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是全民魔幻的一年。實際上,個人 2020 年也同樣,比 2019 魔幻了不知道多少倍。曾很長一段時間活在自我否認中,好在後面解開了。前端
今年關鍵字: 自我否認。
上半年基本上都宅在家中度過。尤爲是年初那會兒,在家辦公,真的是一每天門都不邁出。天天本身燒飯,一家人其樂融融,還真是懷念這種生活呢。node
疫情緣由,今年的足跡並很少。原本 11 月底要去上海躺平設計家作一個分享,最後也由於突發的新增病例取消了。linux
在千島湖宅了幾天,平復了一下本身上半年自我否認的心情,跟 @貫高 @天豬 他們深夜擼串;以及偶遇一家破舊的充滿煙味的小酒吧,聽駐唱到凌晨。git
我甚至都記不得千島湖那家酒吧的名字,這種感受真好。
此次的體驗讓我跟 @芙蘭 有了個決定,就是之後每去一個新的城市,都要找一家當地不是那麼有名可是有着不錯駐唱的酒吧去欣賞,駐唱不須要有多少顏值,唱得也不必定須要多好,好比大連某酒吧有個唱《山丘》破音的小胖子我就很喜歡。程序員
8 月份去上海,在韓駿大佬《Visual Studio Code 權威指南》的新書發佈會作了回嘉賓,很大一部分緣由是由於我以前在螞蟻集團作 Cloud IDE 吧。github
深圳那次則是還了上半年應下來的技術分享債,其實我後來就與 IDE 的開發無關了,去作一些本身更感興趣以及更擅長的一些事,不過仍是很感謝騰訊熱心的小夥伴們。web
去大連找了個沒人的小沙灘躺着聽海,感覺海浪的安詳;一樣去了感受很不錯的酒吧聽歌,就跟以前提到的同樣,裏面那個小胖子唱《山丘》破音了(越過山~啾~)。vim
![]() |
![]() |
![]() |
---|
在蒼南跟大學時候的小夥伴小聚了一天,還認識了一個頗有意思的茶藝小姐姐,打開了一些新的思路。後端
最後在大明山摔傷了本身的小尾巴骨,不過最後也算是能在新手村好好滑完了,也算是一種新的體驗了。穿着灰色的滑雪鞋,感受本身是一條鯊魚辣椒。xcode
今年又入了幾個塑料小人,好比說在泡澡的ねずこ。
以及,本就擁擠的家裏又多了一堵牆。
琴沒怎麼學會。疫情後,琴班也荒廢了。只學會了一首《全ての人の魂の詩》,如今已經忘差很少了。還好當時會的時候有錄下來,否則就惋惜了。感受本身的生活基本上也就是宅、遊戲、音樂。
今年生日收到的禮物竟然是周董的全專輯黑膠,以及一臺 LP60。 Couldn't be happier!
說到遊戲,今年入了好多。不徹底列舉有對馬島之魂、天穗、Spirit of the North、Human: Fall flat、渡神紀、軒轅劍 七、Hitman 二、十三機兵、最終幻想 VII 重製版、P5S 等等。最終通關的也只有 FFVII 和 Spirit of the North,目前正在賽博空間打工。不過因爲本人是手殘黨,遊戲均非本人通關和玩耍,熱衷觀看 @芙蘭 通關,如今已把 Judy 推倒。
最後,虞姬也終於拿到了銀 50 的牌牌。2021 年繼續努力。
很對不起你們,今年又佔用你們的公共資源了。
去年的總結中有過一句話。
可是令我感動的是,小夥伴們都好幫我。每次看到他們這麼努力幫我,感受都有愧。感謝宗羽,感謝陸老師,感謝常老師和五哥。再不爭氣就真是我本身的問題了。
的確是今年又不爭氣了,感受本身就是個扶不起的阿斗。
今年的工做真的是一場重頭戲,感受是年度魔幻大片。說實話,我已經連着兩年績效很差了。在今年年中的時候,我曾一度認爲本身根本不是作程序員的料子,作的東西也得不到承認。就拿非 IDE 的東西來講,我作構建的優化,用上一些緩存的技術,直接被 @蘇千 懟得啞口無言:你一直在外圍作這些東西有什麼用?爲何不去作一個能戰勝 Webpack 的東西出來?
是啊,我作這些東西又有什麼用呢?就跟國內互聯網風氣同樣,換湯不換藥,只敢在外圍蹭。事實上,排除能力高低不說,我也想作一個構建速度足夠快的工具,可是現現在已經浪費了幾年的我還承得起作失敗所帶來的後果嗎?若是作失敗了,就意味着我又一年浪費了。我不知道上位者們(非貶義詞)站在上帝視角看我當前階段時候的是怎麼樣一個感覺,我感受我本身都能列舉出幾個關鍵字:執念、畏手畏腳。這些都是我本身給我本身加上的枷鎖。可能過幾年,我再回過頭來看當下,的確只是小磕小碰,就如上位者們如今看個人視角同樣。然而對於如今的我來講,這些「否認」就是我當下的「所有」。
這與階段有關,就像小時候同樣,一個玩具就是個人所有。若是玩具壞了,可能個人整個世界都崩塌了。因此,可能幾年後我能很輕描淡寫地提起今年的事情,可是如今的我還作不到。
我其實就是個程序員,喜歡寫代碼。然而這兩年的歪路讓我愈來愈以爲寫代碼是個很難的事情,我無法讓個人代碼爲本身、爲公司,爲整個社會提供價值。
Cloud IDE 是一個很是有想象空間的項目,然而大前端(Cloud IDE的交互)與大後端(容器側的事情)都非我擅長。我花了半年的時間去改變本身,甚至寫了幾個月的前端,發現本身真的不行。我只有抱着一個看着並無什麼用的 IDE 網關惴惴不安。
與不少前輩們在交流的時候,他們給了我各類意見。好比四個象限,想作且擅長、想作且不擅長、不想作且擅長、不想作且不擅長的事我都須要能扛起來(可能個人記憶有誤差,可能只須要扛兩三個象限),我要往這個方向發展;再好比換個賽道,作本身擅長的事,但可能那樣成不了更好的本身。
不過最終我選擇了後者,我只想好好寫代碼,想要本身的代碼能服務於大衆。不擅長的事爲何不交給更專業的人來作呢?若是公司不須要我,炒了我就行了,強迫本身只能變成長處沒法發揮,短處不如別人,結果就是我如今這樣的下場。
這都是我的的選擇,無關方法的好壞。
在那段時間,在全部人都否認我,我也在自我否認的時候,感謝 @芙蘭 一直認爲我是最棒的,有她陪在身邊真好。除此以外,也很是感謝 @蘇千 和 @玉伯 都不嫌我煩地在幾個小時聊天中給予了我不少建議。有一段 @玉伯 的人才觀和團隊觀讓我醍醐灌頂。
除了家人外,最感謝的仍是 @舒文 老師了。他主動找的我,沒否認個人偏科,甚至以爲公司是應該要有我這類奇葩的一席之地。併爲我建議了可能更適合個人團隊,也就是我如今所處的團隊,淘系的 Node 架構團隊。當時其實我真的萌生了離職的念頭,最後是被他的真摯所打動,不管我離不離職,來不來我當下的團隊,其實都與他無關的。
爲何說它適合我呢?由於我在以前團隊一無可取的那些能力和技術,剛好是這個團隊核心的競爭力之一。
雖然來的時間不久,但至少我已經能夠優化 Alinode 的源碼,將一些正式 Serverless 函數項目的啓動時間提高將近 120%;也實現了一個啓動時間爲微秒級的 JavaScript Runtime;函數的部署密度也能夠進一步提升。並且身邊的同事在該領域也個個勇猛。也許我如今正在作的事情算是勉強能夠跟蘇千當時說的「爲何不去作一個更快的構建工具」相提並論了吧,其實我是能夠的。
如今回過頭去看,也許我前兩年真的是進錯行,而不是本身太菜雞了。前兩天剛看了《心靈奇旅》,感受本身上半年跟下半年的本身就分別是那些在 the Zone 中的灰色靈魂和彩色靈魂。放下執念,會輕鬆不少。多留一些時間給本身的生活與家人,迷失自我不值得。
值得高興的是,今年的代碼寫得比去年多多了。我真的是熱愛寫代碼!
《Modern Vim》終於出版,薄薄的一本。算是我在書籍翻譯的一次初試水吧,感謝博文視點的 @皎子 願意給這本書一個機會,才讓它有機會與你們見面。
至於《How JavaScript Works》這本書,道格拉斯的文風真的是清奇。怎麼說呢,這是一本罵罵咧咧的書,可是讓人看着莫名地爽。要翻出這種神韻還真的有些難,好比:
強烈建議你不要簡單粗暴地複製粘貼那些你並不理解的代碼。雖然咱們常常戲稱本身是「複製粘貼工程師」,但這種作法其實是很不可取的。這雖然比不上你看都不看一眼就去安裝一個你不清楚的軟件這麼蠢,但也實在算不上是一種明智之舉。在當前國際的安全技術水平下,最好的安全過濾器是你的大腦,請務必善用。
我以前儘量地在本書中避免提到大多數 JavaScript 中的糟粕,可是在本章中我卻要把這些醜陋怪物的內褲都扯下來,一絲不掛。我將列舉一些在《臥槽》以及同類演講中出現的問題,並向你展現它們是如何工做的。這個事情可能並不會讓你以爲有趣,甚至你可能會感受有些被冒犯了。
若是其中一個
include
包中包含流氓內容(現實中是會有這種狀況的),在my_little_get_inclusion
函數下它也鬧騰不出什麼浪花來,但若是咱們直接從fs
對其進行訪問,則可能會有嚴重後果。
科學越進步,人類離墳墓越近。
上文均出自個人《How JavaScript Works》譯稿的初稿。
並不想過多贅述了。看前文的知乎連接吧。
今年就參加了兩場。一場是講師,一場是嘉賓。每一年來幾回,不來幾回的話極可能會故步自封的。你們對 Cloud IDE 有興趣的話,能夠看看個人演講視頻。不過我如今不作這個了,我在作一些更讓本身眼睛放光的事情。
今年參會的時候與 @Hax 賀老聊了挺久的,也交換了很多的信息,收穫良多。雖然他們的立場很不同,但我感受賀老的語言風格可能跟道格拉斯的寫書風格還真有點像。(賀老別打我,若被冒犯了我就刪掉)
對於學習技術這一塊,並不追新了。我權當深刻之前並沒那麼深刻的技術就算完成了這個 Check point 吧。
可是狀態這個,今年真不行,比去年還頹廢。
第一二兩點,受疫情影響,也沒辦法。唉。
不寫 Checklist 了,反正寫了明年也完不成,何須讓本身心煩呢。一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就行了。
Ask me anything: https://github.com/xadillax/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