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類瀏覽器及其內核

 

昨天去面試被問到這個問題了。web

「你使用過哪些瀏覽器調試頁面?以及這些瀏覽器的內核?」面試

因而回來就整理了一下。瀏覽器

 

通常來講瀏覽器內核就是瀏覽器的核心部分,RenderingEngine,即「解釋引擎」,可是咱們習慣叫成「瀏覽器內核」。安全

不一樣的內核又有着不一樣的渲染網頁和解釋頁面代碼的方式,因此咱們須要瞭解才能讓咱們的代碼變得更美麗,咱們須要在不一樣內核的瀏覽器中測試網頁顯示效果。網絡

 

下面是瀏覽器的分類(相信有不少人都不知道各大瀏覽器的英文全稱吧):ide

一、Google Chrome 谷歌瀏覽器學習

二、Mozilla Firefox 火狐瀏覽器測試

三、Opera 歐鵬瀏覽器spa

四、Windows Internet Explorer IE瀏覽器調試

五、國內:搜狗高速瀏覽器、傲遊瀏覽器、獵豹安全瀏覽器、QQ瀏覽器、360極速瀏覽器、世界之窗瀏覽器極速版、楓樹瀏覽器、快快瀏覽器、百度瀏覽器、阿雲瀏覽器(後期版本)、太陽花瀏覽器。

六、Lunascape瀏覽器是日本Lunascape公司出品的三引擎瀏覽器。

七、safari 蘋果瀏覽器

八、Netscape 網絡信息瀏覽器

其實說實話好多瀏覽器我都沒有聽過,看來仍是學習進度太慢了哈~

 

瀏覽器 內核
IE瀏覽器(IE4以上) Trident內核(IE內核)
Mozilla Firefox Gecko
Google Chrome 前期webkit(蘋果),現在blink
Opera blink
Safari webkit
搜狗瀏覽器、傲遊瀏覽器、QQ瀏覽器 兼容模式(IE:Trident)和高速模式(webkit)
360極速瀏覽器 基於谷歌(Chromium)和IE內核
360安全瀏覽器 IE內核
Netscape Gecko

 

表格只是把主流瀏覽器列舉出來,具體的能夠往下看。

 

一、Trident內核的常見瀏覽器有:IE6/七、IE8(Trident 4.0)、IE9(Trident 5.0)、IE10(Trident 6.0);360安全瀏覽器(1.0-5.0爲Trident,6.0爲Trident+Webkit,7.0爲Trident+Blink)獵豹極輕瀏覽器,360極速瀏覽器(7.5以前爲Trident+Webkit,7.5爲Trident+Blink),獵豹安全瀏覽器(1.0-4.2版本爲Trident+Webkit,4.3及之後版本爲Trident+Blink),傲遊瀏覽器(傲遊1.x、2.x爲IE內核,3.x爲IE與Webkit雙核)、百度瀏覽器(早期版本)、世界之窗瀏覽器(最初爲IE內核,2013年採用Chrome+IE內核)、2345瀏覽器、騰訊TT、淘寶瀏覽器、採編讀瀏覽器、搜狗高速瀏覽器(1.x爲Trident,2.0及之後版本爲Trident+Webkit)、阿雲瀏覽器(早期版本)、瑞星安全瀏覽器、Slim Browser、 GreenBrowser、愛帆瀏覽器(12 以前版本)、115瀏覽器、155瀏覽器、閃遊瀏覽器、N氧化碳瀏覽器、糖果瀏覽器、彩虹瀏覽器、瑞影瀏覽器、勇者無疆瀏覽器、114瀏覽器、螞蟻瀏覽器、飛騰瀏覽器、速達瀏覽器、佐羅瀏覽器、海豚瀏覽器(iPhone/iPad/Android)、UC瀏覽器(Blink內核+Trident內核)等。

 

其中部分瀏覽器的新版本是「雙核」甚至是「多核」,其中一個內核是Trident,而後再增長一個其餘內核。國內的廠商通常把其餘內核叫作「高速瀏覽模式」,而Trident則是「兼容瀏覽模式」,用戶能夠來回切換。

 

二、Gecko內核常見的瀏覽器:Moailla Firefox、Mozilla SeaMonkey、Epiphany(早期版本)、Flock(早期版本)、K-Meleon.

 

三、Presto(Opera前內核) (已廢棄)。
 
四、Webkit(Safari內核,Chrome內核原型,開源)。
Google Chrome、360極速瀏覽器以及搜狗高速瀏覽器高速模式也使用Webkit做爲內核(在腳本理解方面,Chrome使用本身研發的V8引擎)。WebKit 內核在手機上的應用也十分普遍,例如 Google 的手機 Gphone、 Apple 的iPhone, Nokia’s Series 60 browser 等所使用的 Browser 內核引擎,都是基於 WebKit。
WebKit內核常見的瀏覽器:傲遊瀏覽器三、Apple Safari (Win/Mac/iPhone/iPad)、Symbian手機瀏覽器、Android 默認瀏覽器。
 
五、Blink是一個由Google和Opera Software開發的瀏覽器排版引擎。
 
六、WebCore是蘋果公司開發的排版引擎,它是在另一個排版引擎「KHTML」的基礎上而來的。使用WebCore的主要有Safari,此外還有OmniWeb、Shiira、Swift等。Safari現支持Windows,但效果不如iOS上的。
 
七、基於KHTML內核的內核:WebKit、WebCore。
 
 
 
將來的事情就交給將來的那個我去決定吧,我只須要作好如今的我就行了。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