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bbogo 項目已進入第六個年頭。dubbogo 項目初期的使命就是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Java and Go" ,目前 dubbogo 已經對齊全部 dubbo 版本,正與 Dubbo 齊頭並進,並在雲原生方向反哺 Dubbo。java
參與過 dubbogo 項目跟着社區一路走來的人,有貢獻者100多人,apache dubbo committer 23 人,其中PMC 5 人。社區基礎項目在 https://github.com/dubbogo ,孵化成熟後即捐獻到apache https://github.com/apache ,到目前爲止已經成功地貢獻了 5 個 項目,總體代碼有 17 萬行之多。git
從本期開始,本帳號將陸續採訪社區的 PMC/committer,回首各位同窗加入社區時的初心,回憶在社區成長的朝朝暮暮,以照亮將來在社區的前行路。github
1. 首先回憶下是什麼契機讓你瞭解到 dubbogo 的?apache
一開始瞭解 dubbo-go 仍是由於公司內的 go 語言項目須要一個能和 dubbo 互通的 rpc 框架,在當時只能找到於雨老闆貢獻的 dubbo-go 能夠作到經過 dubbo 協議和 java 應用互通,因而開始了我在 dubbo-go 社區的貢獻和自我提高之路。segmentfault
2. 參與到 dubbogo 的開源貢獻是什麼樣的體驗?架構
開源項目的參與是和工做中的項目徹底不同的一種體驗,基本都是線上的協做方式、自由自主的開發模式讓我不僅是技術的成長,還有完成任務時的極大成就感。來自不一樣公司不一樣行業的貢獻者的技術交流也很容易拓展本身的技術視野,大佬們對pr的代碼review也確實讓我認識到了很多的技術細節。總之就是一個相對純粹的技術氛圍。框架
3. 支撐你持續貢獻 dubbogo 最大的動力,以及給 dubbogo 作出的最大貢獻是什麼?區塊鏈
對於開源項目的最大動力必然是對開源的熱愛,還有對項目的感情。說到對 dubbo-go 的貢獻裏面,我本身以爲最印象深入的仍是與另外一個同事一塊兒進行的對 dubbo-go 的重構,當時是對 dubbo-go 整個框架結構作了重構,對照 java 版本的 dubbo 補充完善了可以使用的基礎模塊,後面也是以這個版本做爲 v1.0 發佈並貢獻到 apache 的。另外則是持續的對 dubbo-go 的維護,參與方案討論和 pr 的 review。url
4. 貢獻中遇到最大的挑戰是什麼,後面社區給你什麼幫助?spa
當時最大的挑戰主要在於須要考慮框架搭建的拓展性,還有一些功能特性因爲開發語言差別致使的實現難度。並且 go 生態也是及不上 java 的,因此咱們後面也是衍生除了 dubbo-go-hessian2 和 dubbo-getty 等一些其餘的開源項目。
不像其餘一些 go 語言開源項目,在 gin 和 gRPC 之上包裝一番後就處處自吹自擂,把開源項目搞成了商業營銷與自我包裝。dubbo-go 項目總體是自成體系的,發展過程雖然緩慢,但好處是 dubbo-go 全部的項目都有很大的自主權和自由度,未來的發展方向徹底操之己手。
5. 成爲 PMC 後,你對 dubbogo 將來是期待是什麼?
我期待着 dubbo-go 在 go 語言生態中脫穎而出,具有更大的影響力。也但願在愈來愈多的使用者和開發者的幫助下,dubbo-go 項目會愈來愈完整和優秀。
6. 還有在參與 dubbo/dubbogo 社區或者其餘阿里開源社區中的其餘開源項目嗎?
目前沒有參與其餘阿里開源社區的項目。
方銀城,攜程基礎中臺研發部技術專家。擅長 中臺架構、中間件與區塊鏈等技術。
釘釘羣:23331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