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 圖解剖析

  git中文件內容並無真正存儲在索引(.git/index)或者提交對象中,而是以blob的形式分別存儲在數據庫中(.git/objects),並用SHA-1值來校驗。 索引文件用識別碼列出相關的blob文件以及別的數據。對於提交來講,以樹(tree)的形式存儲,一樣用對於的哈希值識別。樹對應着工做目錄中的文件夾,樹中包含的 樹或者blob對象對應着相應的子目錄和文件。每次提交都存儲下它的上一級樹的識別碼。html

  若是用detached HEAD提交,那麼最後一次提交會被the reflog for HEAD引用。可是過一段時間就失效,最終被回收,與git commit --amend或者git rebase很像。git

  git 模型能夠抽象爲   遠程倉庫——remote, 本地三級倉庫: level1——working directory    level2——stage(index)    level3——repository(History) 
     git 各個命令能夠理解爲在各個倉庫間轉移數據,各個命令對應對每一個倉庫輸入輸出。   github

  便於記憶能夠簡單分爲 低level輸入和 高level輸入, 注意各level並不必定是相鄰的level間轉移,能夠跨level轉移,經過git命令的參數選項來實現,數據庫

  如常見的 git checkout    git reset  git commitsegmentfault

     低level輸入   高level 輸入
 working directory  手工建立     git checkout/git stash
 stage(index)      git add  git reset
 History(repository)  git commit    git pull
 remote   git push  -

   根據上述表格,結合git命令各類參數的結合,能夠數據在各倉庫間的轉移,ide

    須要注意的是不論參數如何變化,, 除了git reset 外,上述各命令目的倉庫按照如上表所示是肯定的,參數和選項來決定數據的來源post

基本用法

上面的四條命令在工做目錄、暫存目錄(也叫作索引)和倉庫之間複製文件。fetch

  • git add files 把當前文件放入暫存區域。
  • git commit 給暫存區域生成快照並提交。
  • git reset -- files 用來撤銷最後一次git add files,你也能夠用git reset 撤銷全部暫存區域文件。(操做對象是HEAD)
  • git checkout -- files 把文件從暫存區域複製到工做目錄,用來丟棄本地修改。(目的是working Directory)

你能夠用 git reset -pgit checkout -p, or git add -p進入交互模式。ui

也能夠跳過暫存區域直接從倉庫取出文件或者直接提交代碼, 以下this

 

  • git commit -a 至關於運行 git add 把全部當前目錄下的文件加入暫存區域再運行。git commit.
  • git commit files 進行一次包含最後一次提交加上工做目錄中文件快照的提交。而且文件被添加到暫存區域。
  • git checkout HEAD -- files 回滾到複製最後一次提交。

diff

  有許多種方法查看兩次提交之間的變更。下面是一些示例。

  本質上就是在前言中表述的4個level中任意指定2個倉庫進行比較

4

commit

  提交時,git用暫存區域的文件建立一個新的提交,並把此時的節點設爲父節點。而後把當前分支指向新的提交節點。下圖中,當前分支是master。 在運行命令以前,master指向ed489,提交後,master指向新的節點f0cec並以ed489做爲父節點

5

下圖中,在master分支的祖父節點maint分支進行一次提交,生成了1800b。 這樣,maint分支就再也不是master分支的祖父節點。此時,合併 (或者 衍合) 是必須的。

6

若是想更改一次提交,使用 git commit --amend。git會使用與當前提交相同的父節點進行一次新提交,舊的提交會被取消

7

checkout

  checkout命令用於從歷史提交(或者暫存區域)中拷貝文件到工做目錄,也可用於切換分支。

  當給定某個文件名(或者打開-p選項,或者文件名和-p選項同時打開)時,git會從指定的提交中拷貝文件到暫存區域和工做目錄。好比,git checkout HEAD~ foo.c會將提交節點HEAD~(即當前提交節點的父節點)中的foo.c複製到工做目錄而且加到暫存區域中。(若是命令中沒有指定提交節點,則會從暫存區域中拷貝內容。)

  注意當前分支不會發生變化(HEAD指向原處)。

8

  當不指定文件名,而是給出一個(本地)分支時,那麼HEAD標識會移動到那個分支(也就是說,咱們「切換」到那個分支了),而後暫存區域和工做目錄中的內容會和HEAD對應的提交節點一致。新提交節點(下圖中的a47c3)中的全部文件都會被複制(到暫存區域和工做目錄中);只存在於老的提交節點(ed489)中的文件會被刪除;不屬於上述二者的文件會被忽略,不受影響。

9

  若是既沒有指定文件名,也沒有指定分支名,而是一個標籤、遠程分支、SHA-1值或者是像master~3相似的東西,就獲得一個匿名分支,稱做detached HEAD(被分離的HEAD標識)。這樣能夠很方便地在歷史版本之間互相切換。好比說你想要編譯1.6.6.1版本的git,你能夠運行git checkout v1.6.6.1(這是一個標籤,而非分支名),編譯,安裝,而後切換回另外一個分支,好比說git checkout master。然而,當提交操做涉及到「分離的HEAD」時,其行爲會略有不一樣,詳情見在下面

10

HEAD標識處於分離狀態時的提交操做

  當HEAD處於分離狀態(不依附於任一分支)時,提交操做能夠正常進行,可是不會更新任何已命名的分支。(你能夠認爲這是在更新一個匿名分支。)

11

一旦此後你切換到別的分支,好比說master,那麼這個提交節點(可能)不再會被引用到,而後就會被丟棄掉了。注意這個命令以後就不會有東西引用2eecb

12

可是,若是你想保存這個狀態,能夠用命令git checkout -b name來建立一個新的分支。

13

 

  • 另外, checkout還有還有以下使用
    • 當執行 "git checkout ." 或者 "git checkout -- <file>" 命令時,會用暫存區所有或指定的文件替換工做區的文件。這個操做很危險,會清除工做區中未添加到暫存區的改動。
    • 當執行 "git checkout HEAD ." 或者 "git checkout HEAD <file>" 命令時,會用 HEAD 指向的 master 分支中的所有或者部分文件替換暫存區和以及工做區中的文件。這個命令也是極具危險性的,由於不但會清除工做區中未提交的改動,也會清除暫存區中未提交的改 動。
    • git checkout -f  =等價=> git checkout HEAD .  特別注意,當git checkout -f 不帶任何的commit 和文件時,會完全刪除 index 和 working tree未提交內容。

reset

  reset命令把當前分支指向另外一個位置,而且有選擇的變更工做目錄和索引。也用來在從歷史倉庫中複製文件到索引,而不動工做目錄。

  若是不給選項,那麼當前分支指向到那個提交。若是用--hard選項,那麼工做目錄也更新,若是用--soft選項,那麼都不變。

14

若是沒有給出提交點的版本號,那麼默認用HEAD。這樣,分支指向不變,可是索引會回滾到最後一次提交,若是用--hard選項,工做目錄也一樣。(=== checkout )

15

若是給了文件名(或者 -p選項), 那麼工做效果和帶文件名的checkout差很少,除了索引被更新。

16

merge

  merge 命令把不一樣分支合併起來。合併前,索引必須和當前提交相同。若是另外一個分支是當前提交的祖父節點,那麼合併命令將什麼也不作。 另外一種狀況是若是當前提交是另外一個分支的祖父節點,就致使fast-forward合併。指向只是簡單的移動,並生成一個新的提交

17

不然就是一次真正的合併。默認把當前提交(ed489 以下所示)和另外一個提交(33104)以及他們的共同祖父節點(b325c)進行一次三方合併

結果是先保存當前目錄和索引,而後和父節點33104一塊兒作一次新提交。

18

cherry Pick

  cherry-pick命令"複製"一個提交節點並在當前分支作一次徹底同樣的新提交。

19

rebase

  衍合是合併命令的另外一種選擇。合併把兩個父分支合併進行一次提交,提交歷史不是線性的。衍合在當前分支上重演另外一個分支的歷史,提交歷史是線性的。

  本質上,這是線性化的自動的cherry-pick

20

上面的命令都在topic分支中進行,而不是master分支,在master分支上重演,而且把分支指向新的節點。注意舊提交沒有被引用,將被回收。

要限制回滾範圍,使用--onto選項。下面的命令在master分支上重演當前分支從169a6以來的最近幾個提交,即2c33a

 

git-fsck --lost-found (file system check) 找回丟失的對象

    Verifies the connectivity and validity of the objects in the database 

    找回丟失的對象: http://gitbook.liuhui998.com/5_9.html

 

git reflog : 分支等引用變動記錄管理

    Git reflog 機制 : http://geeklu.com/2013/04/git-reflog/


     

注意: 

  在master分支上進行rebase通常來講應該是不對的。

  master分支默認是公共分支,當有多人協同時,master分支在多個地方都有副本。

  若是在master分支上執行git rebase test,會把master分支的提交歷史進行修改,可使用git log仔細觀察rebase先後,master分支上的commit hash id。

  一旦修改了master的commit hash id,而若是其餘人已經基於以前的commit對象作了工做,那麼當他拉取master的新的對象時,會須要再合併一次,這樣反覆下去,會把
  master分支搞得一團亂。

  rebase的含義是把當前分支的提交對象在目標分支上重作一遍,並生成了新的提交對象。

  因此若是在master分支上須要對test分支進行rebase,你須要的命令是
  
 git rebase master your-branch

  這條命令等價於兩條命令的合集

  git checkout  your-branch
  git rebase    master
  永遠不要在 已經發布到公共倉庫的提交對象上作rebase操做,而master分支默認就是公共倉庫。

 

  示例分析

  假設team中有兩個developer:tom和jerry,他們共同使用一個遠程repo,並各自clone到本身的機器上,爲了簡化描述,這裏假設只有一個branch:master

  這時tom機器的repo有兩個branch
    master

    origin/master
  而jerry的機器上也是有兩個branch
    master

    origin/master

  均以下圖所示

  

  tom和jerry分別各自開發本身的新feature,不斷有新的commit提交到他們各自私有的commit history中,因此他們的master指針不斷的向前推移,分別指向不一樣的commit。而又因爲他們都沒有git fetchgit push,因此他們的origin/master都維持不變。

  jerry的repo以下

  

  tom的repo以下,注意T1和上圖的J1,分別是兩個不一樣的commit

  這時Tom首先把他的commit提交的遠程repo中,那麼他本機origin/master指針則會前進,和master指針保持一致,以下

  遠程repo以下

  如今jerry也想把他的commit提交到遠程repo上去,運行git push,毫無心外的失敗了,因此他git fetch了一下,把遠程repo,也就是以前tom提交的T1給拉到了他本機repo中,以下

  commit history出現了分叉,要想把tom以前提交的內容包含到本身的工做中來,有一個方法就是git merge,它會自動生成一個commit,既包含tom的提交,也包含jerry的提交,這樣就把兩個分叉的commit從新又合併在一塊兒。可是這個自動生成的commit會有兩個parent,review代碼的時候必需要比較兩次,很不方便。

  jerry爲了保證commit history的線性,決定採用另一種方法,就是git rebase。jerry的提交J1這時尚未被提交到遠程repo上去,也就是他徹底私有的一個commit,因此使用git rebase改寫J1的history徹底沒有問題,改寫以後,以下

  注意J1被改寫到T1後面了,變成了J1'

  git push後,本機repo

  而遠程repo

  異常的輕鬆,一條直線,沒有-f

  因此,想維持樹的整潔,方法就是:在git push以前,先git fetch,再git rebase

 git fetch origin master  git rebase origin/master  git push 

  

 


 

 

HEAD The current ref that you’re looking at. In most cases it’s probably refs/heads/master
FETCH_HEAD The SHAs of branch/remote heads that were updated during the last git fetch
ORIG_HEAD When doing a merge, this is the SHA of the branch you’re merging into
MERGE_HEAD When doing a merge, this is the SHA of the branch you’re merging from
CHERRY_PICK_HEAD When doing a cherry-pick, this is the SHA of the commit which you are cherry-picking

 

  


 

    參考:

        [1] 【推薦】GIT & REPO & GERRIT : http://blog.csdn.net/edhroyal/article/details/9187727 

        [2]  【推薦】git-rebase : http://blog.yorkxin.org/posts/2011/07/29/git-rebase/

             http://marklodato.github.io/visual-git-guide/index-zh-cn.html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