斜拉橋。
大橋用鋼量達到48萬噸,至關於12個「北京鳥巢」,混凝土230萬方,至關於8個國家大劇院。值得一提的是,這座大橋既走汽車,又走高鐵,可是卻很是堅固,可抗13級颱風、8級地震,表明着中國乃至世界同類型橋樑建設的最高水平。
從上層公路來講,南連錫張高速公路,北接G40滬陝高速、G15瀋海高速,將使南通與無錫間的距離縮短至1.5小時,爲沿海城市與蘇南尤爲是無錫、蘇州間往來的車主提供新的跨江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