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家鄉的茶

憶家鄉的茶web

       ——大鳥軟件(著)spa

茶在中國文化中有種獨到的意味,而在中國湖南湘西,卻盛產着另一種茶——毛山茶。這種茶樹的可取之處不在於茶樹葉,而在於茶果。用茶果壓榨出來的茶油成爲近年來人們追逐的熱點。由於它不飽和脂肪酸和各類微量元素含量極高,所以,又被稱爲:「東方橄欖油」和「黃金油」。
本期系列照片,將給各位展現我家鄉的茶林以及個人家鄉。
 
要見茶林,首先要登上這100級階梯,圍繞山路修建的這100級毛草環繞的階梯本是家鄉人爲了方便進入茶林的通道,但自建成之日,這條階梯便擁有了更豐富的意義,不只成爲家鄉人晨練的路,更成爲家鄉人迴歸故里進行懷舊的必經之道,由於這條階梯鏈接道路的終點是家鄉的遙望石。
遙望石是進入家鄉的第一道門戶,自從家鄉建廠之日算起,遙望石已經迎來了國內外數十萬的客戶,固然也送走了家鄉數以萬計的學子。
現在,不管家鄉人在外成績如何,遙望石已經成爲每一位家鄉人心中的標誌,無論風雨如何變化,它就在那裏見證着家鄉發生的一切。所以,理所固然的成爲每一位回鄉人懷舊的地方。同時,也是健身的地方。好比,能夠這樣,大天然在這裏給了作平板支撐的地方。
在這裏,能夠看到有着中國筆墨山水畫風的美景。
也能夠看到雲光之柱灑向茶林的奇觀。
能夠看到,在那一片鮮綠色小松針林背後的滿山的深綠,那就是茶林。
下面,我就帶你們進入茶林看一看究竟。
茶林之路草木有點深,須要尋找到一位開路人指引比較合適,好比我在身前的這位浙大留學博士的帶領下,一路披荊斬棘,終於進入了雲光之柱照耀下的茶林。
毛山茶樹都不會過高,大約3米見頂,樹幹呈現黃色,表面覆蓋一層均勻的草木灰,從底部多開始分叉,給你們來一張近照看看。
正是這樣不起眼的樹木,卻在每一年的11月用結出的茶果使逸靜的家鄉熱鬧了起來。
聽說,家鄉的茶樹最初種植於全國鼓勵下鄉勞動的60年代,可是,80年代以後,下鄉勞動政策逐漸中止,以後便無人專門打理茶樹,任其自生自滅。但沒想到,這30多年來,茶樹經過自身的進化演變,不但沒有減小,反而造成了這滿山的茶林。
因爲野茶林自然無污染的緣由,每一年的深秋季節,都會有外界的茶油開發商來此收購茶果,所以,上山撿茶果就成爲家鄉人每一年的一道樂事。不論男女,不論老小,茶果這樣一個大天然饋贈的禮物,不但促進了家鄉人們之間的溝通交流,還成爲家鄉人致富的一個但願。
當一滴滴茶油從茶果中經過冷壓榨流出時,家鄉的特點今後又多了同樣 — — 茶。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