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基礎tcp/ip協議一

計算機網絡:網絡

硬件方面:經過線纜將網絡設備和計算機鏈接起來框架

軟件方面:操做系統,應用軟件,應用程序經過通訊線路互連加密

實現資源共享,信息傳遞操作系統

 

計算機網絡的功能:計算機網絡

數據通訊設計

資源共享接口

增長可靠性ip

提升系統處理能力資源

 

網絡協議與標準:一組控制數據通訊的規則路由

協議三要素:

語法

語義

同步

 

標準;一致贊成的規則能夠理解爲標準

ISO   (國際標準化組織)

ANSI  (美國國家標準局)

ITU-T (國際電信聯盟-電信標準部)

IEEE  (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學會)

 

WAN與LAN

廣域網(WAN)

範圍:幾十到幾千公里

做用:用於鏈接遠距離的計算機網絡

 

局域網(LAN)

範圍:1公里左右

做用:用於鏈接較短距離內的計算機

 

網絡拓撲結構:

星型拓撲:

優勢:易於實現,易於網絡拓展,易於故障排除

缺點:中心節點壓力大,組網成本較高

 

網型拓撲:

各個節點至少與其餘兩個節點相連,可靠性高,組網成本高。

 

數制:

計算機的數制:

二進制這個詞的意思是基於兩個數字,二進制數或者二進制位表示爲0和1

十進制數系統包括10個數字,十進制數0.1.2.3.4.5.6.7.8.9

十六進制系統的基數是16,前十個數字是0到9,後面是A,B,C,D,E,F,分別表示爲10,11,12,13,14,15,

 

二進制的優勢:

二進制只需用兩種狀態表示數字,容易實現預算規則簡單

0+0=0,0+1=1,1+0=1,1+1=10

0*0=0,0*1=0,1*0=0,1*1=1

用二進制容易實現邏輯運算

真  假

 

協議分層:

網絡通訊的過程很複雜

數據以電子信號的形式穿越介質到達正確的計算機,而後轉換成最初的形式,以便接收者能閱讀。

爲了下降網絡設計的複雜性,將協議進行了分紅設計

 

服務於服務訪問點:

服務:是網絡中各層向相其鄰層提供的一組操做

服務訪問點;(SAP-至關於相鄰層的接口)

a+1層實體經過a層的SAP來使用a層所提供的服務

 

服務類型:

面向鏈接的服務:

先創建連接再傳輸數據,以後再斷開鏈接

數據傳輸過程當中,數據包不須要攜帶目的地址

保證數據傳輸的可靠性

無鏈接的服務:不須要先創建鏈接,直接發送數據

每一個報文都帶有完整的目的地址

不保證報文傳輸的可靠性

 

服務元素:

請求

指示

響應

確認

 

OSI協議模型:

OSI七層框架:物理層 > 數據鏈路層 > 網絡層 > 傳輸層 > 會話層 > 表示層 > 應用層

 

物理層:創建,維護,斷開物理連接,定義了接口及介質,實現了比特流的傳輸。

數據鏈路層:創建邏輯連接,進行硬件地址尋址,差錯效驗等功能,經過MAC地址實現數據的通訊,幀包裝,幀同步,交換機工做在數據鏈路層。

網絡層:進行邏輯地址尋址,實現不一樣網絡之間的通訊,定義了ip地址,爲數據傳輸選擇最佳路徑,路由器工做在網絡層。

傳輸層:定義傳輸數據的協議端口號以及流控和差錯效驗,實現了程序於程序的互聯,可靠與不可靠的傳輸。

會話層:創建,管理,終止會話,例如 斷點續傳。

表示層:數據的表現形式,如加密,壓縮。

應用層:網絡服務於最終用戶的一個接口。

 

TCP/IP協議族的組成:

應用層:HTTP,FTP,TFTP,SMTP,SNMP,DNS。

傳輸層:TCP,UDP。

網絡層:ICMP,IGMP IP ARP RARP。

鏈路層:由底層網絡定義的協議。

物理層:由底層網絡定義的協議。

 

PDU(協議數據單元):

網絡層:包 packet    路由器

傳輸層:段 segment   防火牆

數據鏈路層:幀 frame 交換機

物理層:比特流 bits  網卡

應用層:計算機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