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序的文章,可能不少同窗都會反映說在平常的項目中,不多可以有機會構建一個超過1000個桌席的環境,這個對於我有什麼做用?服務器
其實項目的規模都是由小變大,在總體的設計邏輯上徹底是相同的。網絡
好比:基礎架構部分,對於500點左右的規模,咱們可使用2套基礎架構來支撐。架構
桌面承載的密度,仍是要取決於你用戶的使用場景的負載來決定你的密度。ide
一樣還須要考慮所使用的CPU的核數,理論上核數越多,能支撐的用戶數也就越多。性能
除此以外,例如:DDC,StoreFront,SQL的高可用都必定不要忽略,實現至少雙機的冗餘。優化
同時,存儲規劃也是在桌面項目中重中之重,但不少時候花了大錢買存儲去沒有把存儲真正用起來。spa
緣由就在於,桌面虛擬化項目中,除非考慮DR,不然他對於存儲只有如下兩個最基本的要求:架構設計
空間夠用設計
IOPS夠用ci
提及來容易,但作起來不易。其中最容易被咱們忽略的就是用戶數據這一塊。由於你們通常都會把桌面承載、基礎架構的資源給的足足的,而用戶這塊常常忽略掉。
其實在一個桌面項目中,合理的規劃是把用戶數據統一上收存放在共享類存儲中,以保證任意設備、桌面訪問時都能獲取數據。
而用戶數據多使用網盤形式掛載,那麼就牽涉到兩塊內容:
用戶的Roaming Profile
用戶網盤數據
這兩種數據不管哪種,他都須要基於微軟的CIFS/SMB協議來支持,而這也是爲何在桌面項目中,常常會建議用戶使用NAS類存儲的緣由。
若是如本例中,使用SAN存儲那麼須要部署獨立的Windows Server來做爲文件服務器。
那麼回到存儲規劃這塊,隨着服務器、存儲技術的提高,如今對於VM的IO壓力不少時候能夠經過各類新技術來進行消化,事實上在合理規劃後這塊的IO壓力幾乎能夠忽略。這也是爲何在本例中,幾乎沒有對任意一個類型的VM的IO進行特別多的規劃的緣由,由於其IO實在過小了。
而反觀用戶數據,他因爲使用CIFS/SMB協議,天生沒法使用這些存儲級別的優化,並且因爲Roaming Profile在每次用戶打開本身桌面時都須要從存儲中讀取到虛擬機中,若是存儲、網絡性能很差,直接的結果就是用戶開機會以爲特別的慢。
而網盤數據雖然不會每次開機讀取,但若是用戶的單個文件特別大,結果就可能致使讀取偏慢。
因此現階段,不少時候咱們會把像固態硬盤這樣的資源優先提供給用戶數據部分,其次纔是虛擬機。同時在網絡層面,提供足夠的帶寬完成用戶數據/Profile的交互就變得極爲重要。由於歸結到底,咱們要提供一個最佳的使用體驗給到用戶。這在用戶層面是最最須要考慮的。
寫在最後:
本系列文檔中描述的各類方式,其實並必定是標準化的選擇,由於在每一個項目中,咱們所能使用的硬件(服務器、網絡、存儲),用戶需求都不同,咱們可能須要因時、因地、因人來合理的規劃一個項目,但這個邏輯架構設計的思路是不變的。
同時隨着技術的發展,相似於SDN,Server SAN等解決方案,萬兆、40G吞吐網絡,FCOE等新技術事實上都會對包括桌面虛擬化各類解決方案進行有益的推動。
參考文檔:
Citrix Virtual Desktop Handbook 7.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