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風雨,一個普通程序員的成長之路(六)

十年風雨,一個普通程序員的成長之路(六)

成長、抉擇與失去(下)

1、前言

促使我離開6年之久的公司最主要緣由是什麼呢?
我想,便仍是有一顆想作技術的心吧。安全

2、抉擇:管理與技術

在一個公司/團隊/項目組中,有了必定資歷後,是繼續作技術崗仍是轉爲管理崗?
有時候被迫或被動地轉爲管理崗怎麼辦?
到了必定年齡,還能不能繼續作技術?
作技術仍是要受項目經理的指手畫腳嗎?
技術研發、技術管理、項目管理,怎麼選?哪一個適合本身?架構

以上所說實際上是大多程序員在必定階段的選擇與困惑。除了轉崗甚至轉行外,技術人員往上也就這幾條路吧。性能

我也困惑過,甚至上面的路都走過。
經歷了項目經理、技術經理、代業務總監(最後離職了沒有真正地升上去),如今卸下包袱,從新觸發,選擇作了一個普通程序員,迴歸初心,開始朝着架構師的方向奔跑。設計

對於以上幾種路線,個人思考是:code

若是以爲作技術太累了、肝不動了,或者以爲老是受人指揮,不自在,那麼接口

  • 願意管人、擅長協調、善於跟客戶打交道,那麼就作項目經理吧,升級路線是項目總監、部門經理,負責公司KPI,營收利潤;項目管理

  • 擅長挖掘需求、瞭解行業動向、熟悉公司產品,作需求分析師/產品經理,升級路線諮詢專家、業務總監;開發

還但願肝在第一線,則產品

  • 願意帶團隊,善於培養人才,不肯意處理複雜人際關係,喜歡作技術管理,升級路線技術經理、總監、CTO;

  • 不肯意帶團隊,可是喜歡作項目/產品,熱愛技術,那麼,作架構師吧。

架構師是幹什麼的?

架構師也有不少種:系統架構師、數據架構師、基礎設施架構師、應用架構師。

咱們通常意義上的架構師都是指系統架構師。

系統架構師是系統或產品線的設計責任人,是一個負責理解和管理並最終確認和評估非功能性系統需求(性能、安全、可用性、可擴展性、可移植性等),給出開發規範,搭建系統實現的核心構架,對整個軟件架構、關鍵構件、接口進行整體設計並澄清關鍵技術細節的高級技術人員。

個人理解就是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打的了怪獸,扮的了嬌娘。

跟老闆出去忽悠客戶,給出高屋建瓴的解決方案;實現落地,能給出切實可行的技術實現。

如今業內廣泛有一種看不起PPT架構師的趨勢,可是連PPT都畫很差,你怎麼把系統的總體架構呈現出來,怎麼讓客戶認同?怎麼讓研發/交付團隊去理解並實現?

唔,這個說着說着就有點說多了。主要也是由於架構師就是我如今從新出發的目標吧。

對於以上路線來講,其實沒有好壞之分,只看我的喜愛。並且我從不認爲所謂到了必定年齡,就不能作技術了。謬論。只是不想作技術的人給本身找的藉口罷了。
因此說,只看喜愛,並問問本身:擅長什麼?

最後,以上全部路線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大部分時候咱們的升級路線其實都是螺旋式上升的。
所謂彎曲的直線是也。

3、出發:池塘與青蛙

其實人啊,老是提及來容易,作起來難。
在作抉擇的時候,我也並無上文說的那樣輕鬆。
在18年12月,我選擇了離開我待了6年之久的公司。

說錢,其實算上年終,個人年薪已經達到了20萬。在合肥,這個收入還算能夠吧。
而在面新公司的時候,我其實比較意外,因此並無作什麼準備,因此薪資也談的並不高。

說閒,資歷已經夠老,已經能夠不用上下班打卡,早上9點上班,下午4點去接兒子放學。
而在新公司,天天要6點半起牀,趕7點20的班車。

緣由多樣,可是最重要的的仍是有一顆追求技術的心在燃燒吧。
只是,苦了個人妻子,又不能減輕她的負擔了。

但是,仍是毅然辭職了。個人妻子卻從沒責怪過個人自私,感謝她的支持。

我曾自嘲,在作項目經理的兩年中,技術都荒廢掉了。
從新作回技術經理的一年,與外界接軌,方纔以爲,已經落下不少。

拔劍而起後,倒是茫然四顧,在這小小的池塘裏,找不到比我本身更高的山了。
可又清醒地知道,這不過是個錯覺。

由於外面的天空,還很廣大。

我但願遇到更多有趣的人,更多有挑戰的項目。

我只願作牛尾,並攀越更高的山。
我但願在更多的大牛後面亦步亦趨,能夠指引我前行。

2019,我來了。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