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配置下NFS服務。NFS即網絡文件服務(Network File Server),使不一樣的計算機之間可以進行文件共享的一種網絡協議。通常用於unix/linux網絡操做系統中。
如今,基本上linux發行版基本都默認安裝了NFS服務。要啓用NFS服務須要二個軟件組件包(nfs-utils和portmap)。咱們經過命令,來查詢是否安裝而且安裝那種版本號
[root@localhost ~]# rpm -q nfs-utils portmap
nfs-utils-1.0.6-46
portmap-4.0-63
若是,查詢沒有安裝,拿出RHEL安裝盤,找到相應的軟件包,進行安裝。
通常啓用NFS服務,至少須要3個系統守護進程
1)rpc.nfsd
基本守護進程,主要功能是管理客戶端是否可以成功鏈接到服務器上
2)rpc.mountd
它是RPC(Remote Process ) 安裝守護進程,主要功能管理NFS文件系統
3)portmap
portmap主要功能是進行一些端口映射工做。
NFS的主要配置文擋/etc/exports中進行配置。默認狀況下,該文件爲空。
參數設置格式:
<輸出目錄> [客戶端1(選項1,選項2,...)] [客戶端2(選項1,選項2,...)]
下面是我寫了一些相應共享配置
[root@localhost ~]# vi /etc/exports
/nfs/shared *(ro,no_root_squash,sync)
/nfs/upload 192.1.12.*(rw,sync,all_squash,anonuid=210,anongid=210)
/nfs/redhat 192.1.12.2(ro,sync)
1、/nfs/shared
開放全部客戶機的鏈接,不過只能作讀動做,而且不把root用戶映射匿名用戶,數據同步寫入磁盤操做
2、/nfs/upload
僅開放192.1.12.0/24這網段的客戶機鏈接,同步寫入,能夠作讀寫操做。將遠程用戶映到 uid=210,gid=210的用戶
3、/nfs/redhat
僅開放192.1.12.2這臺主機,只作讀操做。同步寫入
設置完成後,須要經過如下命令使配置文擋當即生效。
[root@localhost ~]# exportfs -rv
查看詳細輸出目錄,效果圖以下
在客戶機查看遠程服務器裏面共享文擋
[root@localhost root]# showmount -e 192.1.12.1
mount clntudp_create: RPC: Port mapper failure - RPC: Unable to receive
可能緣由,說明NFS服務器上沒有啓動portmap和nfs服務,執行相應動做
[root@localhost ~]# chkconfig --level 35 portmap on
[root@localhost ~]# chkconfig --level 35 nfs on
從新在客戶端測試下
[root@localhost root]# showmount -e 192.1.12.1
Export list for 192.1.12.1:
/nfs/shared *
/nfs/upload 192.1.12.*
/nfs/redhat 192.1.12.2
而後,把相應NFS服務中的目錄掛接到本系統中
[root@localhost root]# mount -t nfs 192.1.12.1:/nfs/shared /mnt/nfs
卸載NFS服務器
[root@localhost root]# umount /mnt/nfs
啓動自動掛載NFS服務
須要在/nfs/fstab配置文擋裏面後面加上如下設置
192.1.12.1:/nfs/shared /mnt/nfs nfs defaults 0 0
效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