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的理想生活在哪裏?

小朱回來了,這個26歲的四川小姑娘作了一件同齡人夢想卻不敢行動的事情。她在去年十月辭掉工做,揹着揹包流浪了整整六個月,又神奇地出如今咱們眼前。去年十月一日,小朱就離奇失蹤了,後來寫過一封辭職信寄回公司。
 
偶後,她的空間裏常常有更新的日記和照片。她寫着:個人理想是什麼?一成不變的工做和不斷持續的相親遊戲成爲了生活的所有內容,個人理想被踩在泥土裏。我要卸下這一身在城市裏惹來的浮華,安安靜靜地上路,用雙腳,雙眼去看世界。
 
她是如今典型80後。大學畢業,有一份工做,工資5~6K,感受前途渺茫,房價和物價上升的速度遠遠大於工資增加的速度。大學時談過戀愛,畢業後由於距離隨隨便便分手了,可看着身邊的人一對對結婚,本身卻找不到能嫁的男人。偶後雖然也曾努力地想要再談場戀愛,甚至發誓只要對方條件和本身至關就嫁掉本身。可作爲一名長相平凡、工做平凡、家庭背景平凡的80後,即便再努力奮鬥,五年後仍平平凡凡。甚至找不到一個平平凡凡的男人結婚,如今的男人也很現實,他們有本身的事業、忙於工做,無暇和你花前月下,你以爲被忽略,甚至懷疑是否還有愛情。每一個身邊的人都以爲你苛刻,要強,都自覺得你擁有一個事業有成的男友,註定會有一場轟轟烈烈的曠世情緣。只有你本身明白,80後,你要承受多少?
 
在大城市,房價漲得不行了,80後獨靠本身在工做五年後估計也只能買個廁所。想要傍大款,沒有資本;想要創業,沒有原始資金;想要結婚,沒有合適的男人。
 
突然有一天發現,朝九晚五的生活離本身的夢想太遙遠,因而有人墮落了,有人自殺了,有人淪爲蟻族了。
 
當許多專家學者在分析80後心理時,帶着不屑或是說教的色彩。其實80後的理想生活並不奢侈:大學畢業工做五年後,能靠本身首付買個房子,有個愛人,生個孩子,工做穩定。可就是這樣的理想,在現實面前如此骨感。
 
我可憐的80後,十八九歲時夜裏挑燈奮戰,拼死拼活,近視上升到600度,高中情竇初開沒有戀愛,終於考上了大學,兩年後,上大學廣泛了。工做五年,存款沒有上五位數,單身,工做在上司的猜想中,做爲女性,職業天花板在晃。開始羨慕那些高中畢業後,就嫁做他人婦的同窗,如今已經是爲人母的全職太太。而做爲職場女性,你要卡點上班,定好鬧鐘纔敢睡覺,你要和一堆人擠地鐵,你不能失業,不然你只能啃老本。做爲單身職場女性,你除了每週末在商場買衣服時找到一點自信和知足感,你大多時候是沮喪的:情人節沒有玫瑰,生日沒有蛋糕,聖誕沒有禮物,由於你是單身,你甚至不知道將來的那一半將在哪裏出現,不知道將會在哪座城市買房安居。
 
只有安居才能樂業啊,敬愛溫總理說要讓人民生活得有幸福感,過上有自尊的生活,你突然會有種想哭的衝動。
 
什麼纔是理想生活啊?兒時的你渴望本身是百貨店老闆,能夠吃各類各樣的糖果。少年的你渴望能考上北大清華,能夠留在北京發展;青年的你渴望能有一個愛人,分享人生的歡樂痛夢;快要奔3的你,渴望能買套房子,娶妻生子。奔4的你渴望能移民,給兒子更好的教育。老了回頭一看,原來這一生都在追求着理想生活,卻只能活在夢想裏。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