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期末複習題——2.1:Use Case Diagram

第一題:用例圖html

 

重要概念:spa

1.採用參與者和參與者目標的觀點:htm

  一組用例實例,每一個實例是系統所執行的一系列活動,以此產生對特定參與者具備價值的客觀結果blog

  短語「對特定參與者具備價值的客觀結果」是細微而又重要的概念,它主要強調了需求分析的兩個態度。get

    · 關注系統的用戶或參與者來編寫需求,詢問其目標和典型狀況擴展

    · 關注理解參與者所考慮的有價值結果方法

2.如何發現用例im

  具體步驟:命名

  (1)選擇系統邊界img

  (2)肯定主要參與者

  (3)肯定每一個主要參與者的目標

  (4)定義知足用戶目標的用例,根據其目標對用例命名

  

  在(2)(3)中,應作到對全面分析。在肯定主要參與者與參與者的目標以後,咱們需對參與者和目標進行組織,主要有兩種方法:

  a. 發現結果,將其繪製成用例圖,以目標做爲用例名稱。

  b. 首先寫出參與者-目標列表,複審並精化之,而後繪製用例圖。

  

  在肯定用例的主要參與者時,咱們應該時刻圍繞着一個問題「參與者的目標(其結果具備可量化的價值)是什麼」。明白了這個問題以後,便可對主要參與者及其目標作出準確判斷。

  

  定義用例時,通常來講,爲每一個用戶目標分別定義用例。用例的名稱應和用戶目標相相似,在命名時必定要注意:用例名稱應使用動詞開頭

 

繪製要點:

  具體方法見http://www.cnblogs.com/xiaolongbao-lzh/p/4590897.html

 

注意事項:

一、在圖裏面不準出現有「什麼什麼界面」「什麼什麼菜單」「什麼什麼功能」「什麼什麼按鈕」之類的字眼

二、圖中必需要有系統邊界

三、必需要有系統名稱

四、用例名稱應以動詞開頭,不可只出現名詞卻沒有出現動詞

五、 必定要有一個include或者一個extend,不須要兩種都有,搞不清楚兩者的區別全都寫include就行了。

  若是是extend,必定是虛線箭頭指向父用例,表明從父用例擴展出來,若是是include,必定是虛線箭頭指向子用例,表明包含子用例。

六、全部的用例都必須和actor關聯,關聯線必定是沒有箭頭的。

七、 若是是手機的APP,右邊的支持性參與者經常使用的有device或傳感器,GPS,加速傳感器,可是支持性參與者不能寫在左邊,必定是寫在右邊

  主參與者必定畫在左邊

八、畫用例是畫有用的用例,不能出現「登錄」或者「login」這種對系統沒有貢獻的字眼

九、一個用例就是一個基本業務流程:作事過程當中間是不能停頓的。可是不能夠把全部功能堆積到一個用例裏面,畫在一個用例裏說明你認爲全部功能必須一次性完成,不能中斷,這個是錯誤的

十、size原則:用例不是操做,不要把每個操做都拿出來作一個單獨的用例,好比輸入地點等等。

  如何判斷是否符合size原則:這個功能是否有一個單獨的界面

  這意味着每個用例都有一個單獨的交互過程

十一、用例圖不可層次太多!(大於4層必定扣分)只關注如何服務,有何設備參與,故不可太多層

十二、用例選擇:重點關注系統提供什麼服務、人如何使用系統

 

試題答案: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