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網絡知識
ifconfig 用來配置網絡或查看當前網絡接口的狀態 臨時修改網卡IP地址 ifconfig 網卡名稱 IP地址 直接修改網卡的IP地址,重啓失效 說明:修改後當前終端會終端,須要從新使用新的IP地址進行鏈接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Centos7的網卡重啓方法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Centos6的網卡重啓方法 添加多個臨時IP地址 ifconfig 網卡名稱:0 第一個IP地址 (netmask 子網掩碼) —增長一個IP ifconfig 網卡名稱:1 第二個IP地址 (netmask 子網掩碼) —增長一個IP NetworkManager概述: 管理和監控網絡設置的守護進程 systemctl status NetworkManager
Linux網絡相關的配置文件
ls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網絡相關的配置文件路徑
永久修改網卡地址node
方法1:使用nmtui文本框方式修改IP 方法2:經過修改網卡配置文件改IP地址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關閉防火牆並設置開機不啓動vim
關閉防火牆: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開啓防火牆: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 開機自動關閉: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centos7 開機自啓動: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 chkconfig —list|grep network //centos6 查看防火牆狀態: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設置系統光盤開機自動掛載windows
打開 vim /etc/fstab 並添加下面一行
驗證是否掛載成功 mount -a
Linux基本命令操做
輸出:echo 廣播消息:wall "消息內容」 ls 查看當前目錄下有哪些文件(list) -l 列出文件的詳細信息 -a 列出目錄下全部文件(包括隱藏文件) -d 查看目錄(不查看裏面的內容) -S 以文件的大小進行排序 ls -l 和 ll這兩個命令是等價的 alias 起別名 alias 別名='原始命令' 刪除別名:unalias + 別名 cd 切換目錄 cd .. 表示返回上級目錄位置,也就是父級目錄 cd - 表示返回以前的目錄 歷史命令:history ctrl+r 搜索歷史命令(輸入某條命令的關鍵字) !數字 執行歷史命令中對應行的命令 系統時間管理 硬件時鐘 系統時鐘 hwclock 硬件時間 date 系統時間 CST:中國標準時間 UTC:世界標準時間 GMT:格林尼治時間 時間的參數可經過命令date —help查看 幫助命令 man 查看手冊頁或命令描述 退出時按q help 關機 shutdown -r 從新啓動計算機 -h 定時關機 7個啓動級別 做用:切換系統運行級別 語法:init 0-6 Linux 7個啓動級別: 0 系統停機模式,系統默認運行級別不能設置爲0,不然不能正常啓動,機器關的 1 單用戶模式,root權限,用於系統維護,禁止遠程登陸,就像windows下的安全模式登陸 2 多用戶模式,沒有NFS和網絡支持 3 完整的多用戶文本模式,有NFS和網絡,登陸後進入控制命令行模式 4 系統未使用,保留通常不用,在一些特殊狀況下能夠用它來作一些事情 5 圖形化模式,登錄後進入圖形GUI模式 6 重啓模式,默認運行級別不能設爲6,不然不能正常啓動。運行init6機器就會重啓 文件的管理 文件管理方式有多種 改變目錄:cd 建立/修改/移動/刪除:touch mkdir mv vi rm cp 建立文件和文件夾: 命令:touch 做用:經常使用來建立空文件,若是文件存在,則修改這個文件的時間 訪問時間:atime 查看內容 cat a.txt 修改時間:mtime 修改內容 vim a.txt 改變時間:ctime 文件屬性,好比權限 change time 建立目錄 命令:mkdir 語法:mkdir (選項)文件名 刪除文件和目錄 命令:rm 做用:能夠刪除一個目錄中的一個或多個文件或目錄,對於連接文件,知識刪除整個連接文件,而源文件保持不變 語法:rm (選項)處理對象 選項: -f 強制刪除,沒有提示 -r 刪除目錄 複製文件 命令:cp 源文件/目錄 目錄文件/目錄 選項:-R/r:遞歸處理,將指定目錄下的全部文件與子目錄一併處理 查看文件 (1)命令:cat 語法:cat 文件名 做用:查看文件內容,一次顯示整個文件的內容 (2)命令:more 語法:more 文件名 做用:按下回車刷新一行,按下空格刷新一屏,輸入q退出 (3)命令:less 語法:less 文件名 做用:和more功能同樣 head 做用:用於顯示文件開頭的內容。在默認狀況下,head命令顯示文件的頭10行內容 語法:head (選項) 文件名 參數:-n 顯示從文件頭開始的行數 tail 做用:用於顯示文件中的尾部內容。默認在屏幕上顯示指定文件的末尾10行 語法:tail (選項)文件名 參數: -n 顯示文件尾部多少行的內容(n爲數字) -f 動態顯示數據(不關閉),經常使用來查看日誌,也能夠寫成tailf 日誌在/var/log/secure xfs文件系統的備份和恢復 xfs提供了xfsdump和xfsrestore工具協助備份xfs文件中的數據。xfsdump按inode順序備份一個xfs文件系統。 centos7選擇xfs格式做爲默認文件系統,並且再也不使用之前的ext,仍然支持ext4,xfs專爲大數據產生,每一個單個文件系統最大能夠支持8eb,單個文件能夠支持16tb,不只數據量大,並且擴展性高。還能夠經過xfsdump,xfsrestore來備份和恢復。原始備份數據方法:cp 與傳統的unix文件系統不一樣,xfs不須要再備份前卸載;對使用中的xfs文件系統備份就能夠保證鏡像的一致性。xfs的備份和恢復的過程是能夠被終端而後後繼續的,無須凍結文件系統。xfsdump甚至提供了高性能的多線程備份操做,它把一次dump拆分多個數據流,每一個數據流能夠被髮往不一樣的目的地。 備份級別: 0 級別表明 徹底備份 1到9 級別表明 增量備份 擴展: 徹底備份:每次都把指定的備份目錄完整的複製一遍,無論目錄下的文件有沒有變化 增量備份:每次將以前(第一次、第二次。。。直到前一次)作過備份以後又變化的文件進行備份 差別備份:每次都將第一次完整備份以來有變化的文件進行備份 對新增長的硬盤進行格式化: fdisk /dev/sdb p 查看當前的分區表 備份: 1.備份整個分區 xfsdump -f 備份存放位置 要備份路徑或設備文件 注意:備份的路徑這裏不能寫成/sdb1/ 能夠是/dev/sdb1 或 /sdb1 dump_sdb1 指定備份會話標籤 sdb1 指定設備標籤 2.指定備份時免交互操做,方便後期作定時備份 文件系統恢復: 語法:xfsrestore -f 指定恢復文件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