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專訪丁珂:多數企業安全體系落後,上雲是最快速解法

全面上雲時代來臨之際,安全問題對社會運轉的影響已經遠遠超出了傳統範疇。近日,騰訊副總裁丁珂在接受界面新聞專訪時表示:對於日益嚴重的雲上安全威脅,用雲的方法來解決雲上安全問題是最快速的途徑。小程序

面對當下和將來的安全趨勢和安全挑戰,企業該如何針對性地構建安全防禦,安全廠商又爲企業提供了哪些解決方案……丁珂在專訪過程當中,給出了騰訊的解題思路。安全

來源:界面新聞服務器

記者:陸柯言網絡


疫情期間,暴增的線上會議需求捧紅了視頻通信軟件Zoom。今年上半年,這家公司用戶數不斷飆升,收入一度翻了三倍。但在其如日中天之際,Zoom卻被曝出一系列安全和隱私漏洞,數以萬計的私人視頻被侵入和曝光,軟件也所以遭到數家公司和機構禁用。架構

疫情之下的雲上數據安全問題,逐漸引發公衆的重視。框架

居家令加速了雲上生活的普及,但當更多業務和數據轉移到互聯網上,與之相伴的安全威脅也逐漸加深。站在我的角度,大到銀行帳戶,小到平常掃碼,信息安全漏洞頻頻遭到曝光;而對企業來講,數據泄漏則影響着公司的生死存亡。模塊化

若是把企業看做一枚硬幣,一面是業務自己,另外一面就是安全。」騰訊副總裁丁珂在接受界面新聞專訪時表示,雲上安全威脅的規模正在快速擴大。他透露,從2018年到2019年,以國內各大公有云爲目標的網絡攻擊明顯上升,年均增加200%以上。工具

多數人對安全的理解仍然停留在殺毒層面,但全面上雲時代來臨之際,安全問題對社會運轉的影響已經遠遠超出了傳統範疇。在接受界面新聞記者專訪期間,丁珂分享了他關於企業安全保護的觀點與建議。佈局

雲上安全威脅加重大數據

雲上安全的攻擊者主要來自黑灰產業。一方面,大數據、AI等技術的普及,增長了黑灰產的攻擊面,使得雲上安全威脅的破壞力顯著增加。好比去年大火的DeepFake自動生成換臉⾊情視頻、訓練驗證碼自動識別引擎,擬人化自動攻擊等。

更具威脅的是,黑灰產也將攻擊的服務器部署在雲上,攻擊強度和密度變得很是大,甚至還可以利用公有云自身的安全能力去和傳統安全廠商對抗。丁珂透露,對公有云目標的攻擊中,有近35%從公有云平臺發起。

丁珂在9月11日舉辦的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表示,雲已經成爲安全攻防的主戰場,但大多數企業安全體系的完備程度,相比數字化的發展速度,還存在比較大的差距,當前最緊要的問題是如何加速線上化

「上雲如今是大趨勢,由於能夠下降企業用雲成本,但我不但願雲計算成爲你們眼裏的低價便宜貨,而是要不斷挖掘其中的數據價值,而且要把安全做爲一把手工程,這樣的企業纔會走得更遠。」丁珂表示。

面對安全思惟和部署上的差距,丁珂分享了幾條建議。首先,企業要從業務搭建之初就重視安全,同時要儘早經過AI和大數據來提早發現和處置異常,下降高風險環節的權限,下降風險機率。

此外,供應鏈安全問題也值得重視。之前供應鏈上下游的鏈接都比較鬆散,但上雲以後數據會變得更透明,上下游企業有彼此篡改代碼的風險,這就是大企業典型的安全挑戰。他建議要將產業鏈相關方置於一樣的安全框架、標準和監管之下,或者歸入到同一個防護體系中。

但對於多數客戶來講,採購安全設備、投入技術研發、招聘專家的成本負擔很高,從零開始自建防護體系也不現實。丁珂認爲,最快速的途徑是用雲的方法來解決雲上的安全問題,簡單說就是快速上雲

騰訊提出的思路是雲原生安全,這也是某種程度上的行業共識。所謂雲原生,不是在業務成長起來以後再作安全考慮,而是在業務藉助雲上基礎的安全能力,在搭建之初就夯實了安全底座,是從安全工具、產品到安全的服務體系化,伴生業務發展的全過程。

「外界對於安全團隊的工做狀態以爲一直在應對風險事件,驚心動魄的,但其實一個真正優秀的安全團隊更注重的是預判的能力,在有苗頭的時候就能把它掐死。」丁珂表示,這也是部署雲原生安全的緣由。

他還強調,雲原生的核心不徹底是一種技術,而是一整套服務體系。「安全不是簡簡單單買幾個盒子和產品的事情,也不只僅停留在殺毒層面。有點像改革開放早期的汽車行業,不只是引進國外的生產線,還要引進管理方式、流程、質量體系。」

騰訊的解題思路

早在QQ時代,盜號木馬等黑產就對用戶的隱私安全提出挑戰,外掛做弊等遊戲黑產也在破壞騰訊遊戲的業務生態。經歷過著名的3Q大戰後,騰訊不斷加碼在安全核心技術上的投入,騰訊電腦管家、騰訊手機管家成爲騰訊消費互聯網時代的兩大表明性產品。

930變革後,安全能力成爲騰訊產業互聯網布局最重要的底層能力之一,其安全解決方案也在向行業加速輸出。其中,以雲原生爲核心的To B安全業務版圖也逐漸浮出水面。

圍繞安全治理、數據安全、應用安全、計算安全、網絡安全五個層面,騰訊搭建了雲原生安全防禦架構,保障雲平臺的自身安全。另外一方面,騰訊也爲雲上租戶提供了雲原生的安全防禦產品,如雲SOC、雲 Waf、雲防火牆等。

丁珂告訴界面新聞,雲原生安全解決方案的優點在於開箱即用、彈性、自適應、全生命週期防禦。以開箱即用爲例,雲原生安全可以讓雲上安全產品模塊化、敏捷化和傻瓜化,使得企業應用成本下降。

抗疫期間,大量用於線上購物、疫情防控的小程序誕生。疫情的緊迫之下,很多小程序要在5-7天的極限時間內完成開發,還要知足極其嚴苛的安全標準,一些涉及到公民隱私的政務類小程序尤甚。對此,騰訊推出了小程序「微應急」安全防禦方案,小B端經過雲端操做,便可直接部署安全防禦體系。

雲原生的另外一大優點在於「彈性」和「自適應」,即安全能力可以伴隨業務的變化而彈性增加,一是扛住高強度攻擊,二則可以在平穩期釋放多餘的計算能力,減小企業部署成本。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騰訊會議。丁珂介紹道,騰訊會議用戶量從2月份開始暴增,上線兩個月就突破千萬日活,團隊不得不在8天內擴容10萬臺雲主機、100天更新20個版本。伴隨突增的雲端數據,騰訊會議的面臨的安全入侵風險也在加大。

丁珂回憶,基於雲原生的安全防禦思路,騰訊安全提供了外部合規治理、內部基礎防禦、業務安全、情報監測和應急響應等保障體系,確保安全能力伴隨產品迭代升級,才保障了騰訊會議在復工復產期間的大規模穩定使用。

不過,丁珂也提到,面對網絡侵襲,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可以獨立解決安全問題。目前,騰訊安全更長遠的目標是培育生態。騰訊與合做夥伴共同開發的安全聯合解決方案超過30個。對騰訊而言,生態擴張不只會帶來更深刻的合做模式、更低的企業使用門檻,同時也意味着更多的商業機會,這也是騰訊持續投入的理由。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