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de
咱們組全部新員工在入職三個月的時間點,都會要求作一個階段性總結,而後就總結的內容,我會找他做個面談。函數
從目前全部人總結的內容來看,千差萬別,雖然咱們有規定總結的範圍,好比「客觀、量化及可視的工做成果」,可是每一個人對這個範圍的理解都不同,因此結果也就不同了。工具
若是非要找共同點的話,那就是你們都會去羅列工做的內容,好比熟悉了多少個工具,經歷了多少個項目,提交了多少個 Bug 等等。學習
非要說這樣寫有沒有問題,其實也沒問題,確實有量化的工具數,也有量化的項目數,還有量化的 Bug 數。測試
但仍是差了咱們想要的一些東西,下面我要說的就是這些東西。設計
二進程
咱們公司的新人試用期是六個月,我給拆分的前三個月屬於學習適應期,後三個月屬於熟悉產出期,固然這只是個大概的劃分,若是在入職一個月後就進入產出期固然是更好了,那就屬於超於預期了。開發
既然總的目標是學習和適應,那麼主要關注的仍是輸入,成果物就是輸入後的輸出。文檔
怎麼理解呢,就是由於輸入了什麼知識,而後把這些知識應用到具體項目中,產出了什麼成果。團隊協作
打個比方,學習了 procmon 工具的用法,而後在註冊表測試項目中用到,經過工具監控具體的註冊表操做,發現了 bug 「一個設置操做會重複操做註冊表 run 項 3 次」,通過和開發一塊兒定位,發現問題的緣由是「一個公共函數在幾個功能函數中都進行了調用,致使了重複的操做」,其餘還了解了 procmon 對於文件操做、進程操做的監控功能,輸出了 「procmon 簡易使用手冊」文檔,並在組內進行了分享。
再打個比方,測試用例相關的,學習了等價類和邊界值測試用例設計方法在目前項目的應用,在項目「我是測試項目」中,使用邊界值分析法設計了測試用例「驗證傳入超長 261 個字符數的路徑時程序能夠正常處理」,結果發現了 bug,通過和開發一塊兒定位,發現是開發沒有考慮到 Windows 系統限制了路徑長度不能超過 260 個字符,項目完成後,針對 Windows 系統的文件路徑測試用例作了彙總整理,並在組內進行了分享。
看出了區別沒?尚未的話,下面就從理論的角度進行下解說。
三
咱們很多人理解的多少年測試經驗,其實應該叫工做年限。
可是,並非全部人有 XX 年的工做年限,就有 XX 年的工做經驗,也就是說,有可能一年的工做經驗,重複使用了 XX 年而已。
那到底什麼是工做經驗呢?
我給新人們講解時,會把工做經驗劃分爲硬技能和軟技能。
硬技能又劃分爲業務邏輯、測試技能、系統知識、自動化能力和通用知識這麼幾類,共同的特色都是屬於知識性內容,大部份內容都是肯定性的,時間越長接觸的項目越多,積累的內容也應該會越多。
軟技能又劃分爲溝通能力、團隊協做能力、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能力、邏輯思惟能力、創新能力和主動性這麼幾類,共同的特色是屬於理解力方面的提高,偏理論和方法論的角度,若是項目過程當中常常的自我反思並持續改進,也會隨着項目經驗的增多而提高。
第二層以後,還能夠根據自身狀況,按照特定的分類標準進行進一步的細分,直到能把本身學到的每一項內容都合理的填塞進去,而且在須要用到的時候,合理而準確的取用。
四
理論層面就這些,咱們看看這個和前面的例子怎麼結合起來理解。
procmon 工具這個例子中,咱們能夠歸類到自動化能力,利用第三方工具、本身實現工具、利用系統以及本身實現自動化系統均可以歸爲這一類。由於一個項目須要用到這個工具,進而瞭解了這個項目的其它功能,而且作了總結輸出,那麼就是在自動化能力---第三方工具---procmon工具這一項進行了經驗積累,同時由於工具自己和系統知識結合度比較緊,那麼在使用過程當中勢必會對系統知識有進一步的瞭解,好比 operation 設置的過濾項的全部內容的瞭解,就涉及了不少系統知識,一樣的,出現 bug 是業務邏輯相關的,和開發一塊兒處理問題涉及到溝通能力、團隊協做能力、定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不一樣的作法就體現了硬技能和軟技能積累和應用的程度。
測試用例這個例子中,確定是歸類到測試技能這塊啦,測試用例設計方法不少人都能說上來,編寫測試用例也不少人都會,可是也有不少人不能在實踐中把這二者關聯起來,準確的說不能經過測試用例設計方法來補充和完善用例,也不能經過用例去補充和完善本身對測試用例設計方法的理解。而且這個例子還涉及了文件路徑長度這個系統知識,一樣解決 bug 的過程有涉及定位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溝通和協做能力等等,不一樣的作法一樣能體現硬技能和軟技能積累和應用的程度。
這麼一一對應下,是否是清晰了不少?
五
關於這個分層分類別進行經驗積累的樹狀圖譜,對於新人來講特別關鍵。
從 0 到 10 的積累,靠腦殼記住就好了,從 10 到 100 的積累,腦殼靈光點,也能記住,可是到了 1000+ 或者 10000+ 的經驗點的話,層疊式的記憶已經無法知足輸入和輸出的效率和效果要求了。
那麼從一開始就進行經驗的分層和分類,能夠把經驗這個模糊的東西明確化。
一樣對於已經有經驗的人來講,若是以前沒有系統化梳理過本身的經驗體系,那麼這個圖譜也是有用的,他提供了分層和分類的依據,讓本身能夠審視下本身目前的經驗積累是否和本身的工做年限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