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tful規範

Restful全稱是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即表現層狀態轉移。REST指的是一組架構約束條件和原則,若是一個架構符合REST的約束條件和原則,就稱之爲RESTful架構。RESTful是一種軟件架構風格,而不是標準。那麼表現層狀態轉移怎麼理解?外國人取名老是這麼抽象,難以理解。html

一、資源

REST的名稱"表現層狀態轉化"中,省略了主語。"表現層"其實指的是"資源"(Resources)的"表現層"。
所謂"資源",就是網絡上的一個實體,或者說是網絡上的一個具體信息。它能夠是一段文本、一張圖片、一首歌曲、一種服務,總之就是一個具體的實在。你能夠用一個URI(統一資源定位符)指向它,每種資源對應一個特定的URI。要獲取這個資源,訪問它的URI就能夠,所以URI就成了每個資源的地址或獨一無二的識別符。android

二、表現層

"資源"是一種信息實體,它能夠有多種外在表現形式。咱們把"資源"具體呈現出來的形式,叫作它的"表現層"(Representation)。
好比,文本能夠用txt格式表現,也能夠用HTML格式、XML格式、JSON格式表現,甚至能夠採用二進制格式;圖片能夠用JPG格式表現,也能夠用PNG格式表現。
URI只表明資源的實體,不表明它的形式。嚴格地說,有些網址最後的".html"後綴名是沒必要要的,由於這個後綴名錶示格式,屬於"表現層"範疇,而URI應該只表明"資源"的位置。它的具體表現形式,應該在HTTP請求的頭信息中用AcceptContent-Type字段指定,這兩個字段纔是對"表現層"的描述。服務器

三、狀態轉化

訪問一個網站,就表明了客戶端和服務器的一個互動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勢必涉及到數據和狀態的變化。
互聯網通訊協議HTTP協議,是一個無狀態協議。這意味着,全部的狀態都保存在服務器端。所以,若是客戶端想要操做服務器,必須經過某種手段,讓服務器端發生"狀態轉化"(State Transfer)。而這種轉化是創建在表現層之上的,因此就是"表現層狀態轉化"。
客戶端用到的手段,只能是HTTP協議。具體來講,就是HTTP協議裏面,四個表示操做方式的動詞:GETPOSTPUTDELETE。它們分別對應四種基本操做:GET用來獲取資源,POST用來新建資源(也能夠用於更新資源),PUT用來更新資源,DELETE用來刪除資源。
綜合上面的解釋,咱們總結一下什麼是RESTful架構:
(1)每個URI表明一種資源;
(2)客戶端和服務器之間,傳遞這種資源的某種表現層;
(3)客戶端經過四個HTTP動詞,對服務器端資源進行操做,實現"表現層狀態轉化"。
總之,一句話描述就是用 URL定位資源,用HTTP動詞(GETPOSTDELETEPUT)描述操做。restful

參考連接: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1/09/restful.html網絡

https://www.toutiao.com/i6746910619393327629/?tt_from=weixin&utm_campaign=client_share&wxshare_count=1&timestamp=1571272396&app=news_article&utm_source=weixin&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req_id=201910170833160100260772133F90C589&group_id=6746910619393327629架構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