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代器模式(Iterator Pattern)是 Java 和 .Net 編程環境中很是經常使用的設計模式。這種模式用於順序訪問集合對象的元素,不須要知道集合對象的底層表示。編程
迭代器模式屬於行爲型模式。設計模式
意圖:提供一種方法順序訪問一個聚合對象中各個元素, 而又無須暴露該對象的內部表示。spa
主要解決:不一樣的方式來遍歷整個整合對象。設計
什麼時候使用:遍歷一個聚合對象。code
如何解決:把在元素之間遊走的責任交給迭代器,而不是聚合對象。對象
關鍵代碼:定義接口:hasNext, next。blog
應用實例:JAVA 中的 iterator。接口
優勢: 一、它支持以不一樣的方式遍歷一個聚合對象。 二、迭代器簡化了聚合類。 三、在同一個聚合上能夠有多個遍歷。 四、在迭代器模式中,增長新的聚合類和迭代器類都很方便,無須修改原有代碼。it
缺點:因爲迭代器模式將存儲數據和遍歷數據的職責分離,增長新的聚合類須要對應增長新的迭代器類,類的個數成對增長,這在必定程度上增長了系統的複雜性。class
使用場景: 一、訪問一個聚合對象的內容而無須暴露它的內部表示。 二、須要爲聚合對象提供多種遍歷方式。 三、爲遍歷不一樣的聚合結構提供一個統一的接口。
注意事項:迭代器模式就是分離了集合對象的遍歷行爲,抽象出一個迭代器類來負責,這樣既能夠作到不暴露集合的內部結構,又可以讓外部代碼透明地訪問集合內部的數據。
from abc import ABCMeta, abstractmethod class Iterator(object): __metaclass__ = ABCMeta def hasNext(self): pass def next(self): pass class ConcreteIterator(Iterator): def __init__(self, alist): self.alist = alist def hasNext(self): '''是否還有下一個元素''' return self.alist != [] def next(self): '''返回下一個元素''' return self.alist.pop(0) class Aggregate(object): def iterator(self): pass class ConcreteAggregate(Aggregate): def __init__(self, alist): self.alist = alist def iterator(self): '''返回迭代器對象''' return ConcreteIterator(self.alist) if __name__ == "__main__": concreteAggregate = ConcreteAggregate([1, 2, 3]) concreteIterator = concreteAggregate.iterator() while concreteIterator.hasNext(): print concreteIterator.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