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種設計模式之責任鏈模式

23種設計模式總篇:chenmingyu.top/design/java

責任鏈模式

責任鏈模式屬於行爲型模式git

定義:使多個對象都有機會處理請求,從而避免了請求的發送者和接受者之間的耦合關係。將這些對象連成一條鏈,並沿着這條鏈傳遞該請求,直到有對象處理它爲止github

每一個對象持有對下一個對象的引用,造成一條鏈,請求在這條鏈上傳遞,直到某一對象決定處理該請求。可是發出者並不清楚到底最終那個對象會處理該請求.算法

模式類圖

角色設計模式

  1. 抽象處理接口:Handler
  2. 具體處理類:ConcreteHandler

優勢

將請求與處理分開,請求者能夠不用知道究竟是須要誰來處理的,二者解耦,提升系統靈活性,增長新的請求處理類很方便數據結構

缺點

當調用鏈比較長的時候,調試不方便,寫代碼時要注意避免循環調用ide

模式代碼實現

源碼地址:github.com/mingyuHub/d…性能

以用戶註冊爲例,註冊方式分爲普通用戶註冊和Vip用戶註冊,使用責任鏈模式將兩種註冊方式鏈起來ui

抽象處理接口

抽象接口定義了兩個方法:用戶註冊方法,責任鏈調用方法this

/** * @author: chenmingyu * @date: 2019/3/22 20:32 * @description: */
public interface Handler {

    /** * 註冊操做 * @param userName 用戶名 */
    String operator(String userName);

    /** * 責任鏈調用處理邏輯 * 若是能夠本身處理則本身處理,若是處理不了,交由下一個處理類處理 * @param level * @param userName * @return */
    String handleMessage(Integer level,String userName);
}

複製代碼
抽象類

繼承HandlergetUserLevel()交由子類實現,handleMessage(Integer level,String userName)用final修飾,子類沒法重寫責任鏈調用的處理邏輯

/** * @author: chenmingyu * @date: 2019/3/23 10:42 * @description: 抽象類 */
@Data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Handle implements Handler {

    /** * 下一個處理器 */
    public Handler nextHandler;

    /** * 獲取用戶等級 * @return */
    protected abstract Integer getUserLevel();

    @Override
    public final String handleMessage(Integer level,String userName){
        String result = "";
        if(this.getUserLevel().equals(level)){
            result = this.operator(userName);
        }else{
            result = this.nextHandler.handleMessage(level,userName);
        }
        return result;
    }
}
複製代碼
具體實現類

普通會員

/** * @author: chenmingyu * @date: 2019/3/23 10:46 * @description: 普通用戶註冊 */
@Data
public class UserRegisterHandle extends AbstractHandle {

    /** * 普通會員 */
    public Integer ordinaryLevel = 1;

    @Override
    public String operator(String userName) {
        System.out.println("普通會員註冊:"+userName);
        return userName;
    }

    @Override
    protected Integer getUserLevel() {
        return ordinaryLevel;
    }
}
複製代碼

vip會員

/** * @author: chenmingyu * @date: 2019/3/23 11:02 * @description: vip會員註冊 */
public class VIPUserRegisterHandle extends AbstractHandle {

    /** * VIP會員 */
    public Integer VIPLevel = 2;

    @Override
    public String operator(String userName) {
        System.out.println("VIP會員註冊:"+userName);
        return userName;
    }

    @Override
    protected Integer getUserLevel() {
        return VIPLevel;
    }
}
複製代碼
驗證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UserRegisterHandle userRegisterHandle = new UserRegisterHandle();
    VIPUserRegisterHandle vipUserRegisterHandle = new VIPUserRegisterHandle();
    userRegisterHandle.setNextHandler(vipUserRegisterHandle);

    userRegisterHandle.handleMessage(2,"mingyu");
    userRegisterHandle.handleMessage(1,"mingyu");
}
複製代碼

輸出

VIP會員註冊:mingyu
普通會員註冊:mingyu
複製代碼

參考

設計模式之禪:www.kancloud.cn/sstd521/des…

相關閱讀

建立型設計模式

關注於如何建立對象

  1. 23種設計模式之單例模式

    保證在程序運行期間一個類只有一個實例,並提供一個全局訪問點

  2. 23種設計模式之工廠模式

    用工廠方法代替new操做,讓子類去決定實例化哪一個類,工廠方法將一個類的實例化延遲到子類

  3. 23種設計模式之抽象工廠

    抽象工廠模式屬於建立型模式,是對工廠方法模式的擴展,抽象工廠比工廠模式更爲抽象,工廠方法模式針對產品等級結構,而抽象工廠針對產品族

  4. 23種設計模式之建造者模式

    經過克隆一個已經存在的對象實例來返回新的實例,而不是經過new去建立對象

  5. 23種設計模式之原型模式

    經過克隆一個已經存在的對象實例來返回新的實例,而不是經過new去建立對象

結構型設計模式

關注於類和對象之間的關係

  1. 23種設計模式之適配器模式

    組合兩個不相干類,在兩個不兼容的接口之間提供一個混合接口,使其兼容適配

  2. 23種設計模式之橋接模式

    將抽象部分與它的實現部分分離,使它們均可以獨立地變化。橋接模式將系統各維度抽象出來,各維度獨立變化,以後可經過聚合,將各維度組合起來,減小它們之間耦合

  3. 23種設計模式之組合模式

    用來描述部分與總體的關係,是用於把一組類似的對象看成一個單一的對象。組合模式依據樹形結構來組合對象,因此組合模式的使用場景就是出現樹形結構的地方。

  4. 23種設計模式之裝飾器模式

    裝飾器模式能夠爲一個現有的類增長新功能,又不改變其結構,要求裝飾類和被裝飾類實現同一個接口,裝飾類持有被裝飾類的實例

  5. 23種設計模式以外觀模式

    外觀模式是爲了解決類與類之家的責任關係和依賴關係的,經過提供一個Facade類來隱藏這些複雜的類之間關係的調用,並提供一個接口,供外部調用,利用這種方式進行類之間的解耦

  6. 23種設計模式之代理模式

    代理模式就是在操做原對象的時候,多出來一個代理類,用來對原對象的訪問進行控制和替代原對象進行一些操做

  7. 23種設計模式之代理享元模式

    運用共享技術有效地支持大量細粒度對象的複用,主要用來減小對象的建立,用來減小內存和提升性能,比較常見的鏈接池,緩衝池這類的池技術都是享元模式

行爲型設計模式

關注於對象之間的通訊

  1. 23種設計模式之模板方法模式

    在父類(抽象類)中定義好算法的流程,提供抽象方法,針對不一樣的實現交由不一樣的子類去實現,經過這種方式將公共代碼提取出來封裝在父類中,而後父類去控制行爲,子類負責實現

  2. 23種設計模式之策略模式

    在系統中提供一組策略,並將每一個策略封裝成類,使他們能夠相互轉換,具體策略的選擇由客戶端決定

  3. 23種設計模式之觀察者模式

    定義對象間一種一對多的依賴關係,使得每當一個對象改變狀態,則全部依賴於它的對象都會獲得通知並被自動更新

  4. 23種設計模式之迭代器模式

    迭代器模式就是爲解決遍歷元素而誕生的,它提供一種方法訪問一個容器對象中各個元素,而又不需暴露該對象的內部細節

  5. 23種設計模式之責任鏈模式

    使多個對象都有機會處理請求,從而避免了請求的發送者和接受者之間的耦合關係。將這些對象連成一條鏈,並沿着這條鏈傳遞該請求,直到有對象處理它爲止

  6. 23種設計模式之命令模式

    將一個請求封裝成一個對象,從而讓你使用不一樣的請求把客戶端參數化,對請求排隊或者記錄請求日誌,能夠提供命令的撤銷和恢復功能,用來下降類之間解耦

  7. 23種設計模式之備忘錄模式

    在不破壞封裝性的前提下,捕獲一個對象的內部狀態,並在該對象以外保存這個狀態。這樣之後就可將該對象恢復到原先保存的狀態,其實就是在某個時刻備份了對象的狀態,在更改對象狀態後,能夠經過備份將對象還原成備份時刻的狀態

  8. 23種設計模式之狀態模式

    容許一個對象在其內部狀態改變時改變它的行爲,對象看起來彷佛修改了它的類,對象的行爲依賴於它的狀態(屬性),而且能夠根據它的狀態改變而改變它的相關行爲

  9. 23種設計模式之訪問者模式

    封裝一些做用於某種數據結構中的各元素的操做,它能夠在不改變數據結構的前提下定義做用於這些元素的新的操做,訪問者模式就是將數據結構與數據操做相分離

  10. 23種設計模式之中介者模式

    用一箇中介對象來封裝一系列的對象交互,中介者使各對象不須要顯式地相互引用,從而使其耦合鬆散,並且能夠獨立地改變它們之間的交互

  11. 23種設計模式之解釋器模式

    給定一門語言,定義它的文法的一種表示,並定義一個解釋器,該解釋器使用該表示來解釋語言中的句子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