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敏捷/DevOps實踐:如何開好站立會議

你們好,我是華爲雲的產品經理 恆少:工具

做爲佈道師和產品經理,出差各地接觸客戶是常態,常常和華爲雲的客戶交流、佈道、技術沙龍,可是線下交流,覆蓋的用戶總仍是少數。orm

我但願能夠借線上的平臺,和用戶持續交流華爲在研發效能提高上的思索和考慮。blog

<恆少出品,必然妥妥乾貨,一定理論聯繫實踐>,由於軟件無銀彈,探索始終在路上。開發

-----------------------乾貨分割線--------------------------------------同步

理論老是美好的,現實卻又是骨感的,不少華爲雲DevCloud的客戶特別想知道How to,接下來恆少會陸續分享一些很是小的華爲敏捷/DevOps的實踐,點點滴滴。團隊協作

開篇小故事:巴別塔,也叫通天塔;是《聖經·舊約·創世記》第11章記載,當時人類聯合起來興建但願能通往天堂的高塔,高塔愈來愈接近天堂,上帝緊張了,他看到人們這樣齊心合力,統一強大,心想:若是人類真的修成宏偉的通天塔,那之後還有什麼事幹不成呢?必定得想辦法阻止他們;產品

爲了阻止人類的計劃,上帝讓人類說不一樣的語言,令人類相互之間不能溝通,並讓人類分散世界各地,最終巴別塔沒有建成。————以上摘自互聯網:)io

這個小的宗教故事,揭示若是語言相通,目標一致產生的巨大做用,均可以建成一個通天塔:)。form

而軟件開發的過程卻又是一個離不開協做、溝通的過程。一個缺少良好協做,溝通、理解和目標一致的軟件團隊,是很難高質高效的交付的。模板

敏捷的衆多實踐中,有一個爲了提高團隊協做的經典實踐:站立會議,本篇即介紹一下,融入華爲的一些具體實踐和「坑」和「雷」:)

站立會議的關鍵詞:天天,例行,簡短(15mins內必須結束),全體成員,站立

站立會議的目的:增進互相瞭解,互相理解,及早暴露風險,促進溝通和協調,建造「通天塔」

站立會議的過程

全員到場

輪流發言,記住是輪流,輪流,輪流(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每一個同窗的發言簡短,能夠參考下面的提綱

昨天我負責的工做項的進展;

今天我計劃開展,或能夠完成哪些工做項;

我遇到的困難、風險,是否須要幫助,須要誰的幫助;

我收穫的經驗,快速分享

發言時,可同步刷新工做項的進展(能夠經過任一敏捷管理工具,好比華爲雲的DevCloud)

會議上識別的新的工做項,Leader應該記錄增長到Backlog中。

華爲站立會議實踐的經驗(keng)教訓(lei):

Leader嘰嘰哇哇,成員一片沉默

拘謹,以爲不自在,無話可說,不肯意先說

總有同窗打斷別人的發言

變成「批鬥」會議,你怎麼又延期了?你怎麼不早說?

變成一言堂和Push任務的會議。那誰誰你今天作這個,那誰誰你今天必須把這個交付了。

變成了彙報會議,議題得提早申報,甚至還要準備PPT

變成進度檢查會議,只關注進度有沒有完成

變成一個小時的會議,討論技術,討論方案,發散不受控

變成了不肯意參加的會議,不只浪費時間,提出的風險和求助也得不到跟蹤和解決,長此以往就失去了參加的主動性

....以上摘自華爲這些年常見的一些現象,因此華爲其實也不是高高在上的,華爲的研發也很不少企業是同樣的,都是一把鼻涕一把淚的。

華爲站立會議填坑排雷的一些小點滴

1. 站位,不要走101火箭少女的C位,也就是不要如左圖這樣圍着C位,而是推薦圍成圈或圍着Backlog(若有條件可使用電子白板),這樣能夠保證每一個成員的發言都是面向整個團隊,而不是面向C位

2. 發言棒(Talking Stick)。能夠用個簡單道具、玩具均可以,接力傳棒,拿到發言棒的同窗才能說話,其餘同窗閉嘴,爲了活躍氣氛,避免機械,能夠將道具拋起,落到誰那兒誰發言。整體就是創造輕鬆,舒服的氛圍

3. 團隊成員提出的困難、風險、求助,應獲得跟蹤並解決,下次的站立會議持續更新,讓團隊成員感覺到效果,也更願意參與這個會議,由於有幫助

4. 嘗試Pull,而不是Push,對於一些新的工做項,風險,挑戰,鼓勵你們Pull任務,而不是由Leader Push任務。

5. 使用工具系統,當場刷新進展,記錄新的工做項,而不是後續把卡片再記錄到系統,容易遺忘和遺漏

6. 對了,華爲DevCloud在wiki內嵌了站立會議的紀要模板,能夠參考,使用wiki簡單記錄站立的紀要和要點,也是咱們經常使用的,以下:

最後,爲何要站立開會呢?由於站在累,因此時間久了,就開不下去了,哈哈哈。。。

願你們可以更好的開好站立會議,提高團隊成員的協同,建造本身的巴別塔:)

本系列未完待續,To be continued.....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