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連接:如何搭建一個完整的交易框架html
交易策略 ≠ 交易系統。框架
一個完整交易系統,實際上是交易者給本身定的各類規則,它包括了交易的各個方面,其中並無給交易者留下一點主觀想象的餘地。大多數成功的交易者都是使用機械交易系統,這並不是偶然。學習
一個正指望的交易系統能夠自動運行整個交易程序。在交易中每項決策,交易系統都會給出答案。它至少應該包含策略選擇、品種選擇、資金管理、下單交易、極端行情應對、交易心態等等。優化
策略選擇:spa
一、多因子量化對衝策略htm
多因子策略用在股票量化比較多一些。影響價格漲跌的因素不勝枚舉,而這些 「 因素 」 就是因子!最簡單的方法,先找一些本身熟悉的因子,好比增加率、市值、ROE、PB、PE、漲幅、換手率等等。而後一個個往裏面刪減,看看效果如何,效果好了留下,效果差了刪除,反覆重複這個過程就能找到合適的因子。blog
二、CTA策略事件
傳統的CTA策略大部分是趨勢追隨策略。俗稱就是追漲殺跌。可是這種策略有個缺點,在沒有行情的時候容易虧錢,歷史上不少CTA基金就是這樣被熬死的,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爲了不這點,就須要一些在沒行情的日子裏也能喝口湯的策略,這類策略就是反轉策略。和趨勢追蹤相關,反轉策略俗稱高拋低吸。get
三、套利策略產品
套利策略利用不一樣資產或不一樣市場之間不合理的價格關係,經過買進低估資產,賣出高估的商品,在將來價格從新迴歸合理過程當中獲取價差收益的交易策略。關於套利策略有許多類型:期現套利、跨期套利、跨品種套利、分級基金套利、期權套利、ETF申贖套利等等。
品種選擇:
作過交易的人知道,每一個品種都有各自的性格。有些品種性格很 「 火爆 」,流動性好、波動大、容易走出流暢趨勢;有些品種性格很 「 溫順 」,常年都在震盪。
不一樣的策略適應不一樣的行情,選擇好交易品種,對期貨交易這項大工程來講是一個很是關鍵的開始。從絕對意義上來講,沒有絕對好的品種也沒有絕對很差的品種。根據投資風格的不一樣,以及風險承受力的不一樣,交易者要針對本身的標準進行相應的調整。
另外,在交易中固定收益策略也是整個交易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帳戶穩定與否的另外一個壁壘。關於固定收益能夠有不少選擇,好比:國債逆回購、貨幣基金、銀行券商理財產品等等。
參數設置和參數優化:
策略編寫要簡單到不能再簡單,可是這種簡單是歷經複雜以後簡單!在策略中參數越少越好,核心參數最好不要超過3個。
也不少人說策略最好不要設置參數,作好了的策略應該把參數固定在模型內再也不改變。可是這樣未免太過偏激,由於市場老是在不斷進化和變化的,而咱們使用的策略也是儘量抓住這種變化的規律,留一個參數就是爲了方便調節這種變化。
好比說均線系統,若是近幾年該品種波動率很高,老是大起大落,那麼就用短一點的週期就能夠了。由於行情老是比均線走的快,不會頻繁出現開平倉信號。若是將來幾年該品種不活躍了,那麼就應該把週期調長一些,以適應市場。而不是以一刀切的方式解決沒有參數就不用面對參數優化的問題。
若是參數過多的話,就等於給策略更大的靈活性,以適應更多狀況的行情。但在具體選擇參數的時候就會面臨很大的困惑,由於通過優化後的參數可能只是最符合歷史行情的參數,也就是所謂的 「 過分擬合 」。由於在歷史行情中,即便是最爛的策略,均可能因某些參數讓該策略表現出優異的假象。
資金管理:
一、初始倉位
資金管理首先涉及的是初始倉位,不少人開的倉位都很重,帳戶上有多少資金基本都能發揮它最大的效用,高效運用資金,這種方式在對的行情裏面,盈利可能很大,可能一年翻好幾倍都不是新鮮事,可是這種方式一旦遇到不利的行情,資金下滑的速度一樣也會遠**的想象。
二、加減倉
達到什麼條件加減倉,加減倉的時候加減多少?這些都會直接影響交易結果。加減倉的方式有不少,有順勢加減倉的、有逆勢加減倉的。而哪一種加減倉方法更科學,對應的是你的贏利點 ,不能一律而論。
如上圖,CTA策略就比較適合 「 金字塔加減倉法 」 。即初始進場的資金量比較小,後市若是行情方向一致,逐步加減倉,加減倉比例愈來愈小,倉位控制呈下方大,上方小的形態,像一個金字塔。
入場策略:
一個好的買點,是成功的一半,它可以讓你迅速擺脫成本區。關於入場方式,有兩種主流方式:突破開倉和回調開倉。若是你是覺得有經驗的交易者,就會發現,不管以哪一種方式開倉,其實區別不大。
突破開倉,這種大道至簡略顯粗暴的方式是公認的進場交易方法之一。好處是,不會錯過行情。可是卻有一個缺點,遇到假突破時就得頻繁止損。由於在盤中沒有人可以徹底肯定這是一個真突破。以下圖:
回調開倉,以下圖,在這個走勢中,每一個波谷都是一個好的回調入場點。這種入場方式的好處是開倉風險小,止損小,盈虧比好,倉位能夠大點。缺點是一旦行情出來,都是以突破爲開始,並且行情越大,回調幾乎沒有,或者不多,每每錯過行情,更糟糕的是,行情突破大幅拉昇後,後面通常是大幅震盪甚至是行情翻轉了。
毫無疑問開倉條件僅是一個試錯的依據。無論是月線加日線混合判斷,仍是基本面分析,無論是資金動向,均線交叉,仍是拋硬幣,這些都是一個入場試錯的依據而已。重點在於,當這筆單子進到市場開始接受行情走勢的波動後,如何處理單子所面臨的各類可能走勢。
曾經有一個 「 裸K 」 高手說過:開倉能夠無需任何條件,永遠不會有什麼人能告訴你在這個點開始是對的,在那個點開始是錯的。開倉不是交易的核心,交易的核心是開倉以後,如何儘量優化處理單子。固然作交易時間長了,經驗可能客觀上幫助投資者提高開倉技巧,除此以外,談任何開倉信號都是浪費時間。下面讓咱們看看如何出場。
出場策略
無論是短線策略,仍是長線策略,比的不是看誰持倉時間長,而是風險收益比。換言之,影響策略績效的最終結果是如何出場,什麼時候兌現利潤。
出場方法又能夠分爲兩種:止損出場和止盈出場。而這兩個部分都是任何交易系統所必需的,也是關乎於交易策略成敗的重要分水嶺。
止損出場
止損出場的目的是爲了控制風險,這是它的優勢。可是任何止損出場策略都會或多或少的下降交易系統的獲利,這是它的缺點。可是止損損失是不可以徹底避免的,就好像開車,買汽車保險的錢不能省同樣。
最初的止損價位一般是根據重要的技術指標而定的,例如,趨勢線,移動平均線,支撐阻力位等。固然,也能夠根據時間,價格百分比%來制定。
止盈出場
你甚至能夠在買入以前,估算出的目標價位出場。可是這樣作的缺點是,不可以使獲利最大化,有時候當價格趨勢開始後,可能有很可觀的延伸。因此,若是你作短線交易,或是根據震盪策略交易,你能夠利用價格反轉來出場,也就是價格收於前一個交易日最低點如下就出場。 若是,你是作趨勢跟蹤交易,那麼你最好可以利用跟蹤出場的方法,這樣作的優勢是可使你有機會抓住大的趨勢。
有的投資者有盈利就出場,虧損就開始死扛,那不管怎麼入場,勝率有多高,終歸會有一波扛不住的行情,讓其產生重大損失。相反,還有些人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在交易中,過度追求入場的精準和完美是一種典型的浪費行爲。研究和完善出場規則,構建一個完整的交易系統,纔是正確的選擇。
如何下單
一、委託下單類型和方式:
委託下單的類型和方式有許多在種,好比:委託時用排隊限價單、對手價、最新價、超價、漲停價、跌停價、買一價、買二價、賣一價、賣二價,或者先用排隊價,再用超價,分批報單,或者把大單拆成一個個小單,或者乾脆直接把單子所有報出去。
二、撤單
若是下單沒有成交,是繼續等待仍是撤單,撤單條件依據是時間,好比10秒內沒有成交。仍是依據價格,好比價格已經遠離下單時價格10跳。
三、追單
當下單沒成交的時候,是否追單。若是追單,是按最新價去追,仍是對手價,仍是漲跌停價,若是追單仍未成交是否繼續追單。
四、漲跌停價
當下單信號出現時,恰好是漲跌停價格時怎麼辦。是否在漲跌停價掛單排隊成交,若是沒有成交時怎麼辦。
五、集合競價
開盤集合競價要不要參與,怎麼參與。
六、夜盤
商品期貨夜盤是從21:00至第二天02:30,這段時間作不作,人工作仍是讓電腦來作。
七、重大節日
重大節日的超長假期以前,倉位需不須要保留。若是保留的話如何控制風險。
極端行情應對
一、短期價格大幅波動
價格瞬間漲跌停、連續漲跌停、烏龍指事件、黑天鵝行情價格踩踏事件等等,這些狀況如何處理。
二、流動性風險
若是一檔對手盤沒有你要的下單量,但你又須要及時成交,特別是非主力合約流動性不好,本身下的單子很容易對市場形成衝擊,滑點很大,如何應對。
三、品種規則變化
商品期貨品種加入夜盤,保證金比例上調,手續費上調,特別是短線策略,對於這些變化會很是敏感。
四、交易環境風險
好比:忽然斷電、斷網、電腦故障、軟件宕機、銀期轉帳暫停、天然災害等,出現時如何應對。
以上狀況,出現的機率很小,或者說幾乎不可能。但若是事情可能發生,就必定能發生。作好這些假設,並加以防範是很是有必要的。
交易心態
交易中常見的三種主要心理情緒爲貪婪、恐懼和僥倖。投資者須要一個強大的交易心理體系在不一樣階段對上述三種情緒加以控制甚至利用。
交易以前要有一個對將來的總體預期,包括市場預期和標的心理預期。市場預期指對市場所處的位置和將來的方向有一個較爲明確的目標,標的預期是指該標的在當前位置下的交易機會和風險情況。若是沒有以上心理基礎,則一切都無從談起。
實盤交易的全過程就是不斷分析、修正和執行的過程,其間交易的時間很少,更多的是跟蹤和忍耐。這是一個綜合考察心態、考驗人性的過程,交易者的各類習性在交易過程當中都會被展示無遺和放大。只有不斷學習和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歷練,才能克服人性的思惟共性和心理弱點。
綜上所述,所謂的交易系統,其實就是這樣,有它完美的一面,也有它殘缺的時候,咱們衡量一個交易系統的合理性,並不能只看他完美的一面,也不能只看他殘缺的一面,更應該綜合的分析系統的完整性。
最後根據系統的特性,結合自身的性格和資金狀況一塊兒去衡量該系統是否適合本身,若是適合本身的話,要充分評估本身堅持下去的可能性有多大,最壞的結果要事先規劃好,若是最慘的一面你都想好了,那麼執行下去的可能性就相對較大。
在交易中,信心源自於你發自心裏的承認,信心源自於正確的交易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