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目前各瀏覽器對ES6兼容性較低,再加上須要兼容歷史上各類版本的瀏覽器,所以,使用編譯器將ES6語法轉譯成ES5語法則勢在必行了。babel是目前最經常使用的ES6轉ES5的工具,但即便是ES5,各瀏覽器的支持度也是不一的,所以便產生了本文,找出一些可以被翻譯成兼容性高代碼的ES6語法。javascript
IE10+
、android4.0+
、ios6+
。babel-preset-es2015-loose
,緣由以下:在android4.0下面報esModule錯誤的問題,以下:
Uncaught TypeError: Cannot assign to read only property '__esModule' of #<Object>。
經查證,發現是構建中babel-es2015 loader的模式問題,會致使Android4.0的用戶有報錯。只須要使用loose mode就能夠解決問題。下面是相關的stackoverflow issue以及對應解決問題的npm包。java
const是由babel本身來判斷是否拋出異常的,生成的代碼只是普通的var;let則是改了下變量名,用的依然是var。android
之因此加「簡單」,是由於簡單的結構
轉換出來的也就是簡單的代碼,沒啥問題。可是若是是複雜的結構
,那就會用到Symbol.iterator
這兼容性不佳的方法了。webpack
這倆其實沒省多少事,因此轉換也很簡單。ios
因爲模塊化主要仍是用在開發階段,完事了打包到一塊兒不會有什麼奇怪的代碼出現,所以這一點不須要擔憂。web
/* 轉換前 */ const prop2 = "PROP2"; var obj = { [prop2]: 3 }; /* 轉換後 */ function _defineProperty(obj, key, value) { if (key in obj) {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key, { value: value, enumerable: true, configurable: true, writable: true }); } else { obj[key] = value; } return obj; } var prop2 = "PROP2"; var obj = _defineProperty({}, prop2, 3);
由上可知,這裏用到了一個ES5方法Object.defineProperty
,MDN說是IE9+,android/ios全系列的。npm
轉換出來的代碼太多,沒細看,咋一看也是有Object.defineProperty
,慎用吧,有經驗的兄弟也能夠說一聲會不會出問題。segmentfault
由於會使用到Symbol.iterator
瀏覽器
@lcxfs19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