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參加了Fedora 18 Release Pary,本人做爲演講者也參與其中。總的來講,此次算是很是成功的一次開源活動了,Fedora-zh舉辦這樣的活動經驗不如Ubuntu-cn,可是其最終結果卻很是不錯。 固然,活動中也有不少小BUG出現,無傷大雅,畢竟Fedora-zh組織活動經驗比較少,不免會有些疏漏。本人近幾年參加或者參與組織的開源活動也不少了,看到了一些問題和亮點,在此逐一列出,不作細緻分析,供各位開源活動組織者參考。
國內開源活動現狀
目前國內的開源活動有這樣一些問題,既有中國人組織的活動也有老外主導的(好比BLUG)的活動,這裏截取其中的一些問題加以解釋,不是吐槽,只是讓你們一塊兒來討論。
- 活動形式單調:這是比較廣泛的狀況,所謂Party最後每每變成像聽課同樣聽講座,聽各類經驗分享特性介紹,之前在北京GNOME用戶組的郵件列表裏討論過這個問題,最後也不了了之。
- 組織形式鬆散:好比工做人員(STAFF)和志願者每每混在參加活動的人中間,聽衆遇到問題求助無門。或者須要哪些工做人員前期沒有準備和協商,致使臨時不少關鍵職位人手缺失。
- 宣傳缺少創新:開源活動比較小衆,因此不少就在小衆圈子裏宣傳,實際上從傳播學角度出發,越是小衆的就應該越去影響大衆,進而提高知名度。外加宣傳推廣形式太過單一,致使有時活動應者寥寥。
- 細節考慮不周:好比路標引導,活動地點的選擇,活動簽到的設置,禮品的準備收集和發放等等諸多細小環節
- 嘉賓邀請不足:不少有名的技術人員即使是沒有Topic,也能夠邀請過來,做爲一種宣傳噱頭,這是國內開源活動所沒有的。國外好比LinuxCON Euro會邀請Linus Torvalds前去,沒有演講可是卻有很好的宣傳效果和帶動做用。好比2008年的時候Richard Stallman來北京參加BLUG的活動,當時有很是大的轟動效應,但是之後卻沒有堅持下來。
- 社交環節匱乏:不只中國人組織的活動如此,之前的BLUG活動也是缺乏社交活動的,人與人之間沒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交流和溝通,畢竟活動的很關鍵目的就是經過話題帶動技術交流。
- 特點不夠突出:參加完就忘記了,短期集中參加的多,好幾個活動情形甚至能混淆在一塊兒,只能靠得到的禮品來區分了。突出舉辦社區的特點既會吸引人,更會參加者意猶未盡進而拓展用戶羣體,這也就是BLUG前期可以成功的關鍵因素——引入的西方聚會方式。
有些人會說這些都是錢的問題,我想說,以上所列都和錢多錢少無關,沒有那心思,再多的錢也白搭,有錢也白白浪費!
值得推崇的亮點
這裏並非說組織的開源活動就很差,其實不少時候亮點仍是不少的。近幾年我印象比較深入的有2010年軟件自由日活動(GNOME用戶組和北京師範大學),2011年Ubuntu 11.04 Release Party(帝都站)還有2011年5月的GNOME3 Lanch Party,2011年火狐開發者大會,2012年GNOME Asia(香港)。這些活動印象深入很重要因素在於,在傳統之上的創新或者匠心獨到的設計,抑或是將心比心的細緻安排,又或者是層次分明的活動編排,還有大範圍的宣傳與推廣。下面一一列舉我比較推崇的幾個活動亮點,也爲其餘活動舉辦提供思路:
- 大範圍高強度宣傳攻勢。2010年軟件自由日活動有GNOME用戶組於北京師範大學內舉辦,採用傳統的演講式方式。可是前期在各大論壇以及ChinaUnix和51CTO甚至豆瓣上的宣傳很是多,在活動前兩週宣傳攻勢達到頂峯,所以當時會場來了至少200人,還有站着的幾十人,空前火爆。
- 傳統之上的形式創新。北京GNOME用戶組大型活動,好比SFD或者Launch Party上會加入一個Show Time的環節,有展現硬件的,好比跑在平板上的GNOME3,還有開源音樂演奏,或者播放視頻等等。更有甚者在GNOME3 Launch Party上出現了一段弗拉門戈舞表演,將當時的氣氛推向高潮。當時在會場外還搭建有展臺,能夠很是好的展現開源的產品或者留給贊助商。Show Time既是一個活動宣傳同時也是社交的時間,一舉多得。
- 貼心的活動細節:2011年Ubuntu 11.04 Release Party在北京郵電大學舉辦,當時組織的北郵開源協會不只印刷了大量巨幅海報在校園張貼(不少就帖子樹上),同時海報下面有貼心的指引到會場的標誌。簽到的時候除了發放Live CD和貼紙,還會發放一小條貼紙,上面填上名字帖在身上方便交流,同時會人手一張活動流程單(相似音樂會上的曲目表),貼心的考慮讓那次的活動異常成功——最關鍵的是吸引了不少妹紙前來。
- 場地選到餐館去:這是BLUG的月度聚會的一大亮點。每個月BLUG的聚會都會選擇到餐館去(目前是加州開源餐吧)舉行,而不是到大學教室。這樣的一大好處就是即使是安排傳統演講,也沒有演講的那種正襟危坐的感受,你們吃吃喝喝快快樂樂,其樂融融,氣氛比較輕鬆。即使是舉辦一年一度的SFD活動也是在餐吧或酒吧舉辦,開心也舒心。
進一步思考
我的以爲出現一些問題是正常的,緣由有以下一些:
- 經費利用效率不高。不能光用「經費不足」來歸納,畢竟什麼叫作「經費充足」這是無法界定的。我只想說有心人組織活動,即便沒什麼經費也依然能夠搞的有聲有色。
- 大學社團經驗不足,各個大學社團裏的學生多以大1、大二的學生爲主,剛上大學缺少人際交流經驗,難以勝任這種活動的組織任務。而已經工做的人則在大學時候缺乏這種歷練,也難以組織起像樣的活動。
- 社區自身定位不明。大多數開源社區對本身的技術定位比較準確,反而對自身發展定位不許,好比瞄準什麼受衆?什麼組織形式的架構?須要什麼樣的人才?作好定位就能夠達到社區的特點化,能夠很好的宣傳自身,吸引特定的成員,也就能夠在活動上搞得更加有自身特色。有句話說的好:人家接受你,不是由於你和他們相同,而是由於你和他們不一樣。
- 活動的意義和定位不清。與上一個說的差很少,但僅限在活動自己,不少社區對當次活動的初始定位就不許。不明白活動的意義,以及擬定恰當的宣傳方略,設計合適的活動流程。這樣結果不免有雜亂無章,像一鍋東北亂燉(還不如東北亂燉好吃)。
- 社區成員素質有待提升。這裏所謂的「素質」是個綜合因素,不只僅是技術考量。不過話說一個綜合素質不高的人,其技術水準也不會過高。成員素質比較高的社區,你們各司其職各盡其能精誠協做,共同配合搞好一次社區活動是沒有問題的,即使稍有遺憾也經常會很是容易解決。
- 國情因素和國民固有弱點。這也是不可小覷的問題,國情問題好比無處不在的牆和無處不在的敏感性,還有國人的好大喜功,都是影響最後活動成敗的決定性因素。
我想到的一些點子
隨便想出來的一些點子,有的已經試過有效,有的還沒嘗試。
- 活動以後公佈活動照片、視頻,利用活動的影響力,進一步推廣社區,增大社區影響力。達到「餘音繞樑,嫋嫋不息」的效果。此次Fedora-zh在活動結束後及時發佈活動報告,附有照片,結果引起的效果很是好。
- 印製各類形式記念品,體現價值。這固然須要強大的財力支持,可是剩餘的能夠開網店售賣,進而能夠印製更多的記念品。
- 適度照顧小白用戶,最好有基本介紹性質的文字,或者相似「Getting Start」 這樣的新手入門指南。
- 你們都想進高校,有時候影響高校學生比直接進去強,發揮社區的影響力,利用互聯網優點***和影響學生,不須要直接進學校。
- 經過活動展現一種文化,一種屬於開源社區的文化氛圍,這也就是爲什麼之前BLUG的Coding for fun活動能吸引不少人蔘加,也是由於當時的活動氣氛。
總之,一句話——活動組織須要用心、專心、將心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