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APP分析報告

每個好的產品,之因此被你們所承認,確定是有它的緣由的,也許您會說「時勢造英雄」,但我想說,若是產品自己不給力,也能夠被「後來者居上」。如今是互聯網時代,產品自己不存在祕密而言,而產品的商業模式是企業生存發展之關鍵所在,其每一個優秀產品的商業模式是很難被複制的。不少新創業的產品都羨慕這些明星產品,可是明星產品走到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每作出的一個決策都是當心翼翼,如履薄冰的。明星產品如何打破產品自己的侷限,更好的去創新,給你們帶來更多的創意是很值得期待的一件事情。帶着對微信產品強烈的好奇心,開啓了深刻體驗之旅。我很想知道微信爲啥這麼魔性,若是讓我去給微信作迭代創新我又能透過如今的微信看到什麼?小程序

  • 體驗環境

體驗機型:MEIZU PRO 7微信小程序

系統版本號:Flyme 6.2.0.1A安全

App版本:6.6.7微信

體驗時間:2018年6月7日網絡

體驗人:小舒適併發

  • 產品簡介
  • 微信公衆平臺的價值觀是讓創造發揮價值,讓平臺幫助有價值的東西實習其價值。微信搭建一個平臺來幫助更多的人改變本身的生活方式。
  • 微信官網對微信定義是微信,是一個生活方式,超過十億人使用的手機應用。支持發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遊戲、娛樂、公衆號等功能,僅耗少許流量,適合大部分智能手機。
  • 產品定位

微信是一個可以改變人們生活方式,並致力於打造一個用戶發展生態圈,幫助用戶生態圈中每個人實現其想要價值的即時通訊類社交平臺軟件。app

  • 需求分析

 

  • 用戶需求分析:

因爲調查研究微信產品用戶需求所須要的數據和費用限制,所以如下內容打算按照微信如今版本的功能來進行倒推微信用戶需求,看看微信產品都作了哪些功能,是否符合微信原生、開放和生態等不一樣階段的產品定位。微信公衆平臺

  • 聊天,娛樂,社交:消息,朋友圈,遊戲
  • 生活服務:購物,出行,理財,掃碼支付,轉帳,發紅包,智能家電
  • 推廣營銷:訂閱號,服務號等公衆號
  • 產品或服務:小程序
  • 業務需求分析:
  • 核心功能:消息聊天、語音、視頻聊天,朋友圈分享、小視頻、點贊、評論
  • 重要功能:公衆號,掃一掃,發紅包,轉帳
  • 主要功能:收藏,搖一搖,位置,搜索,附近的人,漂流瓶,看一看,搜一搜,購物,遊戲,小程序,錢包,相冊,卡包,表情
  • 附屬功能:帳號與安全,新消息提醒,隱私,通用,幫助與反饋,關於微信,插件,切換帳號,退出登陸
  • 目標用戶和使用場景:
  • 微信用戶中男性用戶居多,調查顯示男女比例接近2:1。

  • 企業職員佔比最高,達到四成。自由職業者和個體戶排名第二,從收入穩定程度和消費能力來看,微信用戶具有可挖掘的消費潛力。

  • 在天天都使用的微信功能調查中,朋友圈、收發消息和公衆號排名前三,與支付相關的微信紅包/轉帳和微信支付,排名一樣靠前。

(以上數據來源於企鵝智酷第43期的「微信」影響力報告)框架

  • 根據艾瑞APP指數,使用人羣年齡佔比數據得知:25到30使用微信年齡佔比達28.19%,佔比最高。31到35佔比第二,24歲如下佔比第三。前三名佔比相差不大,微信用戶百分之八十爲中青年。中青年擅於接受新事物,這一年齡結構和佔比能夠看出微信具備很大的挖掘和創新的潛力。

 

 

目標用戶定位:佈局

   1.身份:多年工做經驗的上班族

   2.年齡:30週歲

   3.性別:男

   4.學歷:本科

   5.性格特徵:宅男,喜歡技術,愛玩遊戲

   6.經常使用APP:微信、支付寶,ZAKER,微博,京東,淘寶,kindle,今日頭條,鬥魚,  熊貓,魔靈召喚

   7.職業:互聯網金融

用戶場景故事一:

李瑋,30歲,IT上班族,性格內向。早上起牀穿衣、洗漱,出門等車上班。等車期間,拿出手機瀏覽下微信朋友圈,關注下好友的最新動態,看到好的文章或者動態時不時點個贊,評論下。消息中若是有未讀的消息回覆下並和朋友發送消息溝通聊天。訂閱號中有推送過來的公衆號信息有時候會看一下,但不是常常看。到了公司坐在電腦面前忽然想起昨天借了同事小強100大洋未還,拿出手機,打開微信,找到小強,發送100元紅包,並寫好備註一併發出。中午吃飯下樓發現身上未帶飯卡,打開手機掃一掃支付了本次飯費。吃完飯回到公司,打開手機微信朋友圈⭕看看你們有沒有什麼最新消息動態,時不時再點個贊。下午上班使用微信傳送文件功能和消息聊天功能,溝通一下工做中須要解決的問題。晚上下班回到家打開美團外賣小程序,定了晚餐。吃完飯,打開微信,找到孩子奶奶視頻,發起視頻聊天。晚上睡覺前再打開微信關注下好友最新動態,而後關掉手機睡覺。

目標用戶定位:

姓名:文文

1.身份:在職工做人員

2.年齡:33

3.性別:女

4.職業:IT公司諮詢師

5.學歷:本科

6.性格特徵:外向,健談,愛漂亮,有主見

7.經常使用APP:支付寶,微信,QQ,惟品會,淘寶,亞馬遜,京東,美團外賣,滴滴,ofo

用戶場景故事二:

文文早上睜開眼,拿起手機看下時間,看到微信有未讀信息提醒,瀏覽下消息,若有重要消息要回復一下。順便打開朋友圈看看好友動態,有沒有什麼新鮮事。起牀,洗臉刷牙,出門上班。坐地鐵時有時候會看下MOOC視頻,或者看一下今日頭條新聞、博客。到了公司打開手機ofo騎車到公司,並打開釘釘打卡簽到。到了公司發現公司空調未開,用手機自帶軟件打開辦公室空調。坐到辦公桌面前,打開電腦,在電腦開啓過程當中,打開手機微信看看有沒有未讀的消息,若是有置頂的公衆號推送消息也要發開看一下,而後開始進行工做。

工做期間時不時點開手機看下微信消息,方便工做中的溝通。到了11點打開手機APP美團外賣開始定餐。有時候會打電話預約樓下的面,送面師傅送過來時候,打開他的收付款碼,我掃一下他的碼,輸入麪條的金額,肯定支付,完成付款。

吃完飯,午休時候先打開微信看下朋友圈,而後打開MOOC看會兒視頻資料或者打開愛奇藝、微博找有意思的電視劇或者熱點打發時間。

下午上班前,瀏覽一下朋友圈,看到好的文章轉載一下。若是羣裏有人發紅包要趕忙點一下,看看本身是否是好運,看到本身搶到的紅包開心不已。

下午上班文文給甲方作培訓,培訓結束後,爲方便後續的溝通,有人提議建一個微信信息管理羣,文文開啓面對面建羣功能,設置數字爲1234,你們輸入一樣的四個數字就都進入了同一個羣。在培訓中有人問文文技術相關問題,文文告訴你們這是她從一個公衆號上了解到的。會後,文文把公衆號連接發送到了羣裏。

晚上下班後,文文等車期間打開微信第三方定了後天北京到海南的飛機票,折扣力度還很大。走在路上聽到一首歌曲很好聽,打開手機搖一搖,原來歌名是「相見恨晚」,嗯,真的很好聽的一首歌。

  • 產品分析
  • 微信產品框架設計:

圖例示意:T表明的是tab切換,p表明的是頁面,其他沒有標註的表明局部信息塊。

      

設計即分類。從上圖能夠看出,產品目錄層次結構最多不超過3級,大部分重要的功能目錄層次結構不超過2級。微信頂部「搜索」和「添加」的設計,還有底部5個部分的設計,把重要的用戶故事凸顯在了主要的位置。其他優先級低的功能在後續的版本中圍繞頂部和底部的設計在不斷更新,並無破壞掉微信最一開始的結構。產品框架依然清晰可見,而且可拓展性強。產品經理只有有了明確的產品目標和豐富的產品設計經驗才能至始至終的將產品從0到1落地,加之良好的用戶體驗效果,才能大大增長用戶的轉化率,作出一款優秀的產品。從微信清晰的產品框架結構設計中,咱們看到微信作到了。

產品前期的路線圖、發佈和迭代計劃對於高效的研發流程是相當重要的。產品路線不清晰,需求不斷變動,產品整體的框架結構就很容易變更,最終產品會偏移了最初的結構。最終會致使:功能需求變動緩慢、不及時、用戶體驗效果很差、產品錯過最佳的機遇期、沒法實現從到1的落地。所以從上圖微信整體框架結構能夠看出,微信研發流程高效可靠,用戶體驗效果好,功能推動快,這是微信成功的因素之一。

  • 業務流程設計:
  • 微信支付流程

如圖所示,微信的支付使用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經過掃一掃支付,另外一種是經過發包或者轉帳的方式支付。支付過程簡單、快捷,只須要選擇一種支付方式,輸入支付金額,點擊支付,輸入支付密碼或者驗證指紋就完成支付了。正是因爲簡便的操做過程和快捷的方式,使得微信紅包和支付成爲了微信使用最頻繁的功能之一。

使用微信支付功能離不開支付密碼,微信引導你們設置支付密碼的過程作得也很好,抓住用戶心理,在不知不覺的狀態下就設置了支付密碼。支付密碼設置之後就能夠進行微信最基本的支付了。可是想要將微信中的錢提現是要綁定銀行卡的,因此是否綁定銀行卡不是微信支付強制的過程,這個又是很好的一個體驗過程。由於綁定銀行卡的過程步驟稍微多一些,在用戶沒有特別明確的目的性作引導的狀況下,僅僅使用一個支付功能就讓用戶去綁定銀行卡會大大下降用戶體驗使用率。  

  • 好友添加流程

微信添加好友是微信1.0版本中的前置功能,有了好友才能發文本信息和圖片。微信添加好友有那麼幾種方式,手機聯繫人推送和查找附近陌生人、搖一搖,掃一掃,輸入微信號,手機號,QQ號添加好友。

手機聯繫人推送雖然設置了隱私,能夠關閉這個功能,可是在微信1.0版本默認是開着的,用戶第一次使用早期版本微信時,微信默認會推送過來不少手機聯繫人,點擊添加就能夠發送添加好友的申請,這種操做簡單、方便,不用用戶本身去尋找好友的微信號,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用戶就將大部分身邊的好友添加到了微信中。好友多了就有了流量,纔會有動力去發朋友圈。

微信添加好友的功能也離不開運營的經營,「搖一搖」,「附近的人」,這種設計出來的好玩的功能在微信前期也是很吸引人的,是你們使用很頻繁的一些功能。經過「搖一搖」,「附件的人」等爲微信也帶來很多用戶流量

  • 功能體驗設計:
  • 消息分享功能體驗

 用戶體驗:朋友圈發的連接、公衆號的文章只有在進入到連接詳情頁點擊右上角的「分享到朋友圈」,才能夠分享。在朋友圈展現中是沒有轉發按鈕的,點贊和評論都歸類在評論的icon中,這樣設計朋友圈界面整潔,用戶體驗良好。點贊和評論的用戶是不會展現到下面,一方面是爲了用戶的隱私設計,另外一方面也保持了微信朋友圈總體簡潔的風格。朋友圈或者消息中的文字、圖片和視頻等是沒有轉發的功能的,若是想要轉發得複製文字或者保存、收藏圖片和視頻,而後經過發朋友圈的這種方式去作到轉發。在我看來這至關因而兩種功能了,雖然朋友圈最終的效果都是同樣的。微信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爲了保護原創嗎?可是視頻的轉發也不必定有原創呀?若是文字、圖片和視頻也能作到一鍵轉發就會方便許多。

  • 微信小程序功能體驗

用戶體驗:小程序能夠轉發到桌面,我的感受這個功能體驗挺好,用戶能夠將本身常常用到的小程序轉發到手機桌面。

微信小程序雖然性能上和原生App用戶體驗很像,可是從用戶現有的app操做使用習慣上不會主動去微信搜索小程序,緣由多是微信小程序位置不顯眼問題,小程序放到了「發現」,當成一個功能區展現,默認在「發現頁面」最底部,全屏顯示不出小程序,往下拉一些纔會看到。用戶用到一個app出於習慣的緣由首先回去應用商店搜索,再加上小程序位置目錄深因此我的用小程序的次數很少,仍是習慣使用桌面上已有而且常常用到的原生APP。若是尋找新的APP應用,首先是想到要去應用商店下載,感受那裏是最全的。微信將小程序放到了「微信」頁面最頂部,下拉會看到最近使用過的小程序,像右滑,點擊...會調到小程序的頁面。這裏有個不太好的用戶體驗是在小程序頂部有一個搜索按鈕,會誤導用戶點擊此搜索按鈕輸入小程序的名字就能夠搜索到小程序。實際上該搜索按鈕和小程序是沒有關係的,若是想搜索本身用到的小程序,必須右滑,點擊三個小點,進入到小程序頁面,右上角點擊搜索,這纔是小程序搜索的位置。這個目錄太深了,加上「微信頁面」最頂部的搜索按鈕 影響,小程序的搜索體驗很差。

 

  • 競品分析
  • 行業現狀:

據艾瑞《2016年中國移動社交行業系列研究報告》指出:在中國,騰訊系列產品(微信、QQ、QQ空間)、微博、陌陌的發展基本表明着國內移動社交的總體發展水平,各細分領域也基本有表明性的明星產品出現,然而和超過500款移動社交應用的整體數量來比,長尾市場仍十分巨大且複雜,不少產品都經歷了從異常火爆到快速冷卻的過程。

中國移動社交應用主要分爲即時通訊、綜合社交、興趣社交、同性交友、婚戀交友、母嬰社區、校園社交、圖片社交、陌生人社交、商務社交等主要類型。其中,隨着移動應用技術的發展和用戶需求技術的延伸,即時通訊和綜合社交之間在功能上出現融合趨勢,圍繞各自產品展開的移動社交生態佈局愈來愈成熟,社交媒體的屬性也在平臺型應用功能中體現的更加明顯。在細分市場,新的用戶需求不斷被挖掘,更加精準的服務使長尾市場多點開花。同時,社交屬性也與多個領域交叉,產生了多種帶有社交屬性的外延應用類型。      

 

 

  • 總結

微信不管是在用戶活躍數仍是排名中穩居第一,成爲移動社交網絡的龍頭老大。微信不管是是在產品質量、用戶體驗、迭代速度等等各方面都作到了極致,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不只僅是由於接入騰訊的用戶流量。微信的發展也能夠看出他沒有偏離了本身的產品目標軌道,雖然也出現了廣告和支付等的商業行爲,可是這些都是在用戶友好體驗前提下進行的,沒有太大的影響。總體來看微信是騰訊戰略性發展的一個業務產品,他會給騰訊帶去價值,但不必定是產品自己和商業的關係。好比騰訊和京東的戰略合做關係,微信的第三方服務美麗說,京東和美麗說聯合打造的社交電商等等,都體現了微信產品的擁有者在功能和商業拓展中,不斷的挖掘新的用戶需求,社交屬性和多個領域交叉,充滿危機感與挑戰同時也充滿了變化和驚喜。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