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CSA_PDF版傳送門:https://files.cnblogs.com/files/zhangjianghua/RHCSA%E8%AF%95%E9%A2%98.pdfnode
RHCE_PDF版傳送門:https://files.cnblogs.com/files/zhangjianghua/RHCE%E8%AF%95%E9%A2%98.pdflinux
機器開啓後,先重置root密碼:shell
在開機啓動選擇內核處,按e,而後找到linux16那一行,修改ro處爲rw init=/sysroot/bin/sh,而後按ctrl+x 進入單用戶模式;依次輸入vim
chroot /sysroot;服務器
passwd root ;網絡
touch /.autorelabel app
exit;dom
reboot;ssh
進入系統後按要求修改網絡配置信息:ide
修改主機名:
[root@localhost ~]# vim /etc/hostname
station.domain1.example.com
修改網絡:
[root@localhost ~]#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o16777736
添加:
IPADDR=192.168.38.100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38.1
DNS1=114.114.114.114
ONBOOT=yes
BOOTPROTO=static
第一題:配置 SELinux
描述:Linux 必須運行在 Enforcing 模式
解題:
[root@localhost ~]# vim /etc/selinux/config
SELINUX=enforcing
第二題:爲您的系統一個默認的軟件倉庫。
描述:YUM 的軟件庫源爲 http://rhgls.domain1.example.com/rhel. 將此配置爲您的系統的默認軟件倉庫。
解題:
[root@localhost ~]# vim /etc/yum.repos.d/rhcsa.repo
[rhcsa]
name=rhcsa
baseurl= http://rhgls.domain1.example.com/rhel
enabled=1
gpgcheck=0
第三題:調整邏輯卷的大小
描述:將邏輯卷 vo 和其文件系統大小調整到 300 MiB。要確保文件系統中的內容保持完整。
請注意:分區大小不多可以徹底符合要求的大小,因此大小在 270 MiB 和 330 MiB 之間都是能夠接受的
解題:
先卸載邏輯卷:
umount /dev/rhcsa/vo
邏輯卷擴容:
[root@station ~]# lvextend -L 300M /dev/rhcsa/vo
Extending logical volume vo to 300.00 MiB
Logical volume vo successfully resized
檢查硬盤完整性:
[root@station ~]# e2fsck -f /dev/rhcsa/vo
e2fsck 1.42.9 (28-Dec-2013)
第一步: 檢查inode,塊,和大小
第二步: 檢查目錄結構
第3步: 檢查目錄鏈接性
Pass 4: Checking reference counts
第5步: 檢查簇概要信息
/dev/rhcsa/vo: 11/51200 files (0.0% non-contiguous), 12115/204800 blocks
重置硬盤容量:
[root@station ~]# resize2fs /dev/rhcsa/vo
resize2fs 1.42.9 (28-Dec-2013)
Resizing the filesystem on /dev/rhcsa/vo to 307200 (1k) blocks.
The filesystem on /dev/rhcsa/vo is now 307200 blocks long.
從新掛載並查看容量:
[root@station ~]# mount /dev/rhcsa/vo /opt/
/dev/mapper/rhcsa-vo 287M 2.1M 266M 1% /opt
第四題:建立用戶賬戶
描述:建立下列用戶,組,和組的成員關係:
一個名爲 adminuser 的組
一個名爲 natasha 的用戶,其屬於 adminuser ,這個組是該用戶的從屬組
一個名爲 harry 的用戶,屬於 adminuser ,這個組是該用戶的從屬組
一個名爲 sarah 的用戶,其在系統中沒有可交互的 shell,而且該用戶不是 adminuser 組的成員
用戶 natasha , harry ,和 sarah 的密碼都要設置爲 flectrag
解題:
[root@station ~]# groupadd adminuser
[root@station ~]# useradd natasha -G adminuser
[root@station ~]# useradd harry -G adminuser
[root@station ~]# useradd sarah -s /sbin/nologin
[root@station ~]# echo "flectrag" | passwd --stdin natasha
更改用戶 natasha 的密碼 。
passwd:全部的身份驗證令牌已經成功更新。
[root@station ~]# echo "flectrag" | passwd --stdin harry
更改用戶 harry 的密碼 。
passwd:全部的身份驗證令牌已經成功更新。
[root@station ~]# echo "flectrag" | passwd --stdin sarah
更改用戶 sarah 的密碼 。
passwd:全部的身份驗證令牌已經成功更新。
第五題:配置文件 /var/tmp/fstab 的權限
描述:拷貝文件 /etc/fstab 到 /var/tmp/fstab。配置文件 /var/tmp/fstab 的權限:
文件 /var/tmp/fstab 的擁有者是 root 用戶
文件 /var/tmp/fstab 屬於 root 組
文件 /var/tmp/fstab 對任何人都不可執行
用戶 natasha 可以對文件 /var/tmp/fstab 具備讀和寫的權限
用戶 harry 對文件 /var/tmp/fstab 既不能讀,也不能寫
全部其餘用戶(當前的和未來的)可以對文件 /var/tmp/fstab 進行讀操做
解題:
[root@station ~]# cp /etc/fstab /var/tmp/fstab
[root@station ~]# chown root:root /var/tmp/fstab
[root@station ~]# ll /var/tmp/fstab
-rw-r--r--. 1 root root 465 7月 9 17:19 /var/tmp/fstab
[root@station ~]# setfacl -m u:natasha:rw /var/tmp/fstab
[root@station ~]# setfacl -m u:harry:- /var/tmp/fstab
[root@station ~]# chmod o+r /var/tmp/fstab
第六題:配置一個 cron 任務
描述:用戶 natasha 必須配置一個定時執行任務,天天在本地時間 14:23 時執行命令。
/bin/echohiya
解題:
[root@station ~]# crontab -e -u natasha
23 14 * * * /bin/echo hiya
第七題:建立一個共享目錄
描述:建立一個共享目錄 /home/admins ,特性以下:
/home/admins 目錄的組全部權是 adminuser
adminuser 組的成員對目錄有讀寫和執行的權限。除此以外的其餘全部用戶沒有任何權限(root 用戶可以訪問系統中的全部文件和目錄)
在 /home/admins 目錄中建立的文件,其組全部權會自動設置爲屬於 adminuser 組
解題:
[root@station ~]# mkdir -p /home/admins
[root@station ~]# chown :adminuser /home/admins/
[root@station ~# chmod -Rf 770 /home/admins/
[root@station ~# chmod g+s /home/admins/
[root@station ~]# cd /home/admins/
[root@station admins]# touch {1..2}
[root@station admins]# ls -l
總用量 0
-rw-r--r--. 1 root adminuser 0 7月 9 17:32 1
-rw-r--r--. 1 root adminuser 0 7月 9 17:32 2
第八題:安裝內核的升級
描述:從http://rhgls.domain1.example.com/updates 升級正確的內核同時要知足下列要求:
當系統從新啓動以後升級的內核要做爲默認的內核
原來的內核要被保留,而且仍然能夠正常啓動
解題:
[root@station ~]# vim /etc/yum.repos.d/update.repo
[update]
name=update
baseurl=http://rhgls.domain1.example.com/updates
enabled=1
gpgcheck=0
[root@station ~]# yum clean all
[root@station ~]# yum makecache
[root@station ~]# yum update kernel -y
第九題:綁定到外部驗證服務
描述:系統 host.domain1.example.com 提供了一個 LDAP 驗證服務。您的系統須要按照如下要求綁定到這個服務上:
驗證服務器的基本 DN 是: dc=domain1,dc=example,dc=com.
賬戶信息和驗證信息都是由 LDAP 提供的。
鏈接須要使用證書進行加密,證書能夠在下面的連接中下載: ftp://host.domain1.example.com/pub/domain1.crt
當正確完成配置後,用戶 ldapuser1 應該可以登陸到您的系統中,可是沒有主目錄。當您完成 autofs 的題目以後,才能生成主目錄。
用戶 ldapuser1 的密碼是 password
解題:
[root@station ~]# yum install openldap openldap-clients sssd authconfig-gtk -y
[root@station ~]# authconfig-gtk
[root@station ~]# ssh ldapuser1@localhost
第十題:配置 NTP配置您的系統
描述:讓其做爲一個 rhgls.domain1.example.com 的 NTP 客戶端
解題:
[root@station ~]# yum install ntp -y
server rhgls.domain1.example.com iburst 修改第三行
[root@station ~]# systemctl restart chronyd
[root@station ~]# systemctl enable chronyd
第十一題:配置 autofs
描述:讓用戶可自動掛載由主機 host.domain1.example.com 提供的家目錄: /home/guests/ldapuser1。
解題:
[root@station ~]# yum install autofs -y
[root@station ~]# vim /etc/auto.master
/home/guests /etc/auto.guests 添加一行
[root@station ~]# vim /etc/auto.guests
* -fstype=nfs,rw,vers=3 host.domain1.example.com:/home/guests/& 添加一行
[root@station ~]# systemctl restart autofs
[root@station ~]# systemctl enable autofs
[root@station ~]# ssh ldapuser1@localhost
第十二題:配置一個用戶賬戶
描述:建立一個UID爲2000的用戶,用戶名稱是jack。
解題:
[root@station ~]# useradd jack -u 2000
[root@station ~]# id jack
uid=2000(jack) gid=2000(jack) 組=2000(jack)
第十三題:添加一個 swap 分區
描述:建立一個512M的SWAP分區,開機須要自動掛載
解題:
建立交換分區:
[root@station ~]# fdisk /dev/sdb
n ;
l ;
+512M;
w;
[root@station ~]# mkswap /dev/sdb6
[root@station ~]# swapon -a
[root@station ~]# vim /etc/fstab
/dev/sdb6 swap swap defaults 0 0
[root@station ~]# mount -a
[root@station ~]# swapon -a
[root@station ~]#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1995 653 1341 8 2 280
-/+ buffers/cache: 371 1624
Swap: 2559 0 2559
第十四題:查找文件
描述:查找全部屬於ronny用戶的文件,並複製到/findfiles目錄中。
[root@station ~]# find / -user ronny -exec cp -Ra {} /findfiles \;
第十五題:查找一個字符串
描述:查看/usr/share/dict/words文件中全部包含seismic關鍵詞的行,並將找到的行寫入到/root/filelist文件中。
[root@station ~]# grep seismic /usr/share/dict/words > /root/filelist
第十六題:建立一個歸檔
描述:將/etc目錄打包成壓縮包後放置在/root/backup.tar.bz2.
[root@station ~]# tar -jcvf /root/backup.tar.bz2 /etc/
第十七題:建立一個邏輯卷
描述:建立指定大小的邏輯卷,須要本身建立分區、物理卷、邏輯卷組和邏輯卷。
建立一個名稱爲database的邏輯卷,卷組名稱爲datastore。
邏輯卷大小爲160M,PE大小爲16M。
要求開機後自動掛載到/mnt/database目錄中。
解題:
建立邏輯分區:
[root@station ~]# fdisk /dev/sdb
n ;
l ;
+10G;
w ;
從新查找新添加分區(添加完找不到分區時使用)
partprobe ;
建立邏輯卷並格式化掛載
[root@station ~]# pvcreate /dev/sdb7
[root@station ~]# vgcreate -s 16M datastore /dev/sdb7
[root@station ~]# lvcreate -L 160M -n database datastore
[root@station ~]# mkfs.ext4 /dev/datastore/database
[root@station ~]# vim /etc/fstab
/dev/datastore/database /mnt/database ext4 defaults 0 0
[root@station ~]# mount -a
[root@station ~]# df -h
文件系統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掛載點
/dev/mapper/rhel-root 18G 3.0G 15G 17% /
devtmpfs 989M 0 989M 0% /dev
tmpfs 998M 80K 998M 1% /dev/shm
tmpfs 998M 9.0M 989M 1% /run
tmpfs 998M 0 998M 0% /sys/fs/cgroup
/dev/sda1 497M 119M 379M 24% /boot
/dev/sr0 3.5G 3.5G 0 100% /media
/dev/mapper/datastore-database 151M 1.6M 139M 2% /mnt/database
祝考試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