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的尾聲,中辦國辦印發《推動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行動計劃》(如下簡稱《計劃》),加快推動基於 IPv6 的下一代互聯網規模部署,計劃指出到 2018 年底國內 IPv6 活躍用戶數要達到2億,2020年底達到5億,2025年底中國 IPv6 規模要達到世界第一。服務器
具體落實下來的指標和要求是這樣的:網絡
時間只有一年任務也是很是緊迫,做爲國內第一的雲服務商,阿里雲也是不負衆望,在國內公有云中率先推出了 IPV6 解決方案的第一期也就是 SLB、DNS 以及 IPV6 轉換服務,第二期的話還會推出 IPV6 網管等產品。架構
阿里雲在第二季度上線的第一波 IPV6 解決方案產品以下:負載均衡
1、負載均衡 SLB 支持 IPV6,目前 SLB 在國內幾個地域內的性能保障型(slb.s1.small)開始上線支持 IPV6了,這樣作呢,就能夠實現阿里雲服務無痛支持 IPV6,由於一些歷史性緣由現有運行的 ECS 即使支持了 原生 IPV6 也須要進行大量修改, 反而是 SLB 能夠實現無痛支持。性能
相比以前的曲線解決方案,比使用 HE.NET 提供的 Tunnel Broker 隧道和 CloudFlare 這樣的 CDN 提供 IPV6 能力相比,SLB方案是內網傳輸的網絡性能無損耗,並且服務跨多可用區可靠性和穩定性也高許多。阿里雲
申請方式:提交工單申請開通spa
2、雲解析 DNS 提供IPV6 IP 和雙棧解析能力,現有的阿里云云解析的NameServer服務器暫時還沒提供 IPV6 IP,須要申請帶有IPv6 IPV4雙棧解析能力的NameServer,預計後期可能會無縫升級。blog
申請方式:提交工單申請開通部署
3、IPV6 轉換服務(7月上線),這個主要是爲線下沒法部署IPV6的機房或者其餘沒法提供 IPV6 能力的公有云提供的方案,看了架構圖原理大體相似 Tunnel Broker 隧道,因爲走了公網因此性能會有損耗,可是相比其餘 HE 因爲線路在國內因此體驗會好得多。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