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iSCSI服務部署網絡存儲node
iSCSI實現了物理硬盤與TCP/IP網絡協議的相互結合,使用戶能夠經過互聯網遠程訪問共享存儲資源linux
- iSCSI技術介紹
硬盤接口:數據庫
IDC:一種成熟穩訂價格便宜的並行傳輸接口vim
SATA:一種傳輸速度更快,數據校驗更完整的串行傳輸接口安全
SCSI:用於計算機和硬盤,光驅等設備之間系統級接口的通用標準,具備系統資源佔用低,轉速高,傳輸速度快優勢;服務器
- 建立RAID磁盤陣列
實驗:網絡
1:建立ISCSI前須要先創建RAID確保數據的安全性併發
# mdadm -Cv /dev/md0 -n 3 -l 5 -x 1 /dev/sdb /dev/sdc /dev/sdd /dev/sdetcp
2:因爲使用遠程設備時可能出現設備名順序發生變化,全部在掛載時使用UUID來掛載;工具
# mdadm -D /dev/md0
- 配置 iSCSI服務端
iSCSI在工做形式上分爲:
服務端(target):用於存放磁盤存儲資源的服務器;
客戶端(initiator):是用戶使用的軟件,用於訪問遠程服務端的存儲資源;
實驗:
1:配置 iSCSI服務端,先安裝 ISCSI服務端程序及配置命令工具;
安裝 iscsi服務
# yum install -y targetd
安裝 配置命令工具
# yum install -y targetcli
2:配置 iscsi服務器共享資源;
targetcli
命令提供相似於 fdisk命令的交互式配置功能,將iscsi共享資源的配置內容抽象成 目錄 的形式,將各種配置信息填入相應的 目錄 中便可;
進入targetcli交互式配置界面,cd進入/backstores/block,create將/dev/md0磁盤設置成給用戶識別的磁盤 fdisk0;
# targetcli
/backstores/block:是iscsi服務端配置共享設備的位置;
# cd /backstores/block
# create disk0 /dev/md0
3:建立 iscsi target的名稱及配置共享資源;
1)iscsi target名稱 由系統自動生成,一串描述共享資源的惟一字符串;用戶在掃描 iscsi服務端時便可看到這個字符串;
2)生成target名稱後,還會在 /ISCSI參數目錄中建立一個與其字符串同名的新「目錄」,用於存放共享資源;
3)把以前的iscsi共享資源池中的硬盤設備 fdisk 0 添加到新目錄中,用戶登陸iscsi服務端後,便可默認使用這塊硬盤;
# cd iscsi
# create
進入建立target名稱後,系統新建的新目錄中,將磁盤disk0添加進入新目錄中;
# cd tpg1/luns
# create /backstores/block/disk0
4:設置訪問控制列表(ACL)
acls參數目錄:用於存放可以訪問 iscsi服務端共享存儲的客戶端名稱,建議在target名稱後面加上.client。便於管理;
# cd acls
# create iqn.2003-01.org.linux-iscsi.localhost.x8664:sn.ee7f4b9e4ec3.client
5:設置iscsi服務端的監聽IP地址和端口號
portals參數目錄:服務端指定網卡或IP地址對外提供共享存儲資源;
# cd portals
先把默認的 0.0.0.0 3260刪除,否定報錯「Could not create NetworkPortal in configFS」
# delete 0.0.0.0 3260
# create 192.168.10.20
6:檢查配置信息,重啓 iscsi服務器並配置防火牆策略;
# cd /
# ls 查看配置信息
退出保存配置信息,千萬不能使用 ctrl+C來退出,這樣不保存配置!!!
# exit 使用 exit 來保存退出!!!
重啓 iscsi服務及配置防火牆放行3260端口;
# systemctl restart targetd
#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port=3260/tcp
# firewall-cmd --reload
至此 iscsi服務端配置完成!!!
- 配置Linux客戶端
實驗
1:安裝 iscsi客戶端程序 initiator,默認是已經安裝的;
# yum install -y iscsi-initiator-utils
2:編輯 iscsi客戶端initiator的配置文件
# vim /etc/iscsi/initiatorname.iscsi
必須把配置中默認的一行 InitiatorName 刪除,不然後面登陸iscsi服務端會出錯
3:重啓 iscsi客戶端 initiator服務
# systemctl restart iscsid
# systemctl enable iscsid
4:先發現,再登陸,最後掛載並使用
iscsiadm
用於管理,查詢,插入,更新或刪除ISCSI數據庫配置文件的命令工具;
# iscsiadm -m discovery -t st -p 192.168.10.20
解析:
-m discovery:掃描並發現可用的存儲資源
-t st:執行掃描操做的類型;
-p 192.168.10.20:指定iscsi服務端的IP地址;
5:發現可用存儲資源後,登陸 iscsi服務端
# iscsiadm -m node -T iqn.2003-01.org.linux-iscsi.localhost.x8664:sn.ee7f4b9e4ec3 -p 192.168.10.20 --login
6:登陸後,查看是否有新的硬盤出現,格式化並掛載;
# fdisk -l
# mkfs.xfs /dev/sdd
# mkdir /iscsi
# mount /dev/sdd /iscsi
7:永久掛載iscsi硬盤,因爲 udev服務是按照系統識別硬盤設備的順序來命名硬盤,當遠程多個存儲資源時,下一次識別設備時順序會發生變化,搞亂掛載目錄信息,爲了防止這種事情發生,使用設備的 UUID惟一表示進行掛載;
查看設備 UUID號
# blkid
# vim /etc/fstab
解析:
_netdev:表示設備須要網絡才能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