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研究是信息收集、信息分析、預測、判斷的綜合能力反應,投資建議是統計比較和投資機率問題。框架
第一,信息獲取是行業研究員的基本能力:信息收集的方式能夠包括如查找資料、調查、行業交流、研討會、公司調研等等方式;信息收集是基本能力,缺失了關鍵信息,就輸在起點了。學習
第二,行業分析是公司預測的基本前提:基於收集信息,創建行業分析模型和公司收入結構與市場競爭份額的預測模型;對行業的深刻理解以及收集信息的能力,尤爲重要。事件
第三,公司盈利預測是基於行業分析與公司研究的綜合能力反應:首先,基於對宏觀環境以及行業經濟的深刻理解,判斷行業所處的發展階段,從而預測行業收入規模以及市場競爭主體份額趨勢,造成行業將來發展趨勢的預測;其次,利用行業收入趨勢以及公司競爭優點,預測公司將來幾年的收入趨勢,而後經過對公司戰略規劃特徵以及業務發展特徵共性,假設公司各種財務指標的趨勢,毛利率、三項費用率以及資金利用效率等,從而得出將來幾年公司的業績預測指標。資源
第四,投資判斷是統計比較和投資機率的問題:基於以上的定量和定性兩方面的綜合研究,並經過縱向比較產業估值比較,以及橫向行業內公司估值比較,得出對行業或公司的投資判斷,投資結論是機率問題。class
投資研究的兩大主題:第一,要掌握足夠的資料與信息,這是投資研究的基礎;第二,要掌握科學實用的研究方法,這是投資研究的靈魂。效率
1.投資研究的基本能力—信息獲取基礎
信息收集包括宏觀環境層面、中觀產業層面、微觀公司層面的三個層次的信息和資料的收集與整理。方法
宏觀層面:國家戰略、貨幣財政政策、匯率/利率因素、國際環境等;技術
中觀層面:產業週期、市場前景、技術趨勢、產業政策等因素;統計
公司層面:公司資源稟賦(人才、技術、市場以及資源)、公司治理結構(管理制度、風險控制等)、公司戰略(技術創新、營銷定位與管理、生產管理、財務管理以及其餘經營行爲等);
公司平常信息:平常信息披露,公司盡職調查,競爭情報跟蹤,財務報表解讀,收購兼併等。
2.投資研究的基本研究框架(研究方法)
投資研究基本框架一般包括:宏觀研究、行業研究、公司研究、盈利預測、估值比較以及投資策略。
宏觀經濟研究和行業經濟研究都須要對將來做預測;
公司研究模型中的許多假設來自宏觀和行業研究;
公司業績的核心驅動因素每每來自行業層面和公司核心競爭優點;
公司估值來自於對將來業績增加趨勢與業績預測實現機率有多大。
3.從估值談投資研究的通常原則
投資者對將來的預期決定着公司股票的價格;
投資者預期造成的價格是當前的,不是將來的;
增加率的變化(⊿g)很重要,最終決定了公司價值的波動。
4.優秀的投資分析師要善於發現和挖掘市場預期的波動
是什麼驅動了公司股票價格的波動呢?是「盈利的增加率」變化,而非「盈利」。更進一步講,其實是市場對盈利增加率的變化趨勢的預期在驅動公司股票價格的波動。
投資分析師的任務是發現或挖掘預期差,進一步地講,尋找市場對將來的預期曲線與本身的預期曲線是否存在差別,以及跟蹤市場的預期曲線與實際曲線之間是否存在差別。
要作到這點,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須要分析師對市場的預期變化的持續緊密跟蹤,以及須要對影響公司價值的核心因素的敏銳嗅覺和深度理解,甚至須要投資直覺方面的潛在能力。
1.分析師的素質要求
身體素質好,能吃苦、有毅力,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作事風格;
複合知識背景較好,最好理工科工做經驗和金融學的學習背景尤佳;
學習能力要強,不斷學習與提升的過程;
投資成功否是機率問題,不宜執拗己見。
2.分析師的成功要素以及比重
70%取決於研究員的努力和勤奮,自我實現和自我激勵驅動力;
20%的因素來源於產業機遇;
10%的因素來自於天賦;
第一階段 培養信息收集能力(培養習慣)
行業信息日積月累是增進對行業理解的一個過程:行業信息收集整理先按大行業的歸類,而後細分子行業,最後按細分子行業梳理公司,公司的信息裏包括主營業務、核心競爭力、瞭解公司的收入規模、市值、PE、PB以及歷史狀況是什麼狀態等。
要求將以上信息按子行業分類作一張表,每張表包括公司的營業務、核心競爭力、瞭解公司的收入規模、市值、PE、PB。
第二階段 培養行業研究能力:造成研究框架,搭建行業模型
行業研究是公司研究的基礎。研究判斷60%取決於對行業判斷,40%是對公司的判斷。提高行業研究能力的方式主要有:
行業研究模型的創建與整理;
行業研究報告編寫;
按子行業分類梳理重點覆蓋公司信息:公告、報告、新聞、競爭對手新聞;
行業層面:重大技術發展、學術重大突破,最新跟蹤狀況,全球龍頭公司最新動態。
第三階段 培養公司研究能力
在行業研究基礎上,根據公司戰略與優點預測趨勢:
公司業務概況;
公司管理團隊;
公司核心競爭優點;
公司研究模型的創建與預測;
公司業務分析與預測;
公司盈利預測以及估值判斷。
第四階段 投資策略:造成投資直覺能力
優秀投資者和分析師的標準:
敏銳性-貼近市場,反應要快:對拐點、偶然事件、超預期、重大產業政策第一時間反應;
專業性-抓住本質,判斷要準:對行業或公司理解要專業,正確的判斷力;
言行合一,出手要狠:看準了,集中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