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此查看原文:click.aliyun.com/m/40396/算法
「將來的某一天,量子數據庫是咱們改造其餘星球的關鍵技術之一。」數據庫
1月17日,在北京舉行的阿里雲2018雲數據庫智能將來大會上,阿里雲高級產品專家王義成如是說。緩存
除了阿里雲的全新一代NoSQL向NewSQL融合,NewSQL產品家族發佈,在這場大會上更有看點的是,阿里雲數據庫團隊暢想了將來20年數據發展的整個趨勢。安全
中國數據庫從業人員分析網絡
據阿里云云棲社區的《中國開發者報告》數據,中國有500萬開發者,他們分佈在不一樣的行業,不一樣的地域,從事着不一樣的工做。而與數據庫相關的從業人員,在2017年剛剛突破100萬,而在這100萬數據庫大軍裏,女性的比例大約只有3.2%。數據結構
同時,在互聯網公司工做之後的平均單身時長來看,數據庫工程師以最長33年的紀錄,高居榜首。架構
在數據庫工程師最關心的熱詞中,X是最高的,有數據庫工程師認爲是特斯拉 model X,大部分數據工程師認爲是特步運動鞋,還有一位數據庫工程師表示,每次寫完代碼,都會在註釋中寫上特步的solgan:飛通常的感受。表示代碼運行順暢。併發
行業年度品牌:特步模塊化
將來,邊界正在被打破高併發
從上個世紀誕生以來,數據庫已經深入的影響了人類活動的進程,今天從一個嬰兒出生開始,他的信息就開始進入關係型數據庫,所謂關係型數據庫(SQL),就是相似於咱們平常見到的表格。
在數據庫誕生的幾十年的時間裏,關係型數據庫都是當之無愧的老大,銀行,電信,政務的帳號,密碼,基本信息,都是存儲在關係型數據庫之上的。
而在互聯網時代,數據與數據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的非結構化起來,且並不是一一簡單對應的關係。
NoSQL就這樣應運而生了,他的數據結構更相似於一張腦圖,任何一個節點均可以插入各類各樣的數據。可是今天新金融、新零售、新制造、新技術、新能源、人工智能、IoT新場景不斷涌現,SQL和NoSQL的邊界正在消失,你們都但願將來可以有一個既具有緩存和持久存儲,又具有查詢和分析功能的數據庫。
而這樣的數據庫,被人們稱爲NewSQL,能夠說沒有NewSQL:大規模增加的,靈活的企業數據無從談起。
隨着Redis模塊化功能的發佈意味着NoSQL體系正在向New進發。將來的人們,有可能只須要一個在線的插件式模塊化的NewSQL數據庫。
NewSQL數據庫最近的幾個發展趨勢
阿里云云數據庫高級產品專家 王義成
阿里雲認爲在將來的NewSQL數據庫上純軟件必死,軟硬一體是將來NewSQL的必然方向,由於硬件的爆炸式發展,須要經過軟件的優化,才能充分釋放出性能的極限。
就像iPhone,專有的架構+專有的軟件才能創造十年的輝煌。
因此在將來,通用架構的時代一去不回,爲數據庫定製的架構將是主流依靠FPGA,25Gb網絡,全新一代的處理器,以及高性能的存儲引擎優化持續,NewSQL才能應對增加的海量計算壓力。
同時,隨着全球進一步融合,將來的雲數據庫,應該具有全球讀寫的能力
數據庫勒索事件氾濫,安全形勢越加嚴峻
在過去的2017年,全球發生了近50億起數據丟失事件,以Redis爲例,社區版本只提供Redis源碼,沒有提供完備的安全體系,用戶在沒有自身網絡安全能力的狀況下更容易受到攻擊,因此將來雲廠商的定製版Redis會成爲愈來愈多的企業的選擇。
而在數據爆炸的時代,每一KB的數據,都在變得愈來愈寶貴,多可用區容災,必將成爲數據庫的標配。
阿里雲擁有全球最完善的雲上NewSQL數據庫家族
阿里云云數據庫技術總監 蔡松露
阿里雲同時擁有Redis,MongoDB,HBase,Memcache等主流NoSQL數據庫,
現在中國80%的直播視頻網站在阿里雲Redis,這種比閃存盤還快1000倍的數據庫,正在成爲中國互聯網高流量高併發下的主力數據庫。
今天,阿里雲發佈了Redis4.0,MongoDB3.4,HBase1.1三款全新的數據庫,正式向NewSQL開始融合。
經過創新的Redis module讓數據庫第一次有了「集裝箱貨輪」的能力
不只如此,阿里雲從新設計了Redis的架構,讓過去單核運行的Redis實現了多核運行。
更重要的是,經過數據壓縮算法,最高可節省50%的數據存儲空間,也就意味着能夠節省50%的使用成本。
而MongoDB3.4獨特的三引擎設計,讓更多場景適配成爲可能,HBase1.1實現了社區版本三倍的性能突破,不只如此,阿里雲仍是Redis社區的主要貢獻者,長期高居第二名。
跟上源源不斷變化的將來場景,是阿里云云數據庫的核心競爭力
最近流行的直播答題APP迅速走紅,而在這個APP走紅背後,諸多的直播答題APP都採用了阿里雲的Redis產品,在阿里雲架構總監孟方看來,這種突發的高併發流量,天生適合在阿里云云數據庫Redis上運行。不只如此,針對直播答題APP阿里雲可以提供從CDN、數據庫到雲主機的完整解決方案。一天就能夠建立出本身的直播答題APP。不只如此,阿里雲的總體技術能力,讓阿里雲可以高效,快速的切入新興市場。
而著名國產數據庫巨杉數據庫的CTO王濤先生也來到了將來大會,在圓桌大會上跟你們分享了巨杉的觀點:NewSQL數據庫的飛速發展,將從新定義企業級的數據庫。
既然是將來大會,必定要談談將來
「將來人類的命運,和數據庫息息相關。」 在阿里云云數據庫智能將來大會上,阿里云云NoSQL產品負責人王義成說。
這個看似兩個毫無關係的問題,就這樣在阿里云云數據庫將來大會上,被摺疊到了一塊兒。
人類正在經歷數據大爆炸的年代,2017年產生的數據比過去整我的類歷史上產生的數據還要多。
在工程師看來,如今的數據還遠遠不夠多。
到2035年,人類的數量將到達95億,而今天的農做物的耕種方式,沒法養活95億人。解決方法顯而易見: 一方面,經過基因技術改造現有的農做物,另外一方面,經過物聯網技術,採集植物的數據,進行適宜的栽培。
若是要把全中國的農田裏的植物鏈接起來,進行簡單的分析,這個數據庫的規模,將達到7.7EB。這7.7EB的數據,僅僅仍是中國的耕地,若是要改善全世界農田,數據量將更大。
這還僅僅是開始,若是是人類將來要脫離自身的碳基生命,成爲硅基生命,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 就是人類高達千億級別的神經元信息的存儲,須要ZB級別的數據庫。
而更大的故事從一個小小的魚缸開始:一隻魚缸可以獨立於河流以外存在,那是由於咱們模擬了河流裏的全部生態:溫度,鹽度,水流,硝酸鹽濃度,含氧量等。
那咱們不得不思考,若是人類要探索並把一個地外星系改造爲地球,須要多麼強大的數據處理與分析能力?
大氣流動,洋流,地殼運動,光照,每一項都是巨量的NB級的數據。
上個世紀末,人類建造了模擬地外生存的生物圈二號,但以失敗了結,其中對於數據的精確掌握和分析能力缺失,是相當重要的因素。
在今天看來,要破解這些技術高地,量子數據庫是可以看得見的技術通途之一,經過對計算機架構的徹底創新,用量子計算代替常規計算,纔有可能實現DB級的海量存儲,並以今天最高性能的數據庫100萬倍的能力進行海量分析。
在2018年新春即未來臨之際,阿里云云數據庫作了一個預言,量子數據庫是人類將來一百年內的關鍵文明飛躍點之一。
也許將來並沒那麼快來臨,但你相信,將來必定在路上。
因此,生存或者延續,是數據庫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