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S基本命令
MD——創建子目錄
1.功能:建立新的子目錄
2.類型:內部命令
3.格式:MD[盤符:][路徑名]〈子目錄名〉
4.使用說明:
(1)「盤符」:指定要創建子目錄的磁盤驅動器字母,若省略,則爲當前驅動器;
(2)「路徑名」:要創建的子目錄的上級目錄名,若缺省則建在當前目錄下。
例:(1)在C盤的根目錄下建立名爲FOX的子目錄;(2)在FOX子目錄下再建立USER子目錄。
C:、>MD FOX (在當前驅動器C盤下建立子目錄FOX)
C:、>MD FOX 、USER (在FOX 子目錄下再建立USER子目錄)
CD——改變當前目錄
1.功能:顯示當前目錄
2.類型:內部命令
3.格式:CD[盤符:][路徑名][子目錄名]
4.使用說明:
(1)若是省略路徑和子目錄名則顯示當前目錄;
(2)如採用「CD、」格式,則退回到根目錄;
(3)如採用「CD.。」格式則退回到上一級目錄。
例:(1)進入到USER子目錄;(2)從USER子目錄退回到子目錄;(3)返回到根目錄。
C:、>CD FOX 、USER(進入FOX子目錄下的USER子目錄)
C:、FOX、USER>CD.。 (退回上一級根目錄)
C:、FOX>CD、 (返回到根目錄)
C:、>
RD——刪除子目錄命令
1.功能:從指定的磁盤刪除了目錄。
2.類型:內部命令
3.格式:RD[盤符:][路徑名][子目錄名]
4.使用說明:
(1)子目錄在刪除前必須是空的,也就是說須要先進入該子目錄,使用DEL(刪除文件的命令)將其子目錄下的文件刪空,而後再退回到上一級目錄,用RD命令刪除該了目錄自己;
(2)不能刪除根目錄和當前目錄。
例:要求把C盤FOX子目錄下的USER子目錄刪除,操做以下:
第一步:先將USER子目錄下的文件刪空;
C、>DEL C:、FOX、USER、*。*
第二步,刪除USER子目錄。
C、>RD C:、FOX、USER
DIR——顯示磁盤目錄命令
1.功能:顯示磁盤目錄的內容。
2.類型:內部命令
3.格式:DIR [盤符][路徑][/P][/W]
4. 使用說明:/P的使用;當欲查看的目錄太多,沒法在一屏顯示完屏幕會一直往上卷,不容易看清,加上/P參數後,屏幕上會分面一次顯示23行的文件信息,而後暫停,並提示;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
/W的使用:加上/W只顯示文件名,至於文件大小及創建的日期和時間則都省略。加上參數後,每行能夠顯示五個文件名。
PATH——路徑設置命令
1.功能:設備可執行文件的搜索路徑,只對文件有效。
2.類型:內部命令
3.格式:PATH[盤符1]目錄[路徑名1]{[;盤符2:],〈目錄路徑名2〉…}
4.使用說明:
(1)當運行一個可執行文件時,DOS會先在當前目錄中搜索該文件,若找到則運行之;若找不到該文件,則根據PATH命令所設置的路徑,順序逐條地到目錄中搜索該文件;
(2)PATH命令中的路徑,如有兩條以上,各路徑之間以一個分號「;」隔開;
(3)PATH命令有三種使用方法:
PATH[盤符1:][路徑1][盤符2:][路徑2]…(設定可執行文件的搜索路徑)
PATH:(取消全部路徑)
PATH:(顯示目前所設的路徑)
TREE——顯示磁盤目錄結構命令
1.功能:顯示指定驅動器上全部目錄路徑和這些目錄下的全部文件名。
2.類型:外部命令
3.格式:TREE[盤符:][/F][》PRN]
4.使用說明:
(1)使用/F參數時顯示全部目錄及目錄下的全部文件,省略時,只顯示目錄,不顯示目錄下的文件;
(2)選用>PRN參數時,則把所列目錄及目錄中的文件名打印輸出。
DELTREE——刪除整個目錄命令
1.功能:將整個目錄及其下屬子目錄和文件刪除。
2.類型:外部命令
3.格式:DELTREE[盤符:]〈路徑名〉
4.使用說明:該命令能夠一步就將目錄及其下的全部文件、子目錄、更下層的子目錄一併刪除,並且無論文件的屬性爲隱藏、系統或只讀,只要該文件位於刪除的目錄之下,DELTREE都一視同仁,照刪不誤。使用時務必當心!!!
FORMAT——磁盤格式化命令
1.功能:對磁盤進行格式化,劃分磁道和扇區;同時檢查出整個磁盤上有無帶缺陷的磁道,對壞道加註標記;創建目錄區和文件分配表,使磁盤做好接收DOS的準備。
2.類型:外部命令
3.格式:FORMAT〈盤符:〉[/S][/4][/Q]
4.使用說明:
(1)命令後的盤符不可缺省,若對硬盤進行格式化,則會以下列提示:WARNING:ALL DATA ON NON ——REMOVABLE DISK
DRIVE C:WILL BE LOST !
Proceed with Format (Y/N)?
(警告:全部數據在C盤上,將會丟失,確實要繼續格式化嗎?)
(2)如果對軟盤進行格式化,則會以下提示:Insert mew diskette for drive A;
and press ENTER when ready…
(在A驅中插入新盤,準備好後按回車鍵)。
(3)選用[/S]參數,將把DOS系統文件IO.SYS 、MSDOS.SYS及COMMAND.COM複製到磁盤上,使該磁盤能夠作爲DOS啓動盤。若不選用/S參數,則格式化後的磙盤只能讀寫信息,而不能作爲啓動盤;
(4)選用[/4]參數,在1.2MB的高密度軟驅中格式化360KB的低密度盤;
(5)選用[/Q]參數,快速格式化,這個參數並不會從新劃分磁盤的磁道貌岸然和扇區,只能將磁盤根目錄、文件分配表以及引導扇區清成空白,所以,格式化的速度較快。
(6)選用[/U]參數,表示無條件格式化,即破壞原來磁盤上全部數據。不加/U,則爲安全格式化,這時先創建一個鏡象文件保存原來的FAT表和根目錄,必要時可用UNFORRMAT恢復原來的數據。
UNFORMAT恢復格式化命令
1.功能:對進行過格式化誤操做丟失數據的磁盤進行恢復。
2.類型:外部命令
3.格式:UNFORMAT〈盤符〉[/L][/U][/P][/TEST]
4.使用說明:用於將被「非破壞性」格式化的磁盤恢復。根目錄下被刪除的文件或子目錄及磁盤的系統扇區(包括FAT、根目錄、BOOT扇區及硬盤分區表)受損時,也能夠用UNFORMAT來搶救。
(1)選用/L參數列出找到的子目錄名稱、文件名稱、大孝日期等信息,但不會真的作FORMAT工做。
(2)選用/P參數將顯示於屏幕的報告(包含/L參數所產生的信息)同時也送到打印機。運行時屏幕會顯示:「Print out will be sent to LPT1」
(3)選用/TEST參數只作模擬試驗(TEST)不作真正的寫入動做。使用此參數屏幕會顯示:「Simulation only」
(4)選用/U參數不使用MIRROR映像文件的數據,直接根據磁盤現狀進行UNFORMAT。
(5)選用/PSRTN;修復硬盤分區表。
若在盤符以後加上/P、/L、/TEST之一,都至關於使用了/U參數,UNFORMAT會「假設」此時磁盤沒有MIRROR映像文件。
注意:UNFORMAT對於剛FORMAT的磁盤,能夠徹底恢復,但FORMAT後若作了其它數據的寫入,則UNFORMAT就不能完整的救回數據了。UNFORMAT並不是是萬能的,因爲使用UNFORMAT會重建FAT與根目錄,因此它也具備較高的危險性,操做不當可能會擴大損失,若是僅誤刪了幾個文件或子目錄,只須要利用UNDELETE就夠了。
CHKDSK——檢查磁盤當前狀態命令
1.功能:顯示磁盤狀態、內存狀態和指定路徑下指定文件的不連續數目。
2.類型:外部命令
3.格式:CHKDSK [盤符:][路徑][文件名][/F][/V]
4.使用說明:
(1)選用[文件名]參數,則顯示該文件佔用磁盤的狀況;
(2)選[/F]參數,糾正在指定磁盤上發現的邏輯錯誤;
(3)選用[/V]參數,顯示盤上的全部文件和路徑。
chkdsk 與 compress 命令
用chkdsk c:/f能夠對C盤自動修復丟失的簇,通常對根目錄產生的file???.chk等文件予以刪除,在使用compress 以前先作chkdsk 命令
compress 參數以下:
  /cu 不從新連接文件 /cf全面壓縮
  /cc 全面壓縮,並清除掃描剩餘的簇 /cs優化剩餘的空間
  /cd 優化各子目錄 /nm禁止鏡象工做(壓縮以後)
  /video 屏顯命令行 /os標準方式排序
  /of指定文件優先 /oo子目錄優先
  /od子目錄在文件以後 /sf按照文件名排序
  /se按照擴展名 /st按照時間排序
  /ss按照文件大小 /sa升序
  sd按照降序
  最多見的方法: compress c:/cc/sf
 注意:1)不能對win95增容處理過的硬盤壓縮
   2)對於win95下的長文件名格式不支持
   3)對於一些加密軟件安裝時產生的文件,壓縮後應從新進行安裝.
  標記爲\"X\"的爲壞道,\"D\"爲根目錄 \"F\"爲文件分配表 \"B\"爲引導扇區 DISKCOPY——整盤複製命令 1.功能:複製格式和內容徹底相同的軟盤。 2.類型:外部命令 3.格式:DISKCOPY[盤符1:][盤符2:] 4.使用說明: (1)若是目標軟盤沒有格式化,則複製時系統自動選進行格式化。 (2)若是目標軟盤上原有文件,則複製後將所有丟失。 (3)若是是單驅動器複製,系統會提示適時更換源盤和目標盤,請操做時注意分清源盤和目標盤。 LABEL——創建磁盤卷標命令 1.功能:創建、更改、刪除磁盤卷標。 2.類型:外部命令 3.格式:LABEL[盤符:][卷標名] 4.使用說明: (1)卷標名爲要創建的卷標名,若缺省此參數,則系統提示鍵入卷標名或詢問是否刪除原有的卷標名; (2)卷標名由1至11個字符組成。 VOL——顯示磁盤卷標命令 1.功能:查看磁盤卷標號。 2.類型:內部命令 3.格式:VOL[盤符:] 4.使用說明:省略盤符,顯示當前驅動器卷標。 SCANDISK——檢測、修復磁盤命令 1.功能:檢測磁盤的FAT表、目錄結構、文件系統等是否有問題,並可將檢測出的問題加以修復。 2.類型:外部命令 3.格式:SCANDISK[盤符1:]{[盤符2:]…}[/ALL] 4.使用說明: (1)CCANDISK適用於硬盤和軟盤,能夠一次指定多個磁盤或選用[/ALL]參數指定全部的磁盤; (2)可自動檢測出磁盤中所發生的交叉鏈接、丟失簇和目錄結構等邏輯上的錯誤,並加以修復。 DEFRAG——重整磁盤命令 1.。功能:整理磁盤,消除磁盤碎塊。 2.類型:外部命令 3.格式:DEFRAG[盤符:][/F] 4.使用說明:選用/F參數,將文件中存在盤上的碎片消除,並調整磁盤文件的安排,確保文件之間毫無空隙。從而加快讀盤速度和節省磁盤空間。 SYS——系統複製命令 Sys.COM 1.功能:將當前驅動器上的DOS系統文件IO.SYS,MSDOS.SYS和COMMAND.COM 傳送到指定的驅動器上。 2.類型:外部命令 3.格式:SYS[盤符:] *使用說明:若是磁盤剩餘空間不足以存放系統文件,則提示:No roomfor on destination disk. COPY文件複製命令 1.功能:拷貝一個或多個文件到指定盤上。 2.類型:內部命令 3.格式:COPY [源盤][路徑]〈源文件名〉[目標盤][路徑][目標文件名] 4.使用說明: (1)COPY是文件對文件的方式複製數據,複製前目標盤必須已經格式化; (2)複製過程當中,目標盤上相同文件名稱的舊文件會被源文件取代; (3)複製文件時,必須先肯定目標般有足夠的空間,不然會出現;insufficient的錯誤信息,提示磁盤空間不夠; (4)文件名中容許使用通配舉「*」「?」,可同時複製多個文件; (5)COPY命令中源文件名必須指出,不能夠省略。 (6)複製時,目標文件名能夠與源文件名相同,稱做「同名拷貝」此時目標文件名能夠省略; (7)複製時,目標文件名也能夠與源文件名不相同,稱做「異名拷貝」,此時,目標文件名不能省略; (8)複製時,還能夠將幾個文件合併爲一個文件,稱爲「合併拷貝」,格式以下:COPY;[源盤][路徑]〈源文件名1〉〈源文件名2〉…[目標盤][路徑]〈目標文件名〉; (9)利用COPY命令,還能夠從鍵盤上輸入數據創建文件,格式以下:COPY CON [盤符:][路徑]〈文件名〉; (10)注意:COPY命令的使用格式,源文件名與目標文件名之間必須有空格! XCOPY——目錄複製命令 1.功能:複製指定的目錄和目錄下的全部文件連同目錄結構。 2.類型:外部命令 3.格式:XCOPY [源盤:]〈源路徑名〉[目標盤符:][目標路徑名][/S][/V][/E] 4.使用說明: (1)XCOPY是COPY的擴展,能夠把指定的目錄連文件和目錄結構一併拷貝,但不能拷貝隱藏文件和系統文件; (2)使用時源盤符、源目標路徑名、源文件名至少指定一個; (3)選用/S時對源目錄下及其子目錄下的全部文件進行COPY。除非指定/E參數,不然/S不會拷貝空目錄,若不指定/S參數,則XCOPY只拷貝源目錄自己的文件,而不涉及其下的子目錄; (4)選用/V參數時,對的拷貝的扇區都進行較驗,但速度會下降。 TYPE——顯示文件內容命令 1.功能:顯示ASCII碼文件的內容。 2.類型:內部命令。 3.格式:TYPE[盤符:][路徑]〈文件名〉 4.使用說明: (1)顯示由ASCII碼組成的文本文件,對。EXE.COM等爲擴展名的文件,其顯示的內容是沒法閱讀的,沒有實際意義2; (2)該命令一次只能夠顯示一個文件的內容,不能使用通配符; (3)若是文件有擴展名,則必須將擴展名寫上; (4)當文件較長,一屏顯示不下時,能夠按如下格式顯示;TYPE[盤符:][路徑]〈文件名〉|MORE,MORE爲分屏顯示命令,使用些參數後當滿屏時會暫停,按任意鍵會繼續顯示。 (5)若需將文件內容打印出來,可用以下格式: TYPE[盤符:][路徑]〈文件名〉,>PRN 此時,打印機應處於聯機狀態。 REN——文件更名命令 1.功能:更改文件名稱 2.類型:內部命令 3.格式:REN[盤符:][路徑]〈舊文件名〉〈新文件名〉 4.使用說明: (1)新文件名前不能夠加上盤符和路徑,由於該命令只能對同一盤上的文件更換文件名; (2)容許使用通配符更改一組文件名或擴展名。 FC——文件比較命令 1.功能:比較文件的異同,並列出差別處。 2.類型:外部命令 3.格式:FC[盤符:][路徑名]〈文件名〉[盤符:][路徑名][文件名][/A][/B][/C][/N] 4.使用說明: (1)選用/A參數,爲ASCII碼比較模式; (2)選用/B參數,爲二進制比較模式; (3)選用/C參數,將大小寫字符當作是相同的字符。 (4)選用/N參數,在ASCII碼比較方式下,顯示相異處的行號。 ATTRIB——修改文件屬性命令 1.功能:修改指定文件的屬性。(文件屬性參見2.5.4(二)文件屬性一節) 2.類型:外部命令。 3.格式:ATTRIB[文件名][R][——R][A][——A][H][——H][S][——S][/S] 4.使用說明: (1)選用R參數,將指定文件設爲只讀屬性,使得該文件只能讀取,沒法寫入數據或刪除;選用——R參數,去除只讀屬性; (2)選用A參數,將文件設置爲檔案屬性;選用——A參數,去除檔案屬性; (3)選用H參數,將文件調協爲隱含屬性;選用——H參數,去隱含屬性; (4)選用S參數,將文件設置爲系統屬性;選用——S參數,去除系統屬性; (5)選用/S參數,對當前目錄下的全部子目錄及做設置。 DEL——刪除文件命令 1.功能:刪除指定的文件。 2.類型:內部命令 3.格式:DEL[盤符:][路徑]〈文件名〉[/P] 4.使用說明: (1)選用/P參數,系統在刪除前詢問是否真要刪除該文件,若不使用這個參數,則自動刪除; (2)該命令不能刪除屬性爲隱含或只讀的文件; (3)在文件名稱中可使用通配符; (4)若要刪除磁盤上的全部文件(DEL*·*或DEL·),則會提示:(Arey ou sure?)(你肯定嗎?)若回答Y,則進行刪除,回答N,則取消這次刪除做業。 UNDELETE——恢復刪除命令 1.功能:恢復被誤刪除命令 2.類型:外部命令。 3.格式:UNDELETE[盤符:][路徑名]〈文件名〉[/DOS]/LIST][/ALL] 4.使用說明:使用UNDELETE可使用「*」和「?」通配符。 (1)選用/DOS參數根據目錄裏殘留的記錄來恢復文件。因爲文件被刪除時,目錄所記載斬文件名第一個字符會被改成E5,DOS即依據文件開頭的E5和其後續的字符來找到欲恢復的文件,因此,UNDELETE會要求用戶輸入一個字符,以便將文件名字補齊。但此字符沒必要和原來的同樣,只需符合DOS的文件名規則便可。 (2)選用/LIST只「列出」符合指定條件的文件而不作恢復,因此對磁盤內容徹底不會有影響。 (3)選用/ALL自動將可徹底恢復的文件徹底恢復,而不一一地詢問用戶,使用此參數時,若UNDELTE利用目錄裏殘留的記錄來將文件恢復,則會自動選一個字符將文件名補齊,而且使其不與現存文件名相同,選用字符的優選順序爲:#%——0000123456789A~Z。 UNDELETE還具備創建文件的防禦措施的功能,已超出本課程授課範圍,請讀者在使用些功能時查閱有關DOS手冊。 CLS——清屏幕命令 1功能:清除屏幕上的全部顯示,光標置於屏幕左上角。 2類型:內部命令 3格式:CLS VER查看系統版本號命令 1功能:顯示當前系統版本號 2類型:內部命令 3格式:VER DATA日期設置命令 1功能:設置或顯示系統日期。 2類型:內部命令 3格式:DATE[mm——dd——yy] 4使用說明: (1)省略[mm——dd——yy]顯示系統日期並提示輸入新的日期,不修改則可直接按回車鍵,[mm——dd——yy]爲「月月——日日——年年」格式; (2)當機器開始啓動時,有自動處理文件(AUTOEXEC.BAT)被執行,則系統不提示輸入系統日期。不然,提示輸入新日期和時間。 TIME系統時鐘設置命令 1功能:設置或顯示系統時期。 2類型:內部命令 3格式:TIME[hh:mm:ss:xx] 4使用說明: (1)省略[hh:mm:ss:xx],顯示系統時間並提示輸入新的時間,不修改則可直接按回車鍵,[hh:mm:ss:xx]爲「小時:分鐘:秒:百分之幾秒」格式; (2)當機器開始啓動時,有自動處理文件(AUTOEXEC.BAT)被執行,則系統不提示輸入系統日期。不然,提示輸入新日期和時間。 MEM查看當前內存情況命令 1功能:顯示當前內存使用的狀況 2類型:外部命令 3格式:MEM[/C][/F][/M][/P] 4使用說明: (1)選用/C參數列出裝入常規內存和CMB的各文件的長度,同時也顯示內存空間的使用情況和最大的可用空間; (2)選用/F參數分別列出當前常規內存剩餘的字節大小和UMB可用的區域及大小; (3)選用/M參數顯示該模塊使用內存地地址、大小及模塊性質; (4)選用/P參數指定當輸出超過一屏時,暫停供用戶查看。 MSD顯示系統信息命令 1功能:顯示系統的硬件和操做系統的情況。 2類型:外部命令 3格式:MSD[/I][/B][/S] 4使用說明: (1)選用/I參數時,不檢測硬件; (2)選用/B參數時,以黑白方式啓動MSD; (3)選用/S參數時,顯示出簡明的系統報告。 DOS下應用程序的使用方法 1、arj 壓縮命令的使用   arj a a:pp c:*.dbf 廣泛方法 使用arj x a:pp解壓   arj a -r -va a:pp c:*.dbf   arj x -r -va a:pp -va參數自動測試a盤的剩餘容量,   -r參數自動壓縮子目錄下的文件.   arj a -je a:pp c:*.dbf 解壓時直接運行pp.exe 便可.   -je 參數自動生成能夠自動解壓的文件.   arj a -r -va -g? a:pp c:*.dbf 生成帶有口令的文件   arj x -r -va -g? a:pp 解壓時須要輸入正確的口令.   arj a -r -vva a:pp c:*.dbf 更換磁盤時響鈴提示.   -jt 壓縮時做效驗工做,確保數據無缺.   e 解開時自動建立子目錄,不須要提示   l 顯示壓縮文件中包含的文件目錄.   -o:980818 98年8月18往後的全部文件所有壓縮(含這天)   -ob:980818 98年8月18日前的全部文件所有壓縮(不含這天)  各類提示符:   Quit 停止退出   Always 對當前的提問永遠做\"Yes\"回答(當解開壓縮時,?須要覆蓋原來存在的文件時,就須要\"A\"回答.   Skip 對當前的提問做一個確定回答.   Yes 僅對當前提問做一個確定回答   No 僅對當前提問做一個否認回答   Global對當前盤做確定回答,換盤後須要另行回答.   Command 提示輸入一個可執行dos命令. FDISK使用介紹 對硬盤進行分區、格式化,是每一個硬盤都必須通過的步驟。在這裏我就來具體講解一下怎樣使用FDISK進行硬盤分區。 FDISK程序是DOS和Windows系統自帶的分區軟件,雖然其功能比不上有些軟件,但用它分區是十分安全的。一下就是具體的操做步驟: 1)進入DOS方式。在系統引導、出現\"Starting Windows.....\"的時候按下\"F8\"鍵,而後再選擇\"Command Prompt Only\"便可進入DOS方式。 2)鍵入\"FDISK\"後回車便可進入。 3)這時軟件會問你是否支持FAT32,回答\"Y\"就能夠創建FAT32分區,回答\"N\"則會使用FAT16,決定之後按回車。 4)出現FDISK的主菜單,要創建分區請選擇\"1\"再回車。 5)創建主分區(Primary Partition),選擇\"1\"後回車。 6)這時系統會詢問你是否使用最大的可用空間做爲主分區,若是回答\"Y\",那麼軟件就會將全部的磁盤空間劃分紅一個分區,回答\"N\"則能夠劃分多個分區,對於如今的硬盤來講,通常都比較大,若是劃分紅一個分區就不太好管理,所以能夠選擇輸入\"N\"來分紅多個分區。 7)軟件會提示你輸入主分區的大小,輸入後回車。 8)完成後按ESC鍵回到主菜單。 9)對於一個硬盤,必須設置一個活動分區後才能夠引導操做系統,因此咱們須要進入\"2\"項。 10)這是會提示用戶輸入活動分區的號碼,因爲只有一個分區,就輸入\"1\"。 完後會在狀態欄中顯示一個\"A\",表示此分區爲活動分區。 11)一個硬盤只能有一個主分區,所以若是如今要劃分剩下的硬盤空間就必須創建擴展分區,回到主菜單後選擇\"2\"。 12)程序會提示用戶輸入擴展分區的大小。 13)擴展分區創建完成後,會顯示主分區和擴展分區的相關資料,按ESC鍵。  14)這時會提示沒有邏輯盤的信息,你能夠將整個擴展分區劃分紅一個邏輯盤,或者分紅幾個邏輯盤。如今能夠輸入第一個邏輯盤的大小,而後回車。 15)這時會顯示第一個邏輯盤的相關信息,而且要求你輸入第2個邏輯盤的大小。 16)完成後便可按ESC鍵退回到主菜單。 17)這時在按ESC退出FDISK再從新啓動,就能夠對分區進行格式化了。 若是是對已經分好區的硬盤進行從新分區,那麼在主菜單時就必須先進入第三項將分區刪除後才能進行。 img工具的使用   主要做用是在內存中開闢一塊地方,?創建虛擬的軟盤驅動器,並將全部對於該軟驅的操做映射到該內存區域.具體操做步驟以下:   1)啓動img文件   2)按下ctrl+alt+s+d+x便可激活該軟件   3)在filename區輸入要安裝的文件完整的文件名,如:c:\\dos\\1.img   4)移動到drive區後能夠選擇\"A B O\"三個要創建的虛擬盤符   5)?format區能夠選擇hdcopya-b以及diskdupe格式中的一個,若是不知道之前使用的格式,能夠經過屢次試驗來取得.   6)?移動到read區敲回車,若顯示message \"file c:\\dos\\1.img error\"則是文件不存在或者是format區文件格式不對,能夠從新到format 區選擇.   7)正確讀入後,使用dir a(b 或o):,就能夠查看虛擬盤中的文件   8)按下Esc鍵退出,轉到虛擬盤,容許安裝程序或進行其它操做.   9)如有多張盤須要安裝,在收到須插入第二盤的提示時,重複2)的操做,從新讀取數據,繼續安裝工做,直到完成.  注意:   1)?有時可能存在文件格式上的錯誤,致使不能讀取數據,這時可先退出,從新激活img工具,換一種格式再讀.   2)輸入映象文件時須要輸入完整的文件名(包括路徑)   3)安裝完成後,爲了消除虛擬盤帶來的影響,能夠從新啓動.   4)使用這種方法,只能完成一些dos下的程序的安裝.  hdcopy的使用   主要完成軟盤間的快速複製以及將軟盤的內容創建映象保存到硬盤,還能夠將硬盤的映象內容從新讀取到軟盤上,?還有將軟盤格式化爲不一樣的容量的功能,若是結合img的使用,則更加方便.  1)在options menu中進行設置的改變   soure(destination) drive 改變源(目標)盤盤符(僅對於有2個驅動器)   auto verifyn/off 在進行讀寫操做及格式化時是否自動效驗數據.   fat selectionn/off 拷貝時是否僅對有數據區域進行讀操做, 爲on時讀全盤.   format destinatin:auto/on/off 寫盤時(自動/是/不)對目標盤進行格式化.   password protectedn/off 對於保存到硬盤的映象文件是否加口令保護.   verbose moden/off是否開啓在出現錯誤時進行屢次效驗的功能.   head settle timen/off 是否等待磁頭的調整   user mode:safe/prof/expert 讀數據時使用安全/保護/冒險模式。冒險模式時,計算機自動檢測驅動器,並進行讀寫操做,要求熟練掌握操做.冒險模式等同於專家模式.  注意:1)若A B 兩驅動器容量不一樣時,要求源盤容量大於目標盤.   2)使用put to file 功能能夠將讀在內存中文件保存到硬盤中.對於有加密點的磁盤,它也能夠讀出來,並長期保存或複製.   3)使用get from file 功能可將硬盤中保存的文件讀到內存中,再寫到軟盤.   4)格式化磁盤時,使用不一樣的格式時應注意在另外的驅動器讀取可能有困難.能夠將壞盤格式化成低容量,以便修復諸如零道損壞等問題.   5)對於1.7@ 1.7m及2.0版,雖然界面有所不一樣,但基本內容一致,2.0版中的\"+\"至關於on,\"-\"至關於\"off\",\"*\"至關於自動方式.  diskfix 工具   用做修復文件分配表,引導扇區及目錄扇區發生錯誤的軟盤或硬盤.命令行參數:   /test 只做測試,不做修復工做   /scan 完成測試並進行修復工做   /ro:filename 完成測試工做,並報告於filename文件中(覆蓋該文件)   /ra:filename 同上,只是追加到文件尾.   /hcache 或hcard 若有硬盤卡,則選該項   注意:做diskfix工做以前,應將駐留內存的程序退出.   repaire disk選項 修復因爲文件分配表,?引導扇區及目錄區錯誤等而引發的磁盤異常,進入後會讓你對驅動器進行選擇,它會自動完成以上各項的檢測工做,並自動進行修復. comparion(對比) description(描述) destructor(結構)surface scan選項 自動進行表面媒體測試,檢測不安全隱患,並將數據移動到安全區域,?它會有一個測試次數的選項,可進行 多達80次的測試,這一過程須要很長時間. preventive(防止) maintenance(維護) read write only 模擬media (媒體) defect(欠缺,不安全) perform (執行) destructive(有害的)revitabize(復興)選項 除完成surface scan 之外,在不對磁盤數據進行破壞的前提下,完成一邊格式化,並儘量修復損壞的數據. optimum(適宜的)undo a diskfix repair 選項 在進行磁盤repaire時,能夠保存一些信息,以便因爲diskfix工做而形成了問題,可使用該選項進行復原工做.  configure 配置   1)test paration table 測試分區信息.   2)check boot sector for virus 測試根扇區中是否有病毒   3)look for mirror 尋找映象文件   4)use bios surface scan 使用bios 進行表面測試   5)use custom error message 使用當前的錯誤提示信息  diskfix的應用  1)對於因爲分區表,引導扇區錯誤而形成的損壞,表現爲:   主分區盤不能啓動,顯示\"cann\'t load file \"或\"Invalid drive specition\"   其餘分區\"D\"顯示\"Invalid drive spection \"或\"Not ready drive D:Abort,Retry,Fail\"   方法:首先使用軟盤啓動   (1)?使用輸入diskfix c:,選擇其中的repair a disk ,而後對於其它的全部問題均回答\"Y\",修復時,diskfix會自動修復損壞的硬盤.   (2)可使用norton工具包中的磁盤醫生\"NDD\"來修復,啓動NDD後進入選項中,對\"修理設定\"項選擇\"自動修理\",而後選擇\"診斷磁盤\"一項,對\"C\"進行操做便可.   (3)若軟盤啓動後,不能進入\"C:\",應首選\"diskfix c:\"硬盤不能啓動有多方面的緣由,?對於因爲系統文件損壞而形成的啓動困難,能夠軟盤啓動後,用\"sys c:\"來傳送系統文件就能夠了.但對於\"win95\",則應使用win95應急盤啓動,傳遞成功後,應查看根目錄下是否存在\"io.dos msdos.dos command.dos\"三個文件,若不存在,則應使用dos啓動盤,拷貝一份到根目錄區,不然之前的dos版本將啓動困難.須注意的是,製做啓動盤應與機器原來的系統文件版本號相同.  2)對於因爲誤刪除而形成的問題   (1)dos下可使用undelete 命令恢復,或者使用pctool工具恢復刪除.   (2)win95刪除的文件,可先在\"回收站\"中查找,若\"回收站\"屬性設置爲直接清空,還能夠到被刪除文件所在的目錄下運行undelete命令恢復.  磁盤編輯器 diskedit的使用   它能夠挽救由於磁盤0道損壞而形成的文件的讀寫困難.   方法:將一塊好的磁盤插入驅動器,啓動diskedit,來讀盤的內容,而後取出好盤換上受損盤,繼續讀操做,因爲僅僅0道損壞,而其它磁道內容無缺,於是能夠讀出數據,記下相應的起止扇區號,利用工具中的寫對象命令,將相應的扇區號寫入硬盤中去,退出編輯,調用相應的文件便可.(若出現讀錯誤,能夠kip,igrone) 這種方法對於根目錄損壞的磁盤,恢復的可能性狠小.同時能夠經過查找特定的字符,能夠快速判斷要找的文件的位置.  diskmon 它能夠監視磁盤的任何動做,防止意外發生.   1)?磁盤保護,它能夠經過對系統區域,文件區,或者所有磁盤區實行寫保護,對於個別類型文件,?也能夠單獨設置,如讓某種類型文件受到特殊保護,經過設置,就不能存取某種類型的文件.   2)磁盤讀寫燈設置,設置它能夠識別網絡磁盤,在發生存取盤的操做時,屏顯磁盤 號.   3)磁盤掛起,至關於dos中的park 命令,將磁頭放置安全區域.  filefind/ts   能夠在整個磁盤區域,當前目錄,當前目錄及子目錄下,查找某類或某個文件,還能夠查找某幾個字符,以達到匹配的目的.它可以在同一文件中屢次查找並顯示匹配的字串,這在查找多個文件時有用.因爲其中有多中設置,?它能夠在某個時間段,某大小甚至能夠在網絡驅動器上進行工做,還具備對某類型文件查找的功能.查找時能夠輸入漢字.若是加上/ts命令則速度更快,它具備1)查找字串 2)查找相應文件功能  filefix 能夠對某種文件進行修復.   文件因爲各類緣由,形成損壞,可使用它來進行最大限度的恢復.  unerase 能夠經過子目錄以及對驅動器的選擇來恢復被刪除文件.   它能夠將全部被刪除文件例表,?來顯示全部可恢復的文件的詳細資料,同時提供選擇的權力,?能夠有針對性的恢復.能夠將恢復的文件直接存盤到另外的子目錄 乃至另外的驅動器中.注意:   1)它提供對網絡上刪除的文件進行瀏覽功能,但不能進行恢復.網絡上刪除的文件能夠用salvage中提供的功能恢復.   2)?在預測欄中sub_dir爲子目錄,\"好\"\"困難\"\"平均\"標記了幾種要恢復文件的難易程度.利用它能夠恢復子目錄.   3)對於使用rd 及deletree刪除的子目錄,只要保證沒有往盤中追加數據,均可以徹底恢復文件.   4)?使用時,可使用空格或\"+\"號,來選擇要恢復的文件,直接將光標移動到要恢復的文件上,按\"U\"鍵進行恢復,而後輸入一個字母,做爲文件名的首字母,要確保不存在相同的文件名.   5)對於刪除的子目錄,能夠直接進入,繼續進行文件的恢復工做.相比之下,unerase比pctool及undelete操做簡單,功能強大.在文件信息一欄中,顯示文件編輯的最後日期,字節數,文件屬性以及是否能正確恢復,?有時提示\"將不包括正確數?quot;,但通過測試,對大多數標記爲\"好\"的文件,都可以正常恢復,還可經過選擇進行批量恢復.  wipeinfo 快速擦寫,使用它擦寫後的文件沒法恢復.   使用undelete,unerase及pctools工具,對於它也無濟於事,它能夠對整個驅動器,某個子目錄,子目錄中的每一個文件進行操做,操做前有警告,須慎用.  norton工具中的unformat 將恢復因意外格式化而形成數據丟失的軟/硬盤,也可修復受其它緣由破壞的磁盤.對於因爲引導信息丟失,分區表損壞而沒法進入的磁盤無效(應使用diskfix,diskedit等修復).   對於剛使用format格式過的磁盤,如:format a:/q時,可以使用dos下的unformat能夠恢復.   使用norton中的unformat命令,則更加直觀,它掃描磁盤中的每一個扇區,並對每塊可用數據進行標記,通過大約5分鐘(對軟盤),能夠對全盤的可恢復文件有全面的標誌.   在相應的子目錄dir0,??dir1之下,??能夠找到一些較完整的文件,???比dos下的unformat要準確可靠.   可直接用unformat a:,對於子目錄下存在的子目錄中的文件,不能確保所有恢復.   若是使用了format a:命令不加參數,則不能恢復.   實驗代表:?在對使用format a:/q不加/u參數的盤反格式化時,dos下unformat的性能優於norton下的unformat,但若用做過norton中的image則另當別論.在對使用format a:/q/u格式化過的盤進行反格式時,dos下的unformat與norton基本同樣.   在無任何參數下格式化的磁盤,dos下的unformat也能恢復.   評論:dos下的unformat 速度較快,但必須有完整的影象文件,當磁盤中要恢復的   文件不少時,norton中的unformat性能要優於dos下的unformat.  speeddisk的工做   功能:1)優化磁盤的可利用空間,並移動到磁盤尾部   2)合併文件的存放碎片,並加以消除.   運行時不能中途掉電,但能夠經過esc來終止,不能有內存駐留程序的活動.  可供選擇的策略:   1)除目錄和文件分配表外所有優化   2)所有優化,包括目錄,目錄優於文件,   3)所有優化,並將文件排序.   4)取消文件碎片.   5)取消各類空間碎片,有利於進行大文件安裝. 用FDISK進行硬盤分區 分區從實質上說就是對硬盤的一種格式化。當咱們建立分區時,就已經設置好了硬盤的各項物理參數,指定了硬盤主引導記錄(即MasterBootRecord,通常簡稱爲MBR)和引導記錄備份的存放位置。而對於文件系統以及其餘操做系統管理硬盤所須要的信息則是經過以後的高級格式化,即Format命令來實現。用一個形象的比喻,分區就比如在一張白紙上畫一個大方框。而格式化比如在方框裏打上格子。安裝各類軟件就比如在格子裏寫上字。能夠看得出來,分區和格式化就至關於爲安裝軟件打基礎,實際上它們爲電腦在硬盤上存儲數據起到標記定位的做用。進行硬盤分區,咱們最經常使用的軟件是FDISK.com。下面,咱們就FDISK的一些功能和使用作一番比較詳盡地介紹: 咱們以Win 95爲例(Win 98和95大體上基本一致),用啓動盤啓動計算機,在A盤根目錄下輸入\"Format\";屏幕上出現信息問你是否要啓用FAT32支持,回答\"Y\"會創建FAT32分區,回答\"N\"則會使用FAT16,決定之後按Enter鍵。你們要記住一點,早期的WIN95及DOS並不能識別FAT32結構。若是你想要安裝此類系統的話,仍是選擇FAT16爲好。但選擇FAT16後,每一個分區不能大於2GB。在這裏,咱們選擇FAT16。 這時候,屏幕上將會顯示如下4個選項 1. 創建DOS分區或邏輯分區 2. 設置活動分區 3. 刪除分區或邏輯分區 4. 顯示分區信息 5. 若是你安裝有不止一塊硬盤,系統還會出現有第5項(Change current fixed disk drive)。 創建主分區 這裏,缺省的選項是\"1\"。若是你的硬盤尚未創建過度區的話,直接按ENTER鍵便可。而後,在所示對話框中選擇\"創建主分區(Primary Partition)\",選擇\"1\"再按下Enter鍵。這時,系統會詢問你是否使用最大的可用空間做爲主分區,缺省的回答是\"Y\",你只要直接按下Enter鍵便可。固然,當程序問你是否要使用最大的可用空間做爲主分區時,你也能夠回答\"N\"而後按Enter鍵。這時,系統會要求你輸入主分區的大小,輸入之後按Enter鍵。這時,系統將會自動爲主分區分配邏輯盤符\"C\"。而後屏幕將提示主分區已創建並顯示主分區容量和所佔硬盤所有容量的比例,此後按\"Esc\"返回FDISK主菜單。 創建擴展分區 在FDISK主菜單中繼續選擇\"1\"進入 \"創建分區菜單\" 後再選擇\"2\"創建擴展分區,屏幕將提示當前硬盤可建爲擴展分區的所有容量。此時咱們若是不須要爲其它操做系統(如NT、LINUX等)預留分區,那麼建議使用系統給出的所有硬盤空間,此時能夠直接回車創建擴展分區,而後屏幕將顯示已經創建的擴展分區容量。 設置邏輯盤數量和容量 擴展分區創建後,系統提示用戶尚未創建邏輯驅動器,此時按\"Esc\"鍵開始設置邏輯盤,提示用戶能夠建爲邏輯盤的所有硬盤空間,用戶能夠根據硬盤容量和本身的須要來設定邏輯盤數量和各邏輯盤容量。設置完成後,此時屏幕將會顯示用戶所創建的邏輯盤數量和容量,而後返回FDISK主菜單。 激活硬盤主分區 在硬盤上同時建有主分區和擴展分區時,必須進行主分區激活,不然之後硬盤沒法引導系統。在FDISK主菜單上選擇\"2\"(Set active partition),此時屏幕將顯示主硬盤上全部分區供用戶進行選擇,咱們的主盤上只有主分區\"1\"和擴展分區\"2\",固然咱們選擇主分區\"1\"進行激活,而後退回FDISK主菜單。 一切結束之後,退出FDISK程序。繼續按\"Esc\"鍵退出至屏幕提示用戶必須從新啓動系統,必須從新啓動系統,而後才能繼續對所創建的全部邏輯盤進行格式化(Format)操做。 注意事項:在創建分區時,如下幾點是值得您注意: 1.主分區和邏輯分區 主分區的特性是在任什麼時候刻只能有一個是活動的,當一個主分區被激活之後,同一硬盤上的其餘主分區就不能再被訪問。因此一個主分區中的操做系統不能再訪問同一物理硬盤上其餘主分區上的文件。而邏輯分區並不屬於某個操做系統,只要它的文件系統與啓動的操做系統兼容,則該操做系統就能訪問它。 主分區和邏輯分區的一個重要區別是:每一個邏輯分區分配惟一的驅動器名(盤符),而在同一硬盤上的全部主分區共享同一個驅動器名,由於某一時刻只能有一個主分區是活動的。這就意味着某一時刻只能用共享驅動器名訪問活動的那個主分區。系統支持多達24個邏輯分區,這樣,可能有許多人都會有這樣一個錯誤的認識,那就是在對硬盤進行分區時最好多建立幾個邏輯分區,這樣能夠避免出現問題的分區影響到保存在其餘分區中的數據。可是事實每每並不是如此,一個被損壞的分區每每會致使整個硬盤沒法正常使用。咱們已經在前面提到過主分區和擴展分區的信息都是被保存在MBR中,若是因爲某種緣由使MBR受到破壞,硬盤主分區將沒法使用,進而使包含操做系統的啓動盤也沒法使用。 是也許有人會認爲邏輯分區的信息並不保存在MBR中,所以邏輯分區並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其實咱們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雖然邏輯分區的信息保存在擴展分區內,可是擴展分區的信息倒是被保存在MBR中。這樣,經過相互之間的做用,使邏輯分區最終也不能免受影響。不過通常狀況下,一個分區受到損壞而其餘分區仍然能夠正常工做。例如,若是一個邏輯分區出現問題,不少時候其餘的邏輯分區以及主分區和擴展分區都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可是話又說回來,出現問題的分區每每就是那些使用最頻繁的分區,也就是MBR。 2.驅動器名的分配   啓動系統時,活動分區上的操做系統將執行一個稱爲驅動器映像的過程,它給主分區和邏輯分區分配驅動器名。全部的主分區首先被映像,而邏輯分區用後續的字母指定。通常來講,主分區將被定義爲C,而後,系統會根據邏輯分區的多少依次給出D,E。。。。直到Z。固然,若是你有不兩塊硬盤的話,狀況又會發生一些變化。咱們舉例說明,咱們將每塊硬盤都分爲兩個區,第一個硬盤的第一分區爲主分區(盤符C),則第二個硬盤的第一分區爲D,第一個硬盤的第二分區爲E,第二個硬盤的第二分區爲F。 3.容量的分配 要分割成幾個分區以及第一個分區所佔有的容量,取決於使用者本身的想法,有些人喜歡將整個硬盤規劃單一分區,有些人則認爲分割成幾個分區比較利於管理。例如,分割成兩個分區,一個儲存操做系統文件,另外一個儲存應用程序文件;或者一個儲存操做系統和應用程序檔案,另外一個儲存我的和備份的資料。至於分區所使用的文件系統,則取決於你要安裝的操做系統。通常來講,主分區因爲常常會進行數據 的交換,所以容量不宜過小。其餘的分區的大小分配則徹底取決於我的喜愛了。 分區創建完了,接下去,咱們應該查看一下具體的分區內容,作到心中有數。在FDISK主界面上,按\"4\",回車。 如圖14所示A區顯示了當前的分區狀況,B區顯示了硬盤的總容量,C區則進一步詢問你是否要顯示詳細的邏輯分區狀況。 咱們一部分一部分的來分析。如圖15所示,在分區信息中: ①第一行是當前的硬盤號,由於只有一個硬盤,因此硬盤號爲1。下面幾行是分區信息。 ②第一欄是當前分區,有1,2兩部分,分別表示基本分區和擴展分區。 ③第二欄是狀態。A表示是活動分區。 ④第三欄是分區類型,C爲PRI DOS,即基本分區,下面這個是EXT DOS 即擴展分區。 ⑤第四欄是硬盤卷標,它就好像咱們給每一個分區起的名字。 ⑥第五欄是分區的大小,用多少兆字節(Mbytes)來表示。 ⑦第六欄是系統文件分配表類型,顯示FAT16。 ⑧最後一欄是基本和擴展分區佔總容量的比例。 接下來咱們再來看B區中的硬盤的容量,圖16中表示\"硬盤的總容量爲4126M\",即一般咱們所說的4.3G的硬盤。 這時候,系統會詢問是否查看擴展DOS分區的信息,選\"Y\"則進入下一項。 由於只有一個擴展分區,因此只有D、E盤的信息顯示出來,雖然如今擴展分區分紅了兩個邏輯分區,但咱們只能將邏輯分區叫作D、E盤,而不能稱這個擴展分區爲D、E盤。這裏顯示按ESC鍵繼續。 至此,分區的創建算是完成了。若是你對現行的分區不滿意,你能夠將分區刪除後從新來。在創建分區時,咱們遵循的步驟是: 創建基本分區-> 創建擴展分區à 分紅一個或幾個邏輯分區;而咱們在刪除分區時則須要遵循如下原則: 刪除邏輯分區-> 刪除擴展分區-> 刪除基本分區 分區的刪除 刪除邏輯分區,進入FDISK主界面。選擇3,回車。選擇了刪除分區選擇後,又出現下一級子菜單,包括以下內容: 一、刪除主DOS分區。 二、刪除擴展DOS分區。 三、刪除擴展分區中的邏輯分區。 四、刪除非DOS分區。 關於刪除分區的順序,咱們在上文中已經提到過,這裏就再也不重複了。須要補充的是,若是你的硬盤上有非DOS的分區,則應先將它刪除,再刪除邏輯分區。 這裏,咱們直接從刪除邏輯分區開始。選擇\"3\"按下回車。下面就開始刪除了!系統會用一個不斷閃動的\"WARNING!\"提出警告,同時提示你輸入要刪除的邏輯分區號。輸入E,再回車。 這時候,系統提示輸入E分區的卷標號,按屏幕上方的顯示輸入卷標。   若是沒有,就直接回車跳過。系統會再提示確認,輸入Y回車,E分區就被刪除了。一樣咱們刪除D分區,接着系統提示擴展分區中全部邏輯區均被刪除。 刪除完了邏輯分區,咱們再回到主界面,刪除完邏輯分區後就要刪除擴展分區了,這時還要選擇3;這時進入刪除界面。而後選2,\"刪除擴展DOS分區\"。 按提示輸入\"Y\",回車。擴展分區就被刪除了。刪除後所示。 刪除完擴展分區後就要刪除基本DOS分區了,按ESC返回。選第1項\"刪除基本DOS分區\"。 與其餘分區的操做步驟同樣,還要輸入卷標、輸入\"Y\"確認後回車,基本分區就被刪除了。到這裏,刪除分區的工做就完成了。 刪除完成後,咱們再次查看分區的狀況,屏幕會顯示當前硬盤尚未分區。 如今,硬盤又恢復到初始的狀態下了。若是你對上次的硬盤分區不滿意,如今又能夠從新開始了,不過,還應該多思考思考,成熟了再動手呦:) 複製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