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開源倡導者及安卓技術專家 Jack Wallen 在 TechRepublic 上發佈了一篇博文,針對開源以及 Linux、Docker 引擎、自動化等相關領域在明年的發展趨勢,而提出了一些我的見解和預測。從總體上看,全球開源領域發展狀態良好,前景也十分樂觀。安全
深度操做系統 Deepin 是基於 Linux 內核並以桌面應用爲主的 GNU/Linux 開源操做系統,首個版本於 2004 年發佈,以後由原始開發團隊創立的武漢深之度科技有限公司繼續進行商業版的開發,可運行在我的計算機或服務器上。不多有人會認爲一個 Linux 發行版就能改變開源世界的格局,但隨着今年 7 月 Deepin 15.11 版本的發佈,也許這真的能成爲現實。服務器
Deepin 15.11 中增長了一個新的功能 ── 深度雲同步,這個功能能夠容許用戶將當前的系統配置信息上傳至雲端,並同步給其餘的操做系統實例。Deepin 用戶只須要登陸本身的 Deepin ID 就能夠選擇是否進行自動同步,可支持同步的內容包括本機的網絡、聲音、電源、鼠標、主題、壁紙、啓動器、任務欄、更新、熱區等配置信息。網絡
Deepin 操做系統自己就以界面美觀、體驗良好而聞名,而深度雲同步功能又將爲部署多個桌面實例節省大量的時間,儘管這一功能目前只對中國大陸地區的用戶開放。藉助這一功能,Deepin 將得以繼續鞏固其在國內的地位。將來若是深度雲同步功能能夠向更多用戶開放的話,或許還能成爲世界上使用者最多,最受歡迎的 Linux 發行版。架構
這一點的實現,實際上耗費了至關長的時間,這也是一個很是緩慢的過程,但最終 Linux 將會進一步提高其市場佔有率,甚至將第一次使市場佔有率提高至兩位數以上。更多的 OEM 廠商將會在其計算機產品上預裝 Linux 系統,好比華爲此前就宣佈將爲全系筆記本電腦推出預裝第三方 Linux 系統的新版本產品,目前已經能夠在電商平臺上看到,其部分筆記本電腦預裝的正是上文提到的 Deepin 系統。工具
現在,System7六、戴爾、Pine6四、聯想、ThinkPenguin、Star LabTop 等公司及品牌已經加入了預裝 Linux 的行列。而到明年末,相信不只是小型 OEM 廠商,還有更多大型 OEM 廠商也將加入進來,好比宏碁、惠普、華碩等等。屆時,就算全世界全部的計算機生產商都開始提供預裝 Linux 系統的產品,也並不會讓人感到很驚訝。測試
實際上就現狀來看,開源已經在企業技術選型的各個方面佔據主導地位了,好比雲計算、容器、大數據、物聯網、邊緣計算等領域,開源的影響力已無處不在。若是非要說出一個 Linux 操做系統還沒有徵服的領域,那就是桌面級市場了。不過,上文也提到了,明年極可能就不是如今這樣的格局了。大數據
出現這一現象的緣由,極可能是由於安全因素。隨着近年來 Windows 勒索軟件在全球範圍內的肆虐,更多的企業將會意識到 Linux 操做系統將會是更穩妥的選擇,而那些工做流以及底層架構依賴於開源軟件的企業,將會更顯著地推進 Linux 的應用。儘管長期以來不少專家每一年都這麼預測過,但 2020 年也許纔是條件成熟並能真正實現的那一年。優化
Docker 公司近來的發展使人感到可惜,但 Docker 引擎卻更值得人們關注。Docker 的出現,是容器技術如此流行的真正緣由,但現在 Kubernetes 卻成爲了容器編排工具的首選。不過即使如此,Docker 仍舊有機會遇上 Kubernetes 的步伐。ui
這個機會主要是指,Docker Swarm 等工具若是未來能變得功能更強大,用戶體驗更好,或者是開發出一個新的客戶端工具,能讓 Docker 集羣的編排工做更容易等等。總而言之,Docker 可否最終實現絕地反擊,主要取決於其是否易於管理。雖然 Kubernetes 一樣也很是強大,但它同時也正變得更加複雜。若是 Docker 可以從新找回其在簡易性上的優點,並在此基礎上保持自身良好的功能性與靈活性,相信它仍是能夠贏回一些 「足以救命」 的市場份額的。雲計算
關於對開源自動化的擔心,可能會顯得腦洞太大。得益於對更高效的持續集成與部署流水線的推進,人們見證了軟件自動化以使人印象深入的方式逐漸興起。
經過 Helm、Terraform 以及其餘圍繞 Kubernetes 的工具,軟件工程師們就能夠開發出支持自動更新、自動測試代碼並能夠在出現問題時自動阻止其上線到生產環境中的系統,這些系統能作的事情甚至遠比這更多。
2020 年,開源自動化的發展可能將更加科幻,這些系統甚至可以自主「思考」,人們將有機會見證以人工智能的經驗與預測爲基礎來進行自主優化的系統的誕生。但最爲關鍵也是最使人擔心的問題是,這些系統將以什麼樣的力度來執行自動化任務?一旦它們越過了某個未知的事物範疇或界限,工程師們還能經過手動的方式關閉它們嗎?也許這些想法確實有些杞人憂天,但若是真的深刻研究了持續集成與部署的概念的話,就會發現這些想法並不是是空穴來風。
人們極可能要等到明年的 GTC 大會,才能知曉英偉達關於 Linux 的驚喜到底是什麼。那些不觸及開源領域的人們,可能並不清楚這意味着什麼。不過,英偉達頗有可能正在爲 Nouveau 驅動準備着大動做,或者是想要對其官方驅動進行開源。緣由多是英偉達預判出了某些不利於自身發展的狀況,並試圖經過擁抱 Linux 來改變局面。
若是這些關於英偉達的猜想最終能成真,那麼對於 Linux 來講,絕對稱得上是一次巨大的勝利。這是由於 Nouveau 驅動在對遊戲的支持上從未作得很出色。若是英偉達選擇大力支持 Nouveau 項目的建設,或開源其官方驅動的話,那麼這頗有可能將完全改變 Linux 系統我的電腦的遊戲體驗,並進一步推進提高 Linux 的市場佔有率。玩家們確定會喜歡一個比 Windows 更安全、更可靠的操做系統平臺。如此一來,Linux 的市場佔有率將不只能夠輕鬆突破上文提到的「兩位數」,甚至還有望一舉超越 macOS,成爲全球第二大桌面操做系統。
今年,對於國內開源領域來講是欣欣向榮的一年。在 GitHub 上,不管是貢獻者數量仍是代碼貢獻量,來自中國的開發者都是排在第二,中國的開發者及企業正在愈來愈多的開源項目中發揮着重要做用。正如上文所述,開源將影響企業的發展方向,同時開源也是企業技術實力的象徵。
近來,國內各大企業在對內部項目進行開源上顯得很是積極,以阿里巴巴、華爲、騰訊、百度、滴滴爲首的國內知名企業,向社區貢獻了大量的優質項目。
阿里巴巴是對社區貢獻最大的國內企業之一,其不久前剛剛任命副總裁賈揚清擔任開源技術委員會負責人,並明確將開源升級爲集團技術戰略之一,同時阿里巴巴也對其 Blink、Alink 等重要項目進行了開源,持續增長着對社區的貢獻。
騰訊今年公佈了本身的開源路線圖,目前也已加入了 Linux、Apache 等 9 大開源基金會,並開源了 Kona JDK、TencentOS tiny、TubeMQ 等多個項目。
此外,百度開源了流量轉發平臺 BFE,華爲鴻蒙系統將於明年全面對外開放等消息,均代表了國內企業仍然在不斷加大對開源的投入,這也預示着明年國內開源生態將繼續蓬勃發展並獲得進一步完善,而參與開源的國內企業也將愈來愈多,貢獻更多的優秀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