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束的2019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上,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的一句「人工智能再也不講究酷炫,咱們要作的就是紮實地推動人工智能在各個產業領域的滲透」餘音未落,8月29日召開的「ABC SUMMIT2019百度雲智峯會」,就向外界全面展現了百度經過「雲+AI」紮實推進AI工業化及產業智能化的嶄新成果。會上,百度自研深度學習平臺飛槳(PaddlePaddle)在大會上頻頻亮相,展示出AI時代的「操做系統」對AI落地的助推力。算法
百度副總裁、智能雲事業羣組總經理尹世明:人工智能正在進入工業化進程服務器
雲智峯會上,百度智能雲首發智能計算全景圖,將全面助力產業智能化變革,幫助合做夥伴降本增效和業務創新;同時全新發布了諸多面向AI工業化的新產品,其中就有兩款產品深度融合了百度飛槳:全自研百度崑崙雲服務器,針對雲端場景,基於百度自主研發的中國第一款雲端全功能AI芯片「崑崙」,運算能力比最新基於FPGA的AI加速器性能提高了近30倍,兼容飛槳深度學習框架,針對圖像、語音、NLP等AI能力專門優化,使得中國的AI跑在自主可控的AI芯片上;企業級AI開發平臺——百度機器學習BML4.0,全面涵蓋從數據到模型再到服務的AI全流程,支撐端、邊、雲一體化,內置飛槳深度學習框架,集成超過70個飛槳自研模型,超過60個高性能算子。架構
百度首席技術官王海峯曾經指出:「在智能時代,深度學習框架起到承上啓下的做用,下接芯片,上承各類應用,是‘智能時代的操做系統’。」上述兩款深度融合了飛槳的產品,特別是內置AI芯片「崑崙」的崑崙雲服務器,也是百度飛槳同時承接芯片和應用的絕佳體現。框架
百度飛槳是中國首個也是目前國內惟一開源開放、功能完備的深度學習平臺。從七八年前起開始研發,2016年對外開源,歷經多年產業實踐積累和打磨,當下的百度飛槳,正在經過完備的框架、工具和服務,幫助廣大開發者和企業利用工具化、平臺化的方式進一步下降深度學習應用門檻,加速推進產業智能化變革。目前,飛槳已經在工業、林業、農業、物流、零售等衆多產業場景落地。機器學習
例如,百度地圖應用飛槳,爲用戶打造更精準的「通行時間智能預估」能力,可以針對用戶設定的出發地、目的地、行程設置,給出最合適的路線、更精準的用時,讓出行更加智能可靠;飛槳基於遙感影像數據,研究高精度、高自動化的目標地物檢測、土地覆蓋和土地利用分類方法,輔助國家進行重大工程用地擴張與變化狀況的監測工做,並對土地資源的利用進行有效管理與控制。工具
便捷易用的特性,愈來愈多的產業場景落地,讓更多的開發者選擇使用飛槳。根據剛剛發佈的百度2019Q2財報,百度飛槳的開發者下載量在2019年第二季度環比增長了45%;根據IDC《中國深度學習平臺市場份額調研》顯示,百度飛槳與谷歌、Facebook名列前三,領銜中國深度學習平臺市場。眼下飛槳在產業開發者心目中的受歡迎程度因而可知一斑。佈局
在開源開放助力產業智能化發展的同時,百度飛槳也在持續保持進化升級,經過打通深度學習框架與芯片、「軟硬結合」,最大限度釋放深度學習能力。7月初百度宣佈了飛槳+華爲麒麟NPU合做,在端側進行了佈局;8月27日剛剛發佈的飛槳與浪潮AI Station的聯合方案,幫助完善百度飛槳在服務器側的戰略佈局,進一步釋放深度學習在AI 服務器端的能力。本次雲智峯會又發佈了融合飛槳的智能基礎設施新品。至此,飛槳在端側、雲側實現了全方位、立體式的覆蓋。性能
以飛槳深度學習平臺爲核心基礎,百度AI技術多年積累和業務實踐的集大成——百度大腦,實現了AI算法、計算架構和應用場景融合創新,成爲「軟硬一體AI大生產平臺」,將爲中國的產業智能化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