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用例我的看法

一  測試用例的含義

測試用例是爲某個特殊目標而編制的一組測試輸入、執行條件以及預期結果,以便測試某個程序路徑或覈實是否知足某個特定需求。瀏覽器

簡單地說:就是把咱們測試系統的操做步驟用按照必定的格式用文字描述出來。測試

二  測試用例的用處網站

1  理清思路,避免遺漏spa

這裏是咱們認爲最重要的一點,假如咱們測試的項目大而複雜,咱們能夠把項目功能細分,根據每個功能經過編寫用例的方式來整理咱們測試系統的思路,避免遺漏掉要測試的功能點。設計

2  跟蹤測試進展code

經過編寫測試用例,執行測試用例,咱們能夠很清楚的知道咱們的測試進度。項目管理

3  相同參考文檔

在咱們所作的項目中,也許會有不少功能是相同或相近的,咱們對這類功能設計了測試用例,便於之後咱們遇到相似功能的時候能夠作參考依據。io

4  重複性class

咱們測試一個系統不是一我的測一遍就算測完的,須要多人反覆的進行測試,那麼咱們就須要測試用例來規範和指導咱們的測試行爲。

 三 編寫測試用例的方法

1  等價類劃分

等價類是指某個輸入域的一個特定的子集合,在該子集合中各個輸入數據對於揭露程序中的錯誤都是等效的,也就是說,若是用這個等價類中的表明值做爲測試用例未發現程序錯誤,那麼該類中其餘數據(測試用例)也不會發現程序中的錯誤。

有效等價類: 輸入知足程序輸入的要求(來自規格說明書),通俗的說就是正確的輸入。

無效等價類: 輸入不知足程序輸入的要求,即異常輸入,須要系統對此有必定的容錯性。

eg:

一個輸入框要求輸入1-10000的數字

有效等價類:能夠輸入1-10000之間的數來驗證,如:二、五、9九、8495......

無效等價類:能夠輸入1-10000以外的任意字符驗證,如:0、1000一、字母、下劃線、特殊符號、空格、回車.....

2  邊界值

邊界值是對等價類的補充,測試工做經驗告訴咱們,大量的錯誤是出在輸入輸出的邊界價上。咱們還拿上面的例子,一個輸入框要求輸入1-10000之間的數。咱們要測它有沒有超出這個範圍,如:0、-一、-二、1000、10001.....等等,來斷定是否超出了咱們的範圍。

3  因果圖

因果圖方法最終生成的就是斷定表,它適合於檢查程序輸入條件的各類組合狀況。舉個例子:緣由:A=0,B=0,結果我就能夠斷定:A=B。確切的說他是一種因果關係思想。它會無形中指導這咱們的測試。固然了,咱們爲了以避免遺漏,能夠把系統中的因果關係用圖畫出。不過系統大而複雜的話就是個體力活了。呵呵。

4  錯誤推測法

基於經驗和直覺推測出系統可能存在的錯誤,從而有針對性的設計測試用例的方法。

5  其它

設計測試用例的方法有不少,咱們經常使用就上面幾種,其它的方法還有:狀態遷移圖、流程分析法、正交驗證法.....

四  測試用例的格式及要素

一個測試用例應該包括:編號,標題,測試場景,測試步驟,預期結果。

固然還可加入一些它選項,如:優先級、測試階段....

編號:
標題: 測試環境: 測試步驟: 預期結果: 

關於測試用例的存放管理:

一、項目管理系統自帶的用例管理,通常用例會與項目掛鉤,有固定的格式,搜索、修改等功能,使用起來很是方便。如:禪道項目管理、QC、bugfree 等等都帶的有用例管理功能。

二、經過world\Excel文檔形式管理,這樣的好處就是本身定義測試用例的格式。

eg:

 ,寫好測試用例,除了掌握基本的測試方法以外,最重要的是,要去深刻理解業務需求。 從需求文檔中抽出測試點;另外善於總結以往測試中發現的bug,完善測試用例。標題: 系統登陸測試用例 測試環境: Windows 10/Chrome 58 測試步驟: 一、打開瀏覽器,輸入系統網站,打開登陸頁面。 二、用戶名密碼爲空,點擊登陸按鈕 三、輸入用戶名,密碼爲空,點擊登陸按鈕。 四、用戶名爲空,輸入密碼,點擊登陸按鈕。 五、用戶名正確,密碼錯誤,點擊登陸按鈕。 .... 預期結果: 一、成功打開首頁。 二、系統提示:用戶名密碼不能爲空。 三、系統提示:密碼不能爲空。 四、系統提示:用戶名不能爲空。 五、系統提示:用戶名或密碼錯誤。 ...結尾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