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臨時對象」(temporary object)

MSDN中對VS2012版本的臨時對象的說明以下:express

    在某些狀況下,編譯器有必要產生臨時對象。數組

  1.     當初始化一個 常量引用 const reference)時,若是給定的初始化對象類型與目標引用類型不一樣(可是二者  可以相互轉換),須要產生臨時對象;
  2.     當函數的返回值是用戶自定義類型,且程序中未將此返回值拷貝到其餘對象中時,須要產生臨時對象;
  3.     當給定的對象顯式向自定義對象類型轉換時,產生臨時對象;

IBM官網上的給出的描述以下:數據結構

    C++中編譯器有些時候有必要產生臨時對象。一般在初始化引用、計算(評估evaluation)含有標磚類型轉換的表達式、參數傳遞、函數返回、評估異常拋出表達式(throw expression)。jsp

參考資料:函數

http://msdn.microsoft.com/en-us/library/a8kfxa78(v=vs.110).aspx 學習

http://publib.boulder.ibm.com/infocenter/comphelp/v7v91/index.jsp?topic=%2Fcom.ibm.vacpp7a.doc%2Flanguage%2Fref%2Fclrc03cplr116.htm 測試

    總之,讀完以後,是否是還感受臨時對象捉摸不定呢?的確,C++標準中沒有明確給出臨時對象的產生規則和條件,由編譯器自動產生的,不論是處於效率仍是其餘緣由,各編譯器之間的產生時機和方式都略有不一樣,下面就MSVC編譯器進行一些基本的探討,下面的代碼都是在VS2008環境下編譯經過的。優化

狀況一:lua

    經過不一樣設數據類型來初始化常量引用

spa

    在(1)代碼處,設置斷點,進行調試,查看反彙編以下:


    其中fild dword ptr[ebp-8] 是將整型變量iNum轉換成浮點型(float)並壓棧(至關於複製了一份iNum的數據存儲到浮點寄存器中)。【有關浮點數的彙編指令,可參見百度百科相關說明】。而後fstp dwrod ptr[ebp-20h]是出棧指令,將剛纔存儲的浮點數據轉存到ebp-20h棧空間中。也就是說ebp-20h處就是咱們要找的「臨時變量」。經過對比const float& r10=fNum;一行的反彙編指令,結果就更明顯了。

狀況二:當函數返回值是自定義類型時。

咱們知道,一般函數的返回值有兩種方式來傳遞:寄存器和棧。內置數據類型,一般都是經過寄存器(MSVC下是EAX)來直接做爲返回值的存儲容器,將結果由被調用函數傳遞給調用者。可是若是返回值是字符串、數組等比較大的數據結構時,一個32位的寄存器EAX是不夠的,此時經常會利用到其餘的寄存器(例如ECXEDX)等來進行轉存容器。自定義的類對象,一般經過在棧中開闢一塊空間(大小由編譯器根據類對象的大小自動設定)來轉存返回值。因此能夠簡單的認爲在棧中開闢的轉存空間就是一份返回值的副本,即「臨時對象」。經過寄存器的轉存,咱們不能說是「臨時對象」,由於CPU的一切數據操做都是經過各類寄存器來完成的,何況寄存器中的數據也不存在聲明週期問題,隨時有可能被覆蓋掉,固然若是進行了進棧操做,那就能夠叫作臨時對象了。

示例代碼以下:

main()函數中測試代碼:

                                 
圖一

Point是自定義的一個二維平面點類(由於若是直接定義成簡單的POD類,編譯器會直接將類進行優化,當作兩個單獨的整型數據成員來看,因此在定義類時,添加了本身的構造函數、析構函數、operator +、取值和設定函數)。類結構以下:


                             圖二

程序的直接運行(CTRL+F5)結果以下:


由輸出結果能夠直接看出,構造函數與析構函數不對稱,其中0012FE54處的對象只調用了析構函數,可是沒有調用構造函數。因此能夠懷疑0012FE54應該是一個「temporary object」。(可是爲何能夠不調用構造函數,卻要調用析構函數呢?這一點我還沒搞明白,有待考究一下)。

下面單步調試進入到函數體中,看看究竟:

首先進入到(圖一)中的(1)處:

其反彙編代碼以下:

其中,004111C2是構造函數Point(int x, int y)在跳轉表中的位置,以下:


如圖所示,再次跳轉到Pointint x, int y)構造函數00411720處。

Pointint x, int y)構造函數反彙編代碼以下:

能夠用下面的示意圖來表示有參構造函數的操做過程:

一樣,運行到(圖一)中(2)時,結果徹底相同:

示意圖以下:


而後到(圖一)中的(3)處:

此時調用的是無參構造函數,其反彙編代碼以下:

操做過程示意圖以下;


最後,到了咱們此部分的重點,p3=p1+p2;

其反彙編代碼以下:


能夠看得出來,在調用operator+00411113)函數時,壓入了三個參數進棧:分別是p1的地址、p2的地址,和0x0012FF54(——咱們所找的臨時對象)。下面就進入到了oeprator+友元函數體中,其反彙編代碼以下:

從反彙編代碼能夠看出,在return p3;語句時,將局部對象p30x0012FE10)拷貝到臨時對象0x0012FE54(進入函數前壓入棧中的第三個參數——咱們要找的臨時對象)中。

拷貝完成後,局部變量p3(0x0012FE10)調用其析構函數"call 00411037"。此時,因爲p3=p1+p2求值表達式(evaluation expression)還未完成,因此臨時對象(0012FE54)並未調用其析構函數。

接着往下看。


而後將臨時對象中的值拷貝到了主函數的局部對象p3中(如圖中紅色代碼所示)。至此,求值表達式運算完成,意味着臨時對象(0x0012FE54)的生存已失去意義,遂將0x0012FE54複製到ECX中壓棧,而後調用析構函數。

函數最後:return 0;時,主函數中的p1,p2,p3生命週期也就結束了,因此按照與構造函數相反的順序依次調用其析構函數,反彙編代碼以下:


參考書籍:

《深度探索C++對象模型》

C++反彙編與逆向分析技術揭祕》
注:文中是我的學習過程當中的筆記,歡迎你們批評指正,交流溝通才能進步。

我的郵箱:zssure@163.com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