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全盤備份與恢復,親自總結,實測可靠

https://blog.csdn.net/sinat_27554409/article/details/78227496ubuntu

 

 

Ubuntu全盤備份與恢復,親自總結,實測可靠

初學者在使用Ubuntu這類Linux操做系統時,經常會因爲不當操做致使系統崩潰,重裝系統是不免的事情。重裝系統雖然簡單,可是各類軟件/環境從新下載、配置至關佔用時間,所以有必要對系統同進行備份,以免未來連哭的地方都找不到。本教程已經由JK小僧在計算機上親自實踐,能夠恢復以前Ubuntu系統上的各種軟件和環境配置,方法簡單,值得推廣:安全


1、備份系統

使用TAR。和Windows不一樣,Linux不會限制root訪問任何東西,你能夠把分區上的全部東西都扔到一個TAR文件裏去spa

  1. 打開一個終端,並運行 sudo su(回車後要求輸入密碼);操作系統

  2. 繼續在終端中輸入如下指令,進入系統根目錄: 
    $ cd /.net

  3. 開始備份系統,在終端中輸入:
$ tar cvpzf backup.tgz --exclude=/proc --exclude=/lost+found --exclude=/backup.tgz --exclude=/mnt --exclude=/sys --exclude=/media /
  • 1

讓咱們來簡單看一下這個命令:code

  • ‘tar’ 是用來備份的程序
  • c - 新建一個備份文檔
  • v - 詳細模式, tar程序將在屏幕上實時輸出全部信息。
  • p - 保存許可,並應用到全部文件。
  • z - 採用‘gzip’壓縮備份文件,以減少備份文件體積。
  • f - 說明備份文件存放的路徑, Ubuntu.tgz 是本例子中備份文件名。
  • 「/」是咱們要備份的目錄,在這裏是整個文件系統。
  • 在檔案文件名「backup.tgz」和要備份的目錄名「/」之間給出了備份時必須排除在外的目錄。有些目錄是無用的,例如「/proc」、「/lost+ found」、「/sys」。固然,「backup.tgz」這個檔案文件自己必須排除在外,不然你可能會獲得一些超出常理的結果。若是不把「/mnt」排除在外,那麼掛載在「/mnt」上的其它分區也會被備份。另外須要確認一下「/media」上沒有掛載任何東西(例如光盤、移動硬盤),若是有掛載東西, 必須把「/media」也排除在外.
  • 備份完成後,在文件系統的根目錄將生成一個名爲「backup.tgz」的文件,它的尺寸有可能很是大。如今你能夠把它燒錄到DVD上或者放到你認爲安全的地方去。 
    在備份命令結束時你可能會看到這樣一個提示:’tar: Error exit delayed from previous errors’,多數狀況下你能夠忽略它。

2、恢復系統

  1. 若是原來的Ubuntu系統已經崩潰,沒法進入。則可使用Ubuntu安裝U盤(live USB)進入試用Ubuntu界面。blog

  2. 切換到root用戶,找到以前Ubuntu系統的根目錄所在磁盤分區(通常電腦上的磁盤分區(假設分區名稱爲sdaX)都可以在當前Ubuntu系統的根目錄下的media目錄下(即/media)找到。目錄一般爲當前根目錄下 cd /media/磁盤名稱/分區名稱)。進入該分區,輸入如下指令來刪除該根目錄下的全部文件: 
    $ sudo rm -rf /media/磁盤名稱/分區名稱*教程

  3. 將備份文件」backup.tgz」拷入該分區; 
    $ sudo cp -i backup.tgz /media/磁盤名/分區名sdaXip

  4. 進入分區並將壓縮文件解壓縮,參數x是告訴tar程序解壓縮備份文件。 
    $ sudo tar xvpfz backup.tgz文檔

  5. 從新建立那些在備份時被排除在外的目錄; 
    $ sudo mkdir proc lost+found mnt sys media 
    或者這樣: 
    mkdir proc 
    mkdir lost+found 
    mkdir mnt 
    mkdir sys

當你重啓電腦,你會發現一切東西恢復到你建立備份時的樣子了!

——寫自科大一小僧,2017.10.13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