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java
學姐今天覆習了下Android進程間通訊方式,打算從基本概念、使用緣由、基本使用、原理分析幾個方面來說講。android
想要對進程間通訊方式有個相對全面的瞭解,就先從幾個比較重要的概念IPC、AIDL、Binder提及吧。緩存
(1)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即進程間通訊安全
(2)AIDL:Android 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即Android接口定義語言。Client和Service要實現 ide
跨進程通訊,必須遵循的接口規範。須要建立.aidl文件,外在表現上和Java中的interface有點相似。性能
(3)Binder:Android進程間通訊是經過Binder來實現的。遠程Service在Client綁定服務時,會在onBind()的回調中返回一個Binder,當Client調用bindService()與遠程Service創建鏈接成功時,會拿到遠程Binder實例,從而使用遠程Service提供的服務。this
2. 爲何使用Binder?.net
下面內容學姐參考別人的博文,進行了總結。代理
Linux系統進程間通訊方式:code
(1)傳統機制。如管道(Pipe)、信號(Signal)和跟蹤(Trace),適用於父子進程或兄弟進程,其中命名管道(Named Pipe),支持多種類型進程
(2)System V IPC機制。如報文隊列(Message)、共享內存(Share Memory)和信號量(Semaphore)
(3)Socket通訊
然而,以上方式在性能和安全性方面存在不足:
(1)性能方面。管道和隊列採用存儲轉發方式,數據從發送方緩存區->內核緩存區->接收方緩存區,會經歷兩次拷貝過程;共享內存無拷貝但控制複雜;Socket傳輸效率低下,且鏈接的創建與中斷有必定開銷。
(2)安全性方面。傳統IPC方式沒法得到對方進程可靠的UID和PID,沒法鑑別對方身份,若採用在數據包裏填入UID/PID的方式,容易被惡意程序利用;傳統IPC方式的接入點是開放性的,沒法創建私有通道,容易被惡意程序猜想出接收方地址,得到鏈接。
而Binder是基於C/S通訊模式,傳輸過程只須要一次拷貝,且爲Client添加UID/PID身份,性能和安全性更好,所以Android進程間通訊使用了Binder。
3. 基本使用
假設本地Client須要使用遠程Service的計算器功能。
(1)新建Client和遠程Service兩個Android工程。
(2)在遠程Service工程中,建立ICalculator.aidl文件,並建立CalculatorService類。
(3)在Client工程中,拷貝以上.aidl文件及目錄,使用Service提供的服務。
(4)啓動Client和Service工程,便可實現進程間通訊。
4. 原理分析
因爲Binder機制涉及的東西不少。學姐本文並不打算深刻到內核源碼,關於Client是怎樣獲取到遠程Binder的會在後續文章再講述。下面主要是從應用層角度分析。
咱們先看看ICalculator.aidl編譯生成的ICalculator.java文件。
在基本使用部分,咱們能夠看到,Client在與Service創建鏈接成功後,會拿到遠程Binder實例(此處不能直接使用遠程Binder緣由還不是很清楚),並調用Stub的asInterface方法將其轉換成ICalculator接口。
mCalculator = ICalculator.Stub.asInterface(service);
這一步執行的操做是:根據接口描述符,從Binder中本地查找對應的接口,如有則直接返回;不然,將Binder對象傳給本地代理Stub.Proxy對象,並返回本地代理,由本地代理來接管相應的服務,Proxy也實現了ICalculator接口。
這一步以後,Client就可使用遠程Service提供的服務了。
再看看onClick()事件中的加法操做。
result = mCalculator.add(2, 1);
mCalculator即爲上面獲得的本地代理對象,其add()的實現是
@Override public int add(int a, int b) throws android.os.RemoteException { android.os.Parcel _data = android.os.Parcel.obtain(); android.os.Parcel _reply = android.os.Parcel.obtain(); int _result; try { _data.writeInterfaceToken(DESCRIPTOR); _data.writeInt(a); _data.writeInt(b); mRemote.transact(Stub.TRANSACTION_add, _data, _reply, 0); _reply.readException(); _result = _reply.readInt(); } finally { _reply.recycle(); _data.recycle(); } return _result; }
能夠看到其實是調用鏈接創建成功後的遠程Binder的transact(add)方法。再看看Binder.transact實現
public final boolean transact(int code, Parcel data, Parcel reply, int flags) throws RemoteException { if (false) Log.v("Binder", "Transact: " + code + " to " + this); if (data != null) { data.setDataPosition(0); } boolean r = onTransact(code, data, reply, flags); if (reply != null) { reply.setDataPosition(0); } return r; }
能夠看到最後調用了遠程Binder的onTransact()方法,也就是走到了遠程Binder的Stub.onTransact()方法。這個方法實現是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onTransact(int code, android.os.Parcel data, android.os.Parcel reply, int flags) throws android.os.RemoteException { switch (code) { case TRANSACTION_add: { data.enforceInterface(DESCRIPTOR); int _arg0; _arg0 = data.readInt(); int _arg1; _arg1 = data.readInt(); int _result = this.add(_arg0, _arg1); reply.writeNoException(); reply.writeInt(_result); return true; } ... } }
這裏最終調用到了遠程Service工程建立的ICalculator.Stub實例mBinder的add()方法即a+b,所以獲得了最後的結果。
好了,咱們再來梳理下,Client得到並使用Service服務的過程:
(1)Client與Service創建鏈接,獲得遠程Binder(這個Binder就是Service的onBind返回的Binder,可是客戶端不能直接使用,具體緣由還不是很明確)。
(2)將遠程Binder傳給本地代理,獲得本地代理Stub.Proxy實例。
(3)經過本地代理Stub.Proxy實例間接調用遠程Binder對象的add()方法。 具體實現是:因爲遠程Binder已經傳給了本地代理Stub.Proxy。那麼經過本地代理Stub.Proxy實例間接調用遠程Binder的transact(TRANSACTION_add)操做;調用遠程Binder的onTransact()方法;調用遠程Binder的實現類ICalculator.Stub的add()方法
(4)獲得結果
下面再總結下ICalculator、Stub、Proxy這3個類的關係:
ICalculator:就是一個接口類。內部包括以前的接口方法和靜態Stub類。
Stub:遠程Binder實現類。繼承類Binder和ICalculator接口。
Proxy:遠程Binder代理類。實現ICalculator接口。
5. 總結
(1)Binder至關於不一樣進程間數據通訊的通道
(2)核心是代理模式,使用本地代理Proxy操做遠端Binder,使用相應服務
(3)如理解有誤,歡迎指正
6. 參考連接
http://blog.csdn.net/singwhatiwanna/article/details/19756201
http://blog.csdn.net/luoshengyang/article/details/6618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