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角色眼中的性能測試

軟件性能,其實只是一種指標,一種特性,能夠用響應時間或者吞吐量來衡量……。軟件性能測試也沒有徹底的標準定義,從廣義上來講,壓力測試、負載測試、併發測試、大數據量測試、配置測試、可靠性測試、強度測試等等均屬於性能測試範疇。數據庫

        用戶角度的軟件性能:從用戶的角度來講,就是軟件對用戶操做的響應時間,說白了,就是用戶單擊一個按鈕、發出一條指令或者一個連接等等,而後經過網絡傳輸----服務器處理----數據庫查詢處理後返回到服務器端,而後再經過網絡返回到客戶端呈現出來的整個過程所用的時間就是用戶感受到的響應時間,也就是用戶感受到貴公司的軟件產品的性能,不過通常都會採用優化的數據呈現策略,當少部分數據返回以後就馬上將數據呈如今用戶面前,則用戶感覺到的響應時間就會遠遠小於世紀的事物響應時間
      管理員視覺的軟件性能:管理員除了關心繫統的響應時間外,最主要的是關注服務器的資源使用情況是否合理?應用服務器和數據庫的資源使用情況?系統的可擴展性?系統能支持的最大用戶量?系統的最大業務處理量?系統的可能瓶頸在哪裏?系統的穩定性?若是出現特殊狀況或異常狀況下的大量併發數量的時候該如何處理?等等問題都是管理員須要考慮的問題。
        開發人員視覺的軟件性能:做爲開發人員,他們是軟件的始做俑者,若是出現任何的問題,他們的責任是最大的,因此他們除了關注用戶和管理員所關注的軟件性能外,應該更深刻的關注一些架構設計是否合理,數據庫的設計是否存在問題,代碼是否存在性能方面的問題,內存使用方式是否正確,線程同步方式是否合理,是否存在不合理的資源競爭?
        測試人員視覺的軟件性能:測試人員是軟件質量的把關者是軟件開發活動中相當重要的一個角色,功勞是最大的,哈哈^_^,請細聽下面分解,咱們應該從不一樣的層面來關注不一樣的內容,也就是說要關注用戶、管理員、開發人員關注的,你們說是否是功勞大大的有?並且咱們除了要關注前面全部的角色關注的內容外,更重要的是分析問題,定位問題,性能調優等等,咱們所要掌握的知識比研發的可能不會少?咱們的溝通能力確定要比他們強?不然你怎麼跟別人溝通呢?哈哈……

    以上內容純屬網絡山寨版。若有雷同,純屬意外,若有不一樣,理應尊重,若有錯誤,敬請改正!!!!! 服務器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