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冬瓜成天垂頭喪氣的,看起來心事重重。一貫大大咧咧的冬瓜平時可不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這是怎麼了?網絡
原來,分公司的內部網絡規模日漸龐大,冬瓜的工做負擔也日漸繁重,他怎能不頭痛。他據說將整個網絡化分紅多個子網能夠有效減輕網絡負擔,從而避免網絡故障的頻繁發生。但是怎麼才能在原有網絡的基礎上劃分出幾個在邏輯上相對獨立的子網(即你們常說的網段)呢?此時,冬瓜想到了果凍……ide
果凍據說冬瓜有求於他,立刻來了精神,二話沒說就和冬瓜談起了劃分子網的實施方案。不過,劃分網段以減輕網絡負擔雖然說是一個好方法,但如何才能將一個完整的網絡「一刀兩斷」劃分爲兩個子網或多個子網呢?且看「名人」果凍是如何「揮刀」劃網的……this
網絡規劃spa
在進行具體的操做以前,很是有必要先規劃一下網絡的結構,肯定須要劃分的子網個數,爲即將展開的操做作好準備。3d
因爲網內有45臺計算機,所以果凍打算把冬瓜所在分公司的內部網絡劃分紅「子網A」和「子網B」兩個子網,讓「子網A」容納30臺客戶機,「子網B」容納15臺客戶機。調試
圖1blog
如今,果凍確認這是一個典型的IP子網劃分問題。同時,他還了解到網絡原有的網絡ID爲「192.168.0.0/24」,這個網絡ID中的IP地址是一個C類網段,其中「24」表示在二進制形式的子網掩碼中「1」的個數是24個。其實這是「255.255.255.0」的另一種表示方法,每一個「255」表示二進制的8個「1」,最後的「0」表示二進制的8個「0」,用二進制表示爲「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get
果凍提示:可別小看這個「0」,根據「0」的個數能夠計算出該子網可以容納的客戶機的數量。博客
肯定「子網掩碼」it
要說果凍真不簡單,分析起來頭頭是道,他很快就摸清了網絡的基本狀況。那麼接下來該怎麼作呢?經過分析,果凍以爲肯定每一個子網可以容納的客戶機數量(即「0」的個數)是劃分子網的關鍵。由於這直接關係到劃分完成之後每一個子網的規模。
爲了保證所劃分出來的每一個子網都能容納足夠數量的客戶機,應該將須要容納客戶機數量最多的子網做爲劃分的標準。在本例中,劃分出來的「子網A」須要容納30臺客戶機,所以應該以該子網爲標準制定子網掩碼規則。
果凍提示:子網掩碼的主要功能是區分IP地址中哪一部分包含網絡地址與子網地址,哪一部分是主機地址。
這時果凍想到了運用上學時老師傳授的計算子網掩碼的經典公式:
2n-2=Host
2n-2=30
n=5
在公式中,「Host」表示客戶機數量,這裏爲「30」。「n」表示子網掩碼中「0」的個數(「n」做爲2的指數參與運算),5個「0」表示二進制子網掩碼爲「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最後計算獲得「子網A」和「子網B」共有的子網掩碼爲「255.255.255.224」。
果凍提示:子網掩碼「255.255.255.224」肯定後,兩個子網中各客戶機的IP地址也隨之分紅了以下表所示的三個部分。
網絡地址
子網地址
主機地址
110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
xxxxx
肯定「子網A」的網絡ID
利用「子網掩碼計算公式」,果凍輕鬆計算出了兩個子網的子網掩碼。然而每一個子網中各個客戶機的IP地址怎麼肯定呢?果凍考慮再三,以爲應該首先肯定每一個子網的網絡ID。
若是不能肯定這個網絡ID,每一個子網所能使用的IP地址範圍就沒法劃分出來。子網的網絡ID能夠經過讓整個局域網的網絡ID和已經計算出的子網掩碼作「與運算」得到。
果凍提示:這裏所說的網絡ID是指每一個子網所在的網段,例如在子網掩碼是「255.255.255.0」的狀況下,「192.168.0.1」和「192.168.1.1」就是兩個不一樣的網段。同時,網絡ID的計算方法則是固定的。
整個局域網的網絡ID「192.168.0.0」的最後一位是「0」,二進制表示爲「00000000」;而已經計算出的子網掩碼「255.255.255.224」的最後一位是「224」,二進制表示爲「11100000」。因爲整個局域網的網絡ID和計算出的子網掩碼的最後一個字節的後五位都爲0,所以兩者只有前個三字節和最後一個字節的前三位參加「與運算」,而且網絡ID應該依次遞增(見圖)。
圖2
最後經過計算,果凍獲得了各子網的網絡ID分別爲「192.168.0.0/27」、「192.168.0.32/27」、「192.168.0.64/27」……能夠從中任取一個做爲「子網A」的網絡ID。在此,果凍採用「192.168.0.32/27」做爲「子網A」的網絡ID,而後就能夠肯定「子網A」中可用的IP地址範圍了。
肯定「子網A」的地址範圍
接下來,果凍決定進一步劃分出「子網A」可用的IP地址範圍,從而爲給每臺客戶機分配IP地址作準備。
果凍知道,根據局域網IP地址劃分規範,網絡中必需要有兩個地址做爲專用地址不得被佔用或分配。其中一個叫「網絡迴環地址」,其地址全爲「0」,表明本網;另外一個叫廣播地址,其地址全爲「1」。這兩個地址不能計算在能夠分配的IP地址以內。
在果凍所劃分的「子網A」中,「子網A」的主機ID全爲「0」時,二進制表示爲「00100000」,十進制值爲「32」;當主機ID全爲「1」時,二進制表示爲「00111111」,十進制值爲「63」。可見「192.168.0.32」是「子網A」的本網地址,而「192.168.0.63」是「子網A」的廣播地址。除去這兩個須要保留的地址,「子網A」實際可分配給每臺客戶機的地址範圍爲「192.168.0.33~192.168.0.62」,子網掩碼爲「255.255.255.224」。而這一IP地址段中的IP地址正好能夠分配給30臺計算機,徹底可以知足冬瓜的須要。
果凍提示:上文所說的「主機ID」指的是「00100000」中的後5位,而不是所有8位。「00100000」中的前3位是子網地址。
肯定「子網B」的網絡ID和地址範圍
肯定了「子網A」的網絡ID並劃分出「子網A」的地址範圍後,果凍知道,剩下的工做就是肯定「子網B」的網絡ID和地址範圍了。
根據已經肯定的子網掩碼「255.255.255.224」和整個局域網的網絡ID,果凍又利用上文所介紹的計算方法計算出「子網B」的網絡ID爲「192.168.0.64/27」。而且還計算出「192.168.0.64」是「子網B」的本網地址,「192.168.0.95」則是「子網B」的網絡的廣播地址。由此,果凍肯定「子網B」實際上可進行分配的IP地址範圍爲「192.168.0.65~192.168.0.94」。
果凍提示:若是子網中的客戶機數不是能被2整除的數,則應該在計算的時候採用進位取整的方法,這樣可以讓子網可容納的客戶機數量大於實際數量,最大限度的保證網絡ID的正確。
通過一番計算、設置、調試,果凍和冬瓜終於將原有網絡成功劃分爲兩個子網,大大減輕了網絡負擔。熱心的果凍還不忘提醒冬瓜,在劃分子網的時候,必定要精確計算,千萬不能算錯網絡ID和子網掩碼,畢竟這是進行子網劃分的基礎。
子網雖然成功劃分出來了,但兩個子網已經分屬不一樣的網段,不一樣子網中的客戶機如何才能實現通訊呢?這就交給廣大聰明的讀者朋友來完成了,請你們勤動手,多動腦。
本文出自 「劉曉輝」 博客,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