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爲本身是個有計算機潔癖和控制慾比較強的人,老是但願本身的機子上無關的軟件越少越好,越清楚知道本身的計算機在幹什麼越好。基於這些癖好,我開始尋求那些短小精煉的軟件。由於我實在沒法對Windows作點什麼,誰叫人家是封閉軟件呢。 web
我實在不理解爲何殺毒軟件要作的那麼花裏胡哨,你一個殺毒軟件摻和給系統打補丁還能夠勉強接受,可是你一個殺毒軟件去清理系統垃圾文件算什麼?開啓無線網絡共享算什麼?至於輸入法,好好管打字吧,整皮膚有用嗎?有些下載工具還要作網絡視頻、在線遊戲等等…… 算法
至少對於我這種有計算機潔癖人,這些真的沒用。並且,還浪費了個人計算機資源,忘了說一下,個人筆記本配置不高,雙核1.7GCPU,1G內存,並且沒有擴充餘地。因此我有段時間很是熱衷於尋找那些可以知足個人需求而又沒有多餘功能的軟件。好比聽歌我用千千靜聽5,而不用最新版,視頻我用完美解碼或者終極解碼而放棄了暴風影音,下載放棄了迅雷改用QQ旋風等等。但總有些不滿意的地方——只能是Windows帶給個人了。後來我把目標轉向了Linux。 編程
原來也接觸過Linux,可是僅限於服務器,一個朋友曾讓我幫忙,把他們的安裝有win 2003的服務器改爲Linux的,後來他告訴我換成Linux之後,他們的服務器除了停電就沒有關過,但也沒有出過問題,這比原來的Windows 2003好多了。嗯,Linux很穩定。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Linux下運行了一些本身編的程序,不復雜,也不涉及系統差別,僅僅是實現一些算法,可是比較費時,結果一樣的程序在Linux下面比在Windows XP中快了10倍以上,C和JAVA都如此,並且是同一臺計算機,這給我很大的驚喜。因而我開始轉向平時也使用Linux。 服務器
不得不認可,習慣的力量很可怕,最初剛到Linux下,各類不習慣,找不到配置網絡參數的地方,不知道什麼辦公軟件好,不知道什麼播放器好,不知道什麼輸入法好,不知道怎麼處理亂碼……不過沖着快10倍的速度,仍是咬牙堅持下來,折騰大半年(由於平時工做須要,Windows仍是工做時必選,Linux只能空閒時本身用),總算是可以完成一些常規操做了。也嘗試了幾種發行版本,如CentOS,Ubuntu,Xbuntu,debian等等,麻煩也很多,首先就是用什麼桌面,畢竟是要在工做中使用的,桌面仍是必須的。KDE,GNOME,XFCE等等都嘗試了,KDE和GNOME3只用了一次就拋棄了,這兩個桌面費資源、很差看(我的之見)也不習慣,XFCE卻是用了不短的時間,速度快,簡潔,功能雖少但也夠用,就是偶爾會出現XX軟件崩潰的提示比較無語,好比無線鼠標,有時用着用着就提示藍牙管理崩潰了,後來開始用MATE桌面,感受還不錯,沒有XFCE那麼精簡,可是用起來感受更加順手。好了,桌面之選到此爲止。而後就是軟件使用了,辦公軟件後來選了LibreOffice,常見功能還行,可是還總以爲不如MS Office,好比沒找到組織結構圖,更不用說堪比SmartArt的功能了,WPS也沒有這樣的功能,雖然說能夠本身畫圖,但遠不如MS Office那麼快速和美觀。還有就是文本編輯器,Windows下有EverEdit,Sublime Text 2這樣的很是好用的編輯器,這些編輯器不用配置就很好用,稍微配置一下會更好用,Linux下面有編輯器之神VI和VIM,但配置起來比上面說的那兩個複雜多了,Sublime Text 2在Linux下面無法輸入中文,網上的辦法試了好幾個,沒一個管用,輸入法也換了,配置也改了,就是不行,還嘗試過下載InputHelper插件,很不方便。至於各種播放器,更是沒有能夠相比千千靜聽和終極解碼之類的軟件了——固然也有很是優秀的,好比VLC,但因爲版權限制仍是有諸多不便,好比CSF格式的視頻無法播放(不少網絡課程都是用這個格式發佈視頻的)。至於沒有QQ我就不說了,不想裝Wine,太慢,webQQ功能又少。最後我沒想到也是真正使我開始從新評價Linux的緣由是:慢。 網絡
是的,就是慢,我指的是桌面慢。在Linux桌面下打開多數程序都比Windows下面慢,我想這是由於Linux的桌面只是系統中的一個程序,而Windows桌面卻和核心緊密結合。我沒有試過別的配置的計算機,由於我手頭目前只有這一臺筆記本能夠供我折騰。 編輯器
因而,我只好轉回Windows,不過這大半年也讓我瞭解了Linux和Windows各自的優點和不足,筆記本上的Linux系統依然會和Windows共存,平時工做還要用Windows,還要用Office,還要用QQ,可是Linux更加適合編程和發佈一些網絡服務,看來讓它們兩個各自在不一樣場合發揮本身的優點纔是正事。 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