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Http請求方式Get與Post

問題

在開發項目以前,首先儘快熟悉項目中現有的組件,好比分頁怎麼使用,接口參數怎麼定義等等,其目的是讓本身寫的代碼不超出了框架的約束,否則有可能出現重複造輪子狀況。瀏覽器

今天,我也步入項目團隊中,強烈的感受框架的不足,好比分頁組件功能足,Web接口定義請求方式所有使用Post請求等問題。當本身靜下來的時候,我在想是否是太較真了,爲何好多開發者都不按現有的規範來。好比Web接口全使用POST請求,開始尋找有力說服本身的答案。緩存

分析

爲了比較有說服力,本人仍是選擇W3C定義,它是這麼定義的框架

  1. Get:是從指定的資源請求數據
  2. Post:向指定的資源提交要被處理的數據

GET 方式的一些解釋:blog

  • GET 請求可被緩存
  • GET 請求保留在瀏覽器歷史記錄中
  • GET 請求可被收藏爲書籤
  • GET 請求不該在處理敏感數據時使用
  • GET 請求有長度限制
  • GET 請求只應當用於取回數據

注:查詢字符串(名稱/值對)是在 GET 請求的 URL 中發送接口

POST 方式的一些解釋:資源

  • POST 請求不會被緩存
  • POST 請求不會保留在瀏覽器歷史記錄中
  • POST 不能被收藏爲書籤
  • POST 請求對數據長度沒有要求

注:查詢字符串(名稱/值對)是在 POST 請求的 HTTP 消息主體中發送開發

W3C對 GET 與 POST 全面解釋與比較

GET與POST請求方式比較

總結

W3C 對 GET 和 POST 給出清晰的定義,及各自的特性。能夠說所有使用POST是能夠的,不供第三方使用。字符串

總是感受不舒服,難道本身逼着本身說服本身。it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