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ken是什麼,Token有必要存在嗎?若是說公鏈的幣就是錢的話,那麼Token就是票(或者說「通證」)。生活中到處須要錢,而有的時候,錢要換一種方式存在,那就是「票」。好比:電影票、飛機票、火車票、門票、股票、選票 等等,爲何有了錢,還須要票呢?由於錢是無差異的,而票,有差異。好比一場電影,只能容納有限的人能看,那麼就發行這場電影票,搶到票的人才能看。這麼看來,Token是有存在的必要的。git
Token到底有什麼用呢?從上面的例子能夠看出,想來想去,其實Token除了炒做,真正的做用,實際上是用於作資源的分配。這種資源的分配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和飛機票同樣,不是有錢就能坐飛機的,你得買到票,而這個票,就是資源分配的一個手段。
而Token的炒做,應當是基於Token的稀缺來進行的,這樣才能經過炒做得到溢價收入,因此玩Token的,首要把握的就是稀缺性。「這個幣基石輪,別人尚未這個票」,「這個Token私募,機構有優先權利」,然而到了一上交易所,發行量又大,根本沒有什麼權益,也就沒有什麼稀缺性了,接盤的人天然要哭了,而賺錢的都是那些把握了項目早期稀缺性的「基石輪」、「私募輪」的玩家們。
Token必需要回歸它的正途,完成資源分配的使命,而所謂的幣圈,通過一波熊市,擠出這些Token泡沫。這和互聯網早期的www公司泡沫很是類似。github
Token的本質是什麼,是債券,你行使權力就是兌現債權。可是,要注意一點,債券兌換了就是債券,債券得不到兌現,或者打折兌現,那就是空頭支票和真正的「債券了」,只不過不是他還你的債,而是你還他的債。這點,若是是投資Token,要緊緊記住。數據庫
從Token的用途上來分,能夠劃分幾千上萬種,從管理上來說,又能夠劃分爲好多種。然而從Token的類型來分,目前有兩大種,一種是無差異的票,另一種是有差異的票。瀏覽器
無差異的Token和股票同樣,你的一股和個人一股並沒有本質差異。因而它們能夠造成二級流通市場,能夠買賣和交換。擁有一樣的Token,享有一樣的權益。
ETH上的ERC20協議,就是規定了一種無差異的代幣。它維護了一個帳戶餘額,給每一個人記下,你有多少帳戶餘額。這些帳戶餘額,能夠經過ETH的智能合約,可以完成轉帳操做,故而達到了和公鏈貨幣同樣的功能。因此,2017年紛紛涌現了成百上千的代幣,它們流通在ETH的公鏈以及各大交易所上。安全
還有一種Token,它是能夠攜帶獨一無二的數據的,好比電影票,每一個場次每一個座位,只會有一張票,你不會看到有人拿着一樣的票坐在同一個座位上。這種Token,能夠視爲是獨特資源的分配,或者是做爲一種收藏品。
最具備表明性的,就是ETH上的「迷戀貓」了,每一隻貓都是有本身獨特屬性的,它們經過交配,來交換基因數據,從而呈現不一樣的毛色,眼睛,耳朵等各類各樣的性狀。這種獨特的Token,能夠做爲一種藏品,被玩家們收藏。這種Token每每並無一個特定的價格,由於沒有了可比性。每一個人心目中,對這個Token的價值估計都不太同樣。因此它更多用在遊戲中,存儲獨特的資源數據。網絡
除了ETH上有Token,其它公鏈也在積極發展本身的智能合約,而後基於智能合約發行通證。以BCH來講,它上面就衍生了好幾種的Token方案,其實Token一開始是在比特幣上萌芽的,當時有人經過給比特幣染上特殊的標記,從而使得它具備獨特的權益,也就是咱們俗稱的「染色幣」或者「彩幣」。而現在Token的發展,已經衍生出更多的機制。工具
各類BCH上代幣方案有一個對比圖: 編碼
從上圖可見,Token方案可謂多種多樣,那麼咱們想要的Token方案,應當是一個即簡單,又能知足需求的方案。整體的思路,都是要實現一個智能合約平臺(當時Vitalik神童也想走這條路),Token方案是基於該平臺的Token應用。我這裏介紹兩個比較看好的,其中一個是基於Omni方案的,Omni在比特幣上已經獲得了社區的普遍使用,衆所周知的USDT,即是基於Omni實現的,另一個,則是Simple Ledger方案,經過使用現有的UTXO模型,配合OP_RETURN,則能夠構建一個Token系統。還有一個叫bitcoin token,具體思路與Simple Ledger相似,這裏不詳細展開。spa
基於Omni實現,餘額是直接與地址掛鉤的,wormhole經過使用UTXO模型的輸入和輸出地址,做爲Token發行和轉帳的參數(如,收發方),此外,經過在OP_RETURN裏面存儲符合wormhole規則編碼的信息,好比wormhole版本,操做類型,Token數量等等,可以完成Token的發行和傳輸。orm
wormhole方案是基於BCH的二層協議,因爲是無許可的,誰均可以構造一個wormhole交易,故而,其上的數據不都是可信的,須要經過共識的甄別,故而須要有一個共識實現——wormhole節點。經過共識的實現,才能驗證出一筆交易是否合法,節點將校驗每條發到BCH網絡上的交易,從而解析出合法的wormhole交易數據庫。因爲wormhole是基於地址的,因此其更像是ETH的帳號體系,沒有保留BCH的UTXO模型,優勢是變得更加輕量了,缺點是不能支持SPV(簡單交易驗證)了。此外,WHC須要經過燃燒得到(Proof Of Burn),有些人也所以有些疑慮,擔憂BCH會被寄生,然而每筆WHC交易,目前都是依賴於BCH的,這裏的論證還不明晰。
目前來看,蟲洞因爲它方案更加簡單具備可行性,已經有商業Token基於其上發行了,基礎設施也在逐步完善,好比IFWallet、Coco Wallet、ibitcome等錢包,皆已支持WHC。
具體的wormhole協議,請參考這裏。
SLP是另一個著名的Token方案,它和wormhole有不少相似之處,不一樣之處在於,它除了使用OP_RETURN來存儲協議數據外,還支持UTXO模型,也即Token是能夠發送給多個地址的,同時也可以實現SPV。這樣就使得腳本功能更增強大,但也增長了複雜性,除了普通的創世交易和Token轉帳外,還要Token發行者按期發送CheckSum Commitment(Proof Of Trust)。依賴於實現了共識的錢包實現,經過解析交易,可以造成一個交易DAG關係圖。BitDB項目和SLP項目淵源較深,目前已經實現了交易數據的解析,而且可以構造出SLP的區塊瀏覽器和交易關係圖。
具體的SLP協議,請參考 這裏
此外,還有一種側鏈的技術,試圖新構建一條鏈,來完成智能合約的方案,同時與主鏈作一些錨定。然而如今看起來,既然要錨定,對於主鏈的依賴是很是深的,那還不如直接在主鏈上生長起來,經過無需許可的智能合約方案,直接利用主鏈交易的安全性,來完成更多擴展的功能。
瞭解了Token的做用和工做原理,咱們可以得出一些粗淺的結論,固然也有些是個人臆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