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憨爸在美國git
微信號:hanhanusaes6
前天發的《新東方年會吐槽視頻瘋傳:累死累活幹不過寫PPT的》視頻大家都看過了嗎?好多讀者在下面留言,主要分爲兩派,一派是吐槽會寫PPT的,另外一派是確定寫PPT也是一種能力。web
我忽然想到我在工做裏認識的一位叫L的白人女生,畢業於斯坦福,比我小7歲。當我被調到美國總部時,她也才剛剛應屆生畢業入職。微信
從一個普通的工程師升到高級工程師,再升到經理,她僅僅用了4年。而做爲對比,我卻足足花了8年時間!app
有時候我也在反思,爲啥人家能升這麼快?是由於能力強嗎?並非啊,個人經驗和技術就比她高很多啊。但是除卻技術以外,美國人在有的方面卻賽過咱們一截!svn
Part.1 會演講 + PPToop
咱們部門的規矩,新人工做一段時間都會在全組人面前作一次彙報。咱們都是過來人,想當年,我彙報的時候,能怎麼簡單就怎麼簡單。學習
好比說我花2-3個月時間開發了項目A,我真的很實誠地在PPT上寫了:測試
「X年X月,我完成了A!」ui
That’s it!夠精簡,再也沒啥廢話了,感受也沒什麼可說的,沒人對你作什麼感興趣,何須浪費別人的時間呢!
但是L不同,一樣是完成了項目A,她會這麼說:
「我在開發A的過程當中,發現了什麼樣的問題,我是怎樣解決的,進行了怎樣的測試,根據測試結果,這個解決方案能帶來什麼進步,進步指標是多少 …」
一樣的問題,我介紹1分鐘,L能balabala超過10分鐘。
我在下面聽得一邊偷偷打着哈欠,一邊瞄着時鐘,「11分鐘 … 12分鐘 … 13分鐘 …」,我內心還默默幫她記時,拜託,不就作了這麼一點東西嗎,有必要這麼吹嗎!一點沒有我們中國人的低調和謙虛!
就在我昏昏欲睡的時候,忽然聽到一片掌聲,原來她終於講完了,只見大小領導們紛紛點着頭,露出慈祥而讚許的微笑。
那時我才發現,原來會演講,會作PPT真的很重要,這樣會將你的能力更好地展示出來,增長別人對你的瞭解,尤爲是領導、客戶對你會刮目相看。
若是過低調,即使作了不少努力,別人對咱們的辛勞、成果卻無從得知。因此,有時候人仍是須要會演講、會表現,工做裏不能太謙虛!
Part.2 有領導力
有一次咱們組作一個緊急項目,全組人都很拼,每晚幹到十一、12點是常有的事。但有點不一樣的是,我幹到12點就合上電腦睡覺了,等我起牀再收郵件時,必定能看到一封來自L凌晨發送的工做彙報郵件,收件人是全體項目組,以及大小領導們。
郵件內容很簡單:今天咱們作了什麼工做,取得怎樣進步,明天有啥工做計劃,預期完成什麼任務。
而後不久就會收到大小領導們的回覆,通常第一句是這樣的內容:「Thanks L for your hard work」,而後是「Good job」之類的表彰語句,接着就是一些工做指導等等。
並且L也會很「多事」,她常常會關心一下別的組員的工做進度,開發多少代碼啦,解決多少問題啦,若是別人搞不定的東西,她常常挺身而出去幫別人分析。
儘管經常她也分析不出因此然來,可是由於經過幫助別人調試,她可以對別人作的工做更瞭解。這樣她在天天總結報告裏,寫的就不只僅是本身的工做內容,而是將全組人的工做都彙報了一遍。
所以就會出現一個怪現象,原本其實你們是平級在作事,但作着作着,就感受L成爲了項目Leader的角色,領導若是過問項目進度,都會問L,在他們眼裏,L也是最出力、領導着項目前進的那我的。
經過那次事情後,我才發現,不少華人的領導力是欠缺的,咱們比較習慣於作好手頭領導安排的事情,可是整個項目別人的進度咱們並不關心,很有一種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味道。
可是美國人天生就比較「多事」,她們看問題的角度,每每是從整個項目出發,更喜歡去當一個領導者,而不是簡單的參與。
Part.3 會提問
L有一個能力特別強,那就是「會提問」。每次開會,甭管大會小會,她毫不缺席,並且都是坐在第一排最顯眼的位置。
與之對比,咱們幾個華人同事對開會是深惡痛絕,能不參加就不參加,就算參加也是坐在最後一排打醬油,領導在上面講話,咱們在下面敲代碼。
而後開會的時候就經常聽到L跳出來提問。有時候,聽她的問題我都以爲很不屑,
「這種問題本身研究一下不就找到答案了,有什麼好問的?」
可是L更喜歡從別人嘴裏找答案,還常常發表本身的觀點,爲何不這麼作,爲何不那麼作?聽得演講者頻頻點頭,讚一聲「Good question」,而後再給她解釋。
很明顯,領導們很享受L的提問。她纔來幾個月,有一次高級副總裁開會快結束的時候,還特意問了一句,
「L,你還有問題嗎?」
咱們瞬間驚呆了,哇,高級副總裁這麼快就知道L的名字了,咱們來了幾年,他可能都不曉得咱們是誰呢 …
因此你看,會提問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問的問題不能太傻,得切中要點,也不能太犀利,得給足別人回答的空間,這樣一方面能夠表現本身的思考能力和業務水平,另外一方面也能讓全場的人注意到本身。
Part.4 反思
工做久了,身邊同事有的平步青雲,有的默默無聞。那種拼死拼活、埋頭苦幹的人每每是後者,就算你是千里馬,不會表現的話,也是伯樂難尋。
我如今也在反思咱們的教育,我以爲中國教育太內斂了,這種內斂體如今,從父母到老師,一味地強調孩子死讀書,靠讀書去搏一個功名。咱們幾千年的教育都是這樣,十年寒窗苦,金榜題名時,書讀得好,考取了功名,這纔算修成正果。
這樣的教育能培養出一顆顆吃苦耐勞的螺絲釘,可長大了後才發現,這世界上並不缺乏螺絲釘,而是缺乏那個敲釘子的人,如何選擇合適的螺絲釘,敲到合適的位置,這個角色很重要。而領導能力就是讓孩子成爲那個敲釘人的關鍵,偏偏咱們的教育並無太關注這些。
我還以爲咱們中國教育太謙虛了,這種謙虛體如今,強調埋頭苦幹和默默無聞地奉獻。就算作得很出色,咱們都會很差意思拿出來表現,或者在表現的時候選擇悠着點。老外作一分能吹十分,而咱們作十分極可能只說成一分。
從那些誇讚語就能看出來,美國人從不吝惜誇獎詞語,並且都是張大嘴巴,超級誇張,什麼fantastic(夢幻的)、splendid(輝煌的)、awsome(極好的),但在咱們的語言裏,那些誇讚語就變成「不錯」、「很好」,這種表現力就會弱不少不少。
咱們更不善於提問,咱們的課堂每每是老師的一言堂,學生不多願意去提問,甚至會感受這是一種不禮貌的表現。而美國課堂常常是七嘴八舌,學生們只要有問題,隨時都能打斷老師去提問,而老師也很樂意你們衆說紛紜,若是沒有問題她反而會以爲尷尬。
之前我也是一個乖乖讀書的好學生,等工做十多年後我才發現,光是好好學習遠遠不夠,還得從小鍛鍊孩子的演講能力、領導能力、和表現力,雖然這些能力對於考試暫時沒啥幫助,可是你會發現,它們卻能讓孩子的將來更加順暢,更是孩子燦爛人生的助推劑!
本文系受權發佈,From 憨爸在美國
From 憨爸在美國
微信號:hanhanusa
前天發的《新東方年會吐槽視頻瘋傳:累死累活幹不過寫PPT的》視頻大家都看過了嗎?好多讀者在下面留言,主要分爲兩派,一派是吐槽會寫PPT的,另外一派是確定寫PPT也是一種能力。
我忽然想到我在工做裏認識的一位叫L的白人女生,畢業於斯坦福,比我小7歲。當我被調到美國總部時,她也才剛剛應屆生畢業入職。
從一個普通的工程師升到高級工程師,再升到經理,她僅僅用了4年。而做爲對比,我卻足足花了8年時間!
有時候我也在反思,爲啥人家能升這麼快?是由於能力強嗎?並非啊,個人經驗和技術就比她高很多啊。但是除卻技術以外,美國人在有的方面卻賽過咱們一截!
Part.1 會演講 + PPT
咱們部門的規矩,新人工做一段時間都會在全組人面前作一次彙報。咱們都是過來人,想當年,我彙報的時候,能怎麼簡單就怎麼簡單。
好比說我花2-3個月時間開發了項目A,我真的很實誠地在PPT上寫了:
「X年X月,我完成了A!」
That’s it!夠精簡,再也沒啥廢話了,感受也沒什麼可說的,沒人對你作什麼感興趣,何須浪費別人的時間呢!
但是L不同,一樣是完成了項目A,她會這麼說:
「我在開發A的過程當中,發現了什麼樣的問題,我是怎樣解決的,進行了怎樣的測試,根據測試結果,這個解決方案能帶來什麼進步,進步指標是多少 …」
一樣的問題,我介紹1分鐘,L能balabala超過10分鐘。
我在下面聽得一邊偷偷打着哈欠,一邊瞄着時鐘,「11分鐘 … 12分鐘 … 13分鐘 …」,我內心還默默幫她記時,拜託,不就作了這麼一點東西嗎,有必要這麼吹嗎!一點沒有我們中國人的低調和謙虛!
就在我昏昏欲睡的時候,忽然聽到一片掌聲,原來她終於講完了,只見大小領導們紛紛點着頭,露出慈祥而讚許的微笑。
那時我才發現,原來會演講,會作PPT真的很重要,這樣會將你的能力更好地展示出來,增長別人對你的瞭解,尤爲是領導、客戶對你會刮目相看。
若是過低調,即使作了不少努力,別人對咱們的辛勞、成果卻無從得知。因此,有時候人仍是須要會演講、會表現,工做裏不能太謙虛!
Part.2 有領導力
有一次咱們組作一個緊急項目,全組人都很拼,每晚幹到十一、12點是常有的事。但有點不一樣的是,我幹到12點就合上電腦睡覺了,等我起牀再收郵件時,必定能看到一封來自L凌晨發送的工做彙報郵件,收件人是全體項目組,以及大小領導們。
郵件內容很簡單:今天咱們作了什麼工做,取得怎樣進步,明天有啥工做計劃,預期完成什麼任務。
而後不久就會收到大小領導們的回覆,通常第一句是這樣的內容:「Thanks L for your hard work」,而後是「Good job」之類的表彰語句,接着就是一些工做指導等等。
並且L也會很「多事」,她常常會關心一下別的組員的工做進度,開發多少代碼啦,解決多少問題啦,若是別人搞不定的東西,她常常挺身而出去幫別人分析。
儘管經常她也分析不出因此然來,可是由於經過幫助別人調試,她可以對別人作的工做更瞭解。這樣她在天天總結報告裏,寫的就不只僅是本身的工做內容,而是將全組人的工做都彙報了一遍。
所以就會出現一個怪現象,原本其實你們是平級在作事,但作着作着,就感受L成爲了項目Leader的角色,領導若是過問項目進度,都會問L,在他們眼裏,L也是最出力、領導着項目前進的那我的。
經過那次事情後,我才發現,不少華人的領導力是欠缺的,咱們比較習慣於作好手頭領導安排的事情,可是整個項目別人的進度咱們並不關心,很有一種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味道。
可是美國人天生就比較「多事」,她們看問題的角度,每每是從整個項目出發,更喜歡去當一個領導者,而不是簡單的參與。
Part.3 會提問
L有一個能力特別強,那就是「會提問」。每次開會,甭管大會小會,她毫不缺席,並且都是坐在第一排最顯眼的位置。
與之對比,咱們幾個華人同事對開會是深惡痛絕,能不參加就不參加,就算參加也是坐在最後一排打醬油,領導在上面講話,咱們在下面敲代碼。
而後開會的時候就經常聽到L跳出來提問。有時候,聽她的問題我都以爲很不屑,
「這種問題本身研究一下不就找到答案了,有什麼好問的?」
可是L更喜歡從別人嘴裏找答案,還常常發表本身的觀點,爲何不這麼作,爲何不那麼作?聽得演講者頻頻點頭,讚一聲「Good question」,而後再給她解釋。
很明顯,領導們很享受L的提問。她纔來幾個月,有一次高級副總裁開會快結束的時候,還特意問了一句,
「L,你還有問題嗎?」
咱們瞬間驚呆了,哇,高級副總裁這麼快就知道L的名字了,咱們來了幾年,他可能都不曉得咱們是誰呢 …
因此你看,會提問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問的問題不能太傻,得切中要點,也不能太犀利,得給足別人回答的空間,這樣一方面能夠表現本身的思考能力和業務水平,另外一方面也能讓全場的人注意到本身。
Part.4 反思
工做久了,身邊同事有的平步青雲,有的默默無聞。那種拼死拼活、埋頭苦幹的人每每是後者,就算你是千里馬,不會表現的話,也是伯樂難尋。
我如今也在反思咱們的教育,我以爲中國教育太內斂了,這種內斂體如今,從父母到老師,一味地強調孩子死讀書,靠讀書去搏一個功名。咱們幾千年的教育都是這樣,十年寒窗苦,金榜題名時,書讀得好,考取了功名,這纔算修成正果。
這樣的教育能培養出一顆顆吃苦耐勞的螺絲釘,可長大了後才發現,這世界上並不缺乏螺絲釘,而是缺乏那個敲釘子的人,如何選擇合適的螺絲釘,敲到合適的位置,這個角色很重要。而領導能力就是讓孩子成爲那個敲釘人的關鍵,偏偏咱們的教育並無太關注這些。
我還以爲咱們中國教育太謙虛了,這種謙虛體如今,強調埋頭苦幹和默默無聞地奉獻。就算作得很出色,咱們都會很差意思拿出來表現,或者在表現的時候選擇悠着點。老外作一分能吹十分,而咱們作十分極可能只說成一分。
從那些誇讚語就能看出來,美國人從不吝惜誇獎詞語,並且都是張大嘴巴,超級誇張,什麼fantastic(夢幻的)、splendid(輝煌的)、awsome(極好的),但在咱們的語言裏,那些誇讚語就變成「不錯」、「很好」,這種表現力就會弱不少不少。
咱們更不善於提問,咱們的課堂每每是老師的一言堂,學生不多願意去提問,甚至會感受這是一種不禮貌的表現。而美國課堂常常是七嘴八舌,學生們只要有問題,隨時都能打斷老師去提問,而老師也很樂意你們衆說紛紜,若是沒有問題她反而會以爲尷尬。
之前我也是一個乖乖讀書的好學生,等工做十多年後我才發現,光是好好學習遠遠不夠,還得從小鍛鍊孩子的演講能力、領導能力、和表現力,雖然這些能力對於考試暫時沒啥幫助,可是你會發現,它們卻能讓孩子的將來更加順暢,更是孩子燦爛人生的助推劑!
本文系受權發佈,From 憨爸在美國,微信號:hanhanusa,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INSIGHT視界 誠意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