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向圖G中,若是兩個頂點間至少存在一條路徑,稱兩個頂點強連通(strongly connected)。若是有向圖G的每兩個頂點都強連通,稱G是一個強連通圖。非強連通圖有向圖的極大強連通子圖,稱爲強連通份量(strongly connected components)。下圖中,子圖{1,2,3,4}爲一個強連通份量,由於頂點1,2,3,4兩兩可達。{5},{6}也分別是兩個強連通份量。算法
直接根據定義,用雙向遍歷取交集的方法求強連通份量,時間複雜度爲O(N^2+M)。更好的方法是Kosaraju算法或Tarjan算法,二者的時間複雜度都是O(N+M)。本文介紹的是Tarjan算法。shell
(注:雙向遍歷方法能夠參考算法導論圖論中深度優先遍歷部分,主要是利用了拓撲排序和轉置圖)
學習
Tarjan算法是基於對圖深度優先搜索的算法,每一個強連通份量爲搜索樹中的一棵子樹。搜索時,把當前搜索樹中未處理的節點加入一個堆棧,回溯時能夠判斷棧頂到棧中的節點是否爲一個強連通份量。測試
定義DFN(u)爲節點u搜索的次序編號(時間戳),Low(u)爲u或u的子樹可以追溯到的最先的棧中節點的次序號。由定義能夠得出spa
Low(u)=Min { DFN(u), Low(v),(u,v)爲樹枝邊,u爲v的父節點 DFN(v),(u,v)爲指向棧中節點的後向邊(非橫叉邊) }
當DFN(u)=Low(u)時,以u爲根的搜索子樹上全部節點是一個強連通份量。.net
算法僞代碼以下code
tarjan(u) { DFN[u]=Low[u]=++Index // 爲節點u設定次序編號和Low初值 Stack.push(u) // 將節點u壓入棧中 for each (u, v) in E // 枚舉每一條邊 if (v is not visted) // 若是節點v未被訪問過 tarjan(v) // 繼續向下找 Low[u] = min(Low[u], Low[v]) else if (v in S) // 若是節點v還在棧內 Low[u] = min(Low[u], DFN[v]) if (DFN[u] == Low[u]) // 若是節點u是強連通份量的根 repeat v = S.pop // 將v退棧,爲該強連通份量中一個頂點 print v until (u== v) }
接下來是對算法流程的演示。component
從節點1開始DFS,把遍歷到的節點加入棧中。搜索到節點u=6時,DFN[6]=LOW[6],找到了一個強連通份量。退棧到u=v爲止,{6}爲一個強連通份量。blog
返回節點5,發現DFN[5]=LOW[5],退棧後{5}爲一個強連通份量。排序
返回節點3,繼續搜索到節點4,把4加入堆棧。發現節點4向節點1有後向邊,節點1還在棧中,因此LOW[4]=1。節點6已經出棧,(4,6)是橫叉邊,返回3,(3,4)爲樹枝邊,因此LOW[3]=LOW[4]=1。
繼續回到節點1,最後訪問節點2。訪問邊(2,4),4還在棧中,因此LOW[2]=DFN[4]=5。返回1後,發現DFN[1]=LOW[1],把棧中節點所有取出,組成一個連通份量{1,3,4,2}。
至此,算法結束。通過該算法,求出了圖中所有的三個強連通份量{1,3,4,2},{5},{6}。
能夠發現,運行Tarjan算法的過程當中,每一個頂點都被訪問了一次,且只進出了一次堆棧,每條邊也只被訪問了一次,因此該算法的時間複雜度爲O(N+M)。
求有向圖的強連通份量還有一個強有力的算法,爲Kosaraju算法。Kosaraju是基於對有向圖及其逆圖兩次DFS的方法,其時間複雜度也是O(N+M)。與Trajan算法相比,Kosaraju算法可能會稍微更直觀一些。可是Tarjan只用對原圖進行一次DFS,不用創建逆圖,更簡潔。在實際的測試中,Tarjan算法的運行效率也比Kosaraju算法高30%左右。此外,該Tarjan算法與求無向圖的雙連通份量(割點、橋)的Tarjan算法也有着很深的聯繫。學習該Tarjan算法,也有助於深刻理解求雙連通份量的Tarjan算法,二者能夠類比、組合理解。
求有向圖的強連通份量的Tarjan算法是以其發明者Robert Tarjan命名的。Robert Tarjan還發明瞭求雙連通份量的Tarjan算法,以及求最近公共祖先的離線Tarjan算法,在此對Tarjan表示崇高的敬意。
void tarjan(int i) { int j; DFN[i]=LOW[i]=++Dindex; instack[i]=true; Stap[++Stop]=i; for (edge *e=V[i];e;e=e->next) { j=e->t; if (!DFN[j]) { tarjan(j); if (LOW[j]<LOW[i]) LOW[i]=LOW[j]; }else if (instack[j] && DFN[j]<LOW[i]) LOW[i]=DFN[j]; } if (DFN[i]==LOW[i]) { Bcnt++; do { j=Stap[Stop--]; instack[j]=false; Belong[j]=Bcnt; } while (j!=i); } } void solve() { int i; Stop=Bcnt=Dindex=0; memset(DFN,0,sizeof(DFN)); for (i=1;i<=N;i++) if (!DFN[i]) tarjan(i); }
在任何深度優先搜索中,同一強連通份量內的全部頂點均在同一棵深度優先搜索樹中。也就是說,強連通份量必定是有向圖的某個深搜樹子樹。
能夠證實,當一個點既是強連通子圖Ⅰ中的點,又是強連通子圖Ⅱ中的點,則它是強連通子圖Ⅰ∪Ⅱ中的點。
這樣,咱們用low值記錄該點所在強連通子圖對應的搜索子樹的根節點的Dfn值。注意,該子樹中的元素在棧中必定是相鄰的,且根節點在棧中必定位於全部子樹元素的最下方。
強連通份量是由若干個環組成的。因此,當有環造成時(也就是搜索的下一個點已在棧中),咱們將這一條路徑的low值統一,即這條路徑上的點屬於同一個強連通份量。
若是遍歷完整個搜索樹後某個點的dfn值等於low值,則它是該搜索子樹的根。這時,它以上(包括它本身)一直到棧頂的全部元素組成一個強連通份量。
http://blog.csdn.net/xinghongduo/article/details/6195337
https://www.byvoid.com/blog/scc-tarj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