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內測小程序,蘋果你怎麼看?

 

八個月前,微信聲稱要開發一種全新的公衆號形態——應用號,如今這款產品終於開放內測了,只不過微信將它稱之爲「小程序」。
這或許是微信自誕生以來推出的最重要的產品之一,有媒體揚言它或將會取代App Store和其它Android應用商店,甚至是殺死一切App。張小龍曾在今年1月的「2016微信公開課pro版」上也表示過,用戶關注一個應用號(小程序)就如同安裝一個App同樣,而微信應用號(小程序)就至關於另外一個App Store。
這些言論的依據是,微信有着龐大的用戶體量,而且用戶粘性高,超過一半的用戶天天至少打開10次以上,已經成爲了一款國民級應用。而若是微信可以構建一個內部應用生態,就有可能會對既有的移動生態格局帶來衝擊和改變。但真的會如此嗎?
微信「小程序」本質上來講就是一個HTML 5應用,也能夠簡單地理解爲移動網頁小應用。微信向開發者提供了基於微信的視圖、表單、導航、地圖、媒體和位置等開發組件,開發者可基於此在微信的網頁裏構建一個HTML 5應用。另外,微信還開放了登陸、用戶信息、微信支付、模板消息等接口,讓「小程序」能夠和用戶的微信帳號打通。
對於用戶來講,微信「小程序」確實能帶來一些便利。用戶能夠直接在微信上關注一些「小程序」,而不用再去各大應用商店下載、安裝了。對於那些使用頻率不高,但又不忍心刪除的應用來講,用戶徹底能夠用微信的「小程序」來替代它們。而且,也免去了應用不定時更新的困擾。
而最大的受益羣體仍是開發者和創業者們,由於能夠爲他們省下大筆的開發和運營費用。以前開發一款App,不只須要組建一個iOS開發團隊,還要Android開發團隊,這無疑增長了人力成本。而微信「小程序」的開發是基於網頁前端的Html5開發,省去了龐大的後端開發工做。而且只需開發一款適用於微信的產品,就可知足不一樣操做系統的使用需求。這天然而然地節省了大量的開發成本。前端

另外,讓開發者最頭疼的還有運營上的難題,推廣一個App須要付出大量的資金,而且獲取用戶途徑也比較有限。而微信「小程序」是開放了微信登陸接口,有了這個接口,開發者就能夠將用戶的微信帳號和應用帳號打通。經過這種方式獲取一個用戶要比以前經過分發渠道或者辛辛苦苦作地推要來得簡單多了。所以,運營和推廣成本也獲得了大幅的下降。
能夠說,微信「小程序」將會給開發者和創業者帶來一波新的紅利,能夠預見的是,將會有愈來愈多的開發者加入到HTML 5的開發當中。但這就意味着微信能挑戰蘋果和谷歌在移動市場的地位了?
其實,咱們應該清楚的一點是,微信「小程序」並不等同於獨立的App,它只是一個功能相對簡單的移動網頁輕應用,在不少功能及體驗方面是沒法與獨立App相比的。對於那些功能較多,設計較爲複雜的App來講,「小程序」就比較難實現了。而這或許也是微信將其取名爲「小程序」的緣由,這個「小」就體現了它與獨立App的區別。
「小程序」的加入也勢必會讓微信變得更加臃腫。目前微信已經創建了訂閱號、服務號、企業號三大致系,功能上基本覆蓋了通信、社交、支付、打車、資訊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微信稱「小程序」的加入是對微信「平臺級應用」屬性的進一步升級與完善。然而,這也會使得微信愈來愈龐大,「小程序」一旦啓用就會吞噬更多的儲存空間,這對於用戶來講或許不是什麼好事,尤爲是16GB的iPhone用戶又多了一個換手機的理由了。小程序

另外,微信將登陸、用戶信息、微信支付、模板消息等接口開放出去,也增長了用戶信息泄漏的風險。微信最重要的兩大功能是社交和支付,前者涉及到用戶的信息和隱私,後者涉及到用戶的財產。若是把它們都開放給了第三方,無疑也會增長用戶信息和財產安全的風險。固然,這就須要微信規範好審覈機制了。
無論怎麼說,微信再強大本質上仍是一款App,須要用戶到App Store和Android應用商店下載,若是微信推出「小程序」的目的是爲了打造一個新的應用分發市場,必然會與蘋果和谷歌發生直接衝突。這時候,蘋果和谷歌難道還不會直接下架微信?
總得來講,微信推出「小程序」是對自身生態體系的一種補充,要說到改變整個移動生態格局則有些言過其實了。後端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