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百度、阿里、騰訊)能成爲中國互聯網巨頭不單單是市值(估值)最高才被稱爲巨頭,更重要的是這三家公司均爲平臺級公司、生態化公司、多元化公司。微信
3Q大戰前《計算機世界》曾刊登一篇題爲《「狗日的」騰訊》封面頭條文章,痛哭流涕控訴騰訊的抄襲。幾乎全部的互聯網創業者融資時都會被問到「若是騰訊抄襲你怎麼辦?」3Q大戰後騰訊一反常態,開始瘋狂投資收購之旅,創業者不只不用再擔憂被抄襲,並且都寄但願被騰訊投資或收購。3Q大戰對於騰訊轉變或許只是個導火索而已,公司大到必定程度靠不斷的推出新產品來帶動總體業績的增加都會遇到瓶頸。前期騰訊業績的高速增加靠QQ海量的用戶,不斷的推出新的產品,並高速成長,公司總體業績也高速增加。產品多到必定程度,再推出新的產品給整個公司的盤子帶來的增加愈來愈不明顯。此時手裏用戶衆多、產品也豐富,這個時候作平臺化、生態化發展,平臺增加是以公司爲基數。從以前的騰訊開放平臺到如今的微信開放平臺,無一不是在作大生態。微信便也是這樣擔負起騰訊移動互聯網的平臺,300萬的公衆帳號,都是其生態中的一部分,甚至像京東、大衆點評等爲了拿到一級入口也都花費了不菲的代價。阿里從一開始就是平臺化公司,更是生態一環套一環,且不說淘寶年交易額過萬億,僅僅給賣家提供軟件的服務市場年交易額即是幾十個億,至關於一家較大型電商的體量。百度的生態建設稍遜,固然跟騰訊、阿里比已然掉隊了。 雲計算
有人說360和小米是新的巨頭,從市值(估值)看百億級別了嘛。從目前看有點像3Q大戰前一階段的騰訊,不斷的推出新的產品提高業績,不一樣的是騰訊傍着巨量的QQ用戶,無所不作。360和小米卻是投機性較強,產品跨度大,不成體系、各產品互補性也較小,而且生態還沒有建成,沒有成爲平臺,說是巨頭倒是名存實亡。雖然360也推出了很多開放平臺戰略,貌似沒有作轉機的。小米經過MIUI和新推出的小米雲、開發者中心等服務於小米的生態,用戶粘性大,隨着小米各產品用戶不斷增加,將來平臺化前景巨大。開發
京東算不算是巨頭,立刻上市的京東,傳聞IPO目標已經調高到200億估值,超千億銷售額的體量也不小。開放平臺也在大力投入作生態,雲計算、服務市場等。加上物流開放和供應鏈金融、打白條、小金庫等金融產品不斷的推出,也是在賺生態的錢。 產品
離成爲巨頭最近的應該就是京東和小米了,京東平臺化稍快一步,小米也不遠了。電商
對於一開始創業就想作平臺的公司能夠洗洗睡了,你錯過了阿里起家的年代,先作好一個產品吧,只有它長大了,以點帶面纔有成爲平臺的可能。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