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羣或者羣集是指全部的設備共同完成相同的功能,每個設備的功能都是完整的,可是在外界看來是一個設備。
分佈式是全部的設備集結後,共同組成一個體系,相互之間協同工做,同時又各自完成本身的相應的工做,可是全部的功能不是在一個設備上,而是由不一樣的設備完成,可是由一個設備做爲統一的接入點和協調點。html
簡單說,分佈式是以縮短單個任務的執行時間來提高效率的,而集羣則是經過提升單位時間內執行的任務數來提高效率。
例如:若是一個任務由10個子任務組成,每一個子任務單獨執行需1小時,則在一臺服務器上執行改任務需10小時。
採用分佈式方案,提供10臺服務器,每臺服務器只負責處理一個子任務,不考慮子任務間的依賴關係,執行完這個任務只需一個小時。
而採用集羣方案,一樣提供10臺服務器,每臺服務器都能獨立處理這個任務。假設有10個任務同時到達,10個服務器將同時工做,10小後,10個任務同時完成,這樣,整身來看,仍是1小時內完成一個任務!數據庫
分佈式是指將不一樣的業務分佈在不一樣的地方。而集羣指的是將幾臺服務器集中在一塊兒,實現同一業務。分佈式中的每個節點,均可以作集羣。而集羣並不必定就是分佈式的。
舉例:就好比新浪網,訪問的人多了,他能夠作一個羣集,前面放一個響應服務器,後面幾臺服務器完成同一業務,若是有業務訪問的時候,響應服務器看哪臺服務器的負載不是很重,就將給哪一臺去完成。
而分佈式,從窄意上理解,也跟集羣差很少, 可是它的組織比較鬆散,不像集羣,有一個組織性,一臺服務器垮了,其它的服務器能夠頂上來。
分佈式的每個節點,都完成不一樣的業務,一個節點垮了,哪這個業務就不可訪問了。服務器
分佈式數據庫系統:
分 布式數據庫系統是由若干個站集合而成。這些站又稱爲節點,它們在通信網絡中聯接在一塊兒,每一個節點都是一個獨立的數據庫系統,它們都擁有各自的數據庫、中 央處理機、終端,以及各自的局部數據庫管理系統。所以分佈式數據庫系統能夠看做是一系列集中式數據庫系統的聯合。它們在邏輯上屬於同一系統,但在物理結構 上是分佈式的。 網絡
分佈式數據庫系統已經成爲信息處理學科的重要領域,正在迅速發展之中,緣由基於如下幾點: 分佈式
一、它能夠解決組織機構分散而數據須要相互聯繫的問題。好比銀行系統,總行與各分行處於不一樣的城市或城市中的各個地區,在業務上它們須要處理各自的數據,也須要彼此之間的交換和處理,這就須要分佈式的系統。
二、若是一個組織機構須要增長新的相對自主的組織單位來擴充機構,則分佈式數據庫系統能夠在對當前機構影響最小的狀況下進行擴充。
三、均衡負載的須要。數據的分解採用使局部應用達到最大,這使得各處理機之間的相互干擾降到最低。負載在各處理機之間分擔,能夠避免臨界瓶頸。
四、當現有機構中已存在幾個數據庫系統,並且實現全局應用的必要性增長時,就能夠由這些數據庫自下而上構成分佈式數據庫系統。
五、相等規模的分佈式數據庫系統在出現故障的概率上不會比集中式數據庫系統低,但因爲其故障的影響僅限於局部數據應用,所以就整個系統來說它的可靠性是比較高的。 spa
特色
一、在分佈式數據庫系統裏不強調集中控制概念,它具備一個以全局數據庫管理員爲基礎的分層控制結構,可是每一個局部數據庫管理員都具備高度的自主權。
二、在分佈式數據庫系統中數據獨立性概念也一樣重要,然而增長了一個新的概念,就是分佈式透明性。所謂分佈式透明性就是在編寫程序時好象數據沒有被分佈同樣,所以把數據進行轉移不會影響程序的正確性。但程序的執行速度會有所下降。
三、 集中式數據庫系統不一樣,數據冗餘在分佈式系統中被看做是所須要的特性,其緣由在於:首先,若是在須要的節點複製數據,則能夠提升局部的應用性。其次, 當某節點發生故障時,能夠操做其它節點上的複製數據,所以這能夠增長系統的有效性。固然,在分佈式系統中對最佳冗餘度的評價是很複雜的。 htm
分佈式系統的類型,大體能夠歸爲三類:
一、分佈式數據,但只有一個總? 據庫,沒有局部數據庫。
二、分層式處理,每一層都有本身的數據庫。
三、充分分散的分佈式網絡,沒有中央控制部分,各節點之間的聯接方式又能夠有多種,如鬆散的聯接,緊密的聯接,動態的聯接,廣播通知式聯接等。 blog
http://storage.it168.com/a2011/0503/1185/000001185843.shtmlget
http://huangchp0599.blog.163.com/blog/static/7614880220091410642315/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