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llinux-第一週我的小記

計算機系統:主要有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組成linux

      • 初識llinux-第一週我的小記
        第一代計算機--屬於電子管時代
        第二代計算機--晶體管時代
        第三代計算機--集成電路時代
        第四代計算機--大規模集成電路時代
        2.在1946的時候由數學家馮‘諾伊曼提出,計算機是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五大部分組成。
        根據計算機的複雜程度可分爲一下幾種:
        超級計算機,大型機,小型機,微機;

3.衆所周知,linux的核心原型是1991年有linux Torvalds編寫的,而linux系統中核心就是"kernel",它是LINUX操做系統最底層的東西,主要管理的事項以下:
系統接口調用、進程控制、內存管理、文件系統管理、設備驅動程序調用;
--》而在linux與用戶的關係中當用戶在操做linux系統時經過用戶界面,shell,KDE,等應用來接受用戶的命令與核心(kernel)進行溝通,當核心(kernel)收到上層輸入指令後來控制硬件工做,其中包括CPU管理,內存管理,磁盤輸出,輸入管理等工做。可是在整個系統中實際的工做者是硬件部分,然而硬件部分有包含了顯卡,網卡,CPU,內存等,然而沒有了底層的硬件一切都沒有意義。
注:內核提供驅動底層應用功能,而linux提供了內核產生了OS接口:
GUI:圖形化接口
CLI:命令行接口
--RAID 即 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rives,廉價冗餘磁盤陣列,指的是採用多塊 磁盤來組建具有更高 I/O 性能、硬件備份等特性邏輯磁盤的技術。
常見 RAID 級別及特性以下:
 RAID0:條帶模式,至少 2 塊磁盤,經過併發讀寫提升效率
 RAID1:鏡像模式,至少 2 塊磁盤,經過鏡像備份提升磁盤設備的可靠性
 RAID10:條帶+鏡像模式,至關於 RAID1+RAID0,至少 4 塊磁盤,讀寫效率及可靠性都 更高
 RAID5:高性價比模式,至少 3 塊磁盤,其中 1 塊磁盤容量用來存放恢復校驗數據
 RAID6:至關於擴展版的 RAID5,至少 4 塊磁盤,其中 2 塊磁盤容量用來存放恢復校驗數 據shell

4.服務器按照外形分類主要分爲三大類:塔式服務器、刀片式服務器、機架式服務器。
而服務器主要的三大操做系統分爲:windows,linux:GNU/linux,unix:1969年Ken Thompson
5.爲何會有這麼多人使用linux?主要優勢以下:
--》穩定的系統
--》免費或少量費用
--》安全性、漏洞的快速修補
--》多任務多用戶
--》用戶與組的規劃
--》資源耗費較少
--》適合須要小核心程序嵌入式系統
·沒有什麼是十全十美的linux也有相對的不足:沒有特定的支持廠商,圖形化界面不夠友好ubuntu

6.在linux系統中沒有 C:、D:盤這些,全部的文檔資源都組織在以「/」根開始的目彔結構中。 常見的幾個目彔及用途以下:
 /:整個 Linux 文件系統的根目彔
 /boot:存放系統內核、啓勱菜單配置等文件
 /home:存放普通用戶的默認家目彔(同名子目彔)
 /root:管理員的家目彔
/bin、/sbin:存放系統命令、可執行的程序
 /dev:存放各類設備文件
 /etc:存放各類系統配置、系統服務配置文件
 /proc:存放內存運行數據的映射文件windows

#在安裝系統的過程當中主要分區的類型分爲:GPT(支持主分區)
MBR:主分區-(單塊硬盤只能有四個)
邏輯分區-(一塊硬盤只能有一個不能夠直接存放數據,須要劃分更小的分區)
邏輯分區-(是指在擴展分區內的小分區)centos

7.在linux基礎命令中咱們所輸入的命令都是經過linux中的SHELL進行命令解釋告訴計算機去執行,也被稱爲Llinux的命令解釋器,其中簡單的一些操做命令以下:``
id -u 查看登錄帳號(0爲管理員)
echo $SHELL 查看當前shell類型,經過 cat /etc/shells 能夠查看當前系統全部的解釋器
pstree 查看bash運行情況
#在ubuntu系統中,默認不是root(超級管理員)直接登錄,若是須要切換超級管理員帳號,須要輸入 sudo -i 來切換超級管理員緩存

--》爲了不咱們在工做中出現多操做系統時產生誤操做,能夠經過更改提示符格式變量,經過不一樣的顏色來區分不一樣的系統(以下是我我的設置一些變量);
PS1="[\e[1;5;41;33m][\u@\h \W]\$[\e[0m]"
PS1="[\e[1;32m][[\e[0m]\t [\e[1;33m]\u[\e[36m]@\h[\e[1;31m] \W[\e[1;32m]][\e[0m]\$"
\e 控制符\033 \u 當前用戶
\h 主機名簡稱 \H 主機名
\w 當前工做目錄 \W 當前工做目錄基名
\t 24小時時間格式 \T 12小時時間格式
! 命令歷史數 # 開機後命令歷史數
-->直接在CLI命令格式下輸入相對應的變量能夠直接體現出顏色的不一樣,但是若是切換用戶或者退出從新再次登錄用戶時所設置的變量將會返回也就是臨時存儲,若是將變量固定不變須要 修改一下路徑(centos6,centos7):vi /etc/profile.d/.sh 將相對應的變量存入其中並保存。
-->ubuntu更改 固定變量路徑:vi .profile 將起存入其中,默認此文件時隱藏若是須要查看能夠經過ls -a 查看
注:全部的文件都是經過bash進行運行
-->type+
:區份內外部命令(type -a)
help-列出全部內部命令用法和幫助
外部命令存在路徑:/bin
enable -n+ 禁用內部命令 enable + 開啓內部命令
-->which:查看外部命令在磁盤文件的路徑
whereis:顯示外部命令路徑和幫助文檔
hash(緩存表):列出外部命令緩存歷史路徑 hash -d + 清除命令緩存路徑歷史
#bc(計算器):obase--輸出命令 ibase--輸入命令 能夠進行數據計算和進制之間轉換。安全

PS:帶着本身的興趣,專一於一件事只要堅持,總會成功!(以上是我的開始學習linux中的總結,望相互改進海涵)。bash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