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做中常常在shell腳本中看到set的這兩個用法,但就像生活中的不少事情,習慣致使忽視,直到出現問題才引發關注。
1. set -e
set命令的-e參數,linux自帶的說明以下:
"Exit immediately if a simple command exits with a non-zero status."
也就是說,在"set -e"以後出現的代碼,一旦出現了返回值非零,整個腳本就會當即退出。有的人喜歡使用這個參數,是出於保證代碼安全性的考慮。但有的時候,這種美好的初衷,也會致使嚴重的問題。
真實案例:
腳本a.sh開頭使用了"set -e",且能正常運行。在幾個月或更久之後,因需求升級,在腳本中增長了3行hadoop操做:
#!/bin/bash
set -e
...
/home/work/.../hadoop dfs -rmr /app/.../dir
/home/work/.../hadoop dfs -mkdir /app/.../dir
/home/work/.../hadoop dfs -put file_1 /app/.../dir/
...
這幾行hadoop命令邏輯很簡單:在hdfs上清除並新建一個目錄,並將一份本地文件推送至這個目錄,供後續使用。將這幾行單拎出來,在命令行下執行,除了提示待刪除的目錄不存在,並無什麼問題,文件仍是會被推送到指定的地方。
但第一次執行這個腳本的時候,卻失敗退出了,且致使調用該腳本的程序總體退出,形成了嚴重的後果。緣由是hdfs上尚未這個目錄,rmr這一行會返回255,這個值被腳本前方的"set -e"捕捉到,直接致使了腳本退出。
新增的代碼自己並無問題,先刪除再新建目錄,反而是保證數據安全的比較規範的操做,刪除命令自己的容錯性,能夠保證後續命令正常執行。事實是這個腳本有好幾百行,且邏輯比較複雜,在增長這幾行代碼的時候,開發人員已經不記得這個腳本里還有個"set -e"埋伏着了。
可見設置"set -e",在腳本開發過程當中可能頗有幫助,而在開發完成後,特別是對於後期可能有升級的腳本,則多是埋下了安全隱患。
2. set -o pipefail
對於set命令-o參數的pipefail選項,linux是這樣解釋的:
"If set, the return value of a pipeline is the value of the last (rightmost) command to exit with a non-zero status,or zero if all commands in the pipeline exit successfully. This option is disabled by default."
設置了這個選項之後,包含管道命令的語句的返回值,會變成最後一個返回非零的管道命令的返回值。聽起來比較繞,其實也很簡單:
# test.sh
set -o pipefail
ls ./a.txt |echo "hi" >/dev/null
echo $?
運行test.sh,由於當前目錄並不存在a.txt文件,輸出:
ls: ./a.txt: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1 # 設置了set -o pipefail,返回從右往左第一個非零返回值,即ls的返回值1
註釋掉set -o pipefail 這一行,再次運行,輸出:
ls: ./a.txt: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0 # 沒有set -o pipefail,默認返回最後一個管道命令的返回值lin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