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有些讀者問我大學期間的學習路線,說他本身如今有點迷茫。說實話,對於學習路線這種文章,一抓一大堆,我也不大喜歡去建議別人究竟該怎麼學習,學習順序之類的。不過對於大學,不少人進入大學的時候,可能都是同一個起點,大學四年事後,倒是徹底不一樣的人生軌跡。正好我也想記錄下本身從高中進入大學這幾年的學習與變化,個人大學經歷,能夠說是很是普通,沒有參加任何競賽,也沒拿過獎學金(固然,國家助學金得拿,哈哈)。也正是由於普普統統,我纔要分享,由於我相信大家都看過不少充滿各類牛逼的大學經歷。html
因此這篇文章,就以時間的順序,記錄下這幾年的學習、想法、看過的書等,或許,普通的大學經歷,更加有參考性也不必定哦,嘻嘻。前端
在我高考分數下來的時候,看了下分數。我去,比預想中了至少少了幾十分,真心想不通個人數學和英語爲啥能考這麼差,平時數學、物理是個人強項,算是常常全班第一,不太高考數學得比預想中的少了幾十分,處於及格邊緣,並且,英語也並預想的少了二十多分,當時仍是很鬱悶的,高考這麼重要的場合,竟然考這麼低。面試
不過說實話,當時我並不傷心,由於我以爲,學校雖然挺重要,但也沒有那麼重要,我相信本身要乾的事,在哪一個學校都能幹,並且在我看來,技術與成績,只是大學的一部分而已,雖然是比較重要的一部分。固然,能上個牛逼一點的學校固然比較好了,至少還能裝個逼,哈哈。算法
當時我是想讀計算機類專業的,不過以個人分數,若是選擇省內一本學校的話,我會讀不上計算機專業,只有被調劑的份(當時沒有考慮省外)。不過我是必定要讀計算機專業的,而且也想盡可能進個一本的學校(不是說看不起其餘批次學校哈),當時我就查哪些學校轉專業比較容易,因此後來我是報讀了一個容易轉專業的學校,也就是選擇被調劑,以後在轉專業到本身相對喜歡的專業。固然,這裏存在轉專業失敗的風險。sql
後來我是被調劑到木材科學與工程這個專業,也算是意料之中,在開學的前幾天,我看過一本對我影響挺大的書,叫作《李開復自傳》,書裏面有一句話一直影響着我,大體的意思就是『當你把大學所學的知識所有忘光時,剩下的,即是教育的本質』,說實話,我仍是很喜歡這句話的,當時我解讀爲,在大學,提高本身的思惟、學習能力纔是最核心的。因此在以後的學習中,我都是比較在乎本身的學習能力的,對於一件事情,我也會去認真作好,由於我以爲,認真去作一件事情,很是重要,它能夠間接着去提升你的學習能力,儘管這件事情可能和你所學的專業沒有任何關係。數據庫
在木材科學與工程裏,有一門科目,就作《工程製圖》,我去,我真的是被這門課給折磨了,畫各類圖。例如根據一張螺絲的圖片,畫出它是三視圖,這種東西對我來講,太難了。後來我就想,我認真去學習下我就不信我會搞不定,後來事實證實,人真的是各有所長,對於製圖,我真的不行,雖然認真學能搞懂,可是花是時間多,而且效果也不大好。從那時起我就以爲,雖然學習能力是通用的,可是,有些技能,你還真的不大適合,由於興趣、以往的技能積累影響着你對這門技能的擅長程度。選擇本身比較擅長的技能去學習,還真的挺重要,從而也更加堅決了我要轉專業的想法。編程
大學第一學期的國慶,我開始自學 c 語言,主要是看書。當時本身跟着書本打 demo,感受挺有意思,好像七天時間,我學到告終構體部分,感受本身還學的挺快的,當時能夠說是不求甚解(就是感受本身稍微理解了就接着下一章),接着學指針,我去,難度頓時加大,感受遇到了瓶頸,以後就隨便看了下沒繼續看了。windows
稍微學了點 C 語言以後,就像寫個稍微好玩一點的程序,而後並不知道 C 語言能幹什麼,書上也沒有啥有趣程序的案例。後來我就去水百度貼吧,發現有好多人發了遊戲程序,不過好多有些設計到其餘知識,我也不懂。最後找到了個貪吃蛇的程序,這應該是我見過最簡單的貪吃蛇了,只有黑色的界面以及把一個方塊本身當作蛇頭,不過我當時仍是挺感興趣的,就跟着源碼打程序,以後在本身理解了原來遊戲是這樣弄的,畫面的動態效果是這樣搞出來的,把程序運行起來以後,稍微添加了一些本身的東西。後端
講這個貪吃蛇的故事我是想說,興趣和喜歡探索我以爲是很是重要的,當時在沒有任何人教的狀況下,本身去折騰,去搜索,最後寫了個簡單的貪吃蛇,我仍是很是開心的。這個過程之中,也對我學習能力的提高很重要,在一個本身徹底陌生的環境中,如何快速去適應,願意折騰很重要,可是,懂得利用搜索引擎,也很是很是重要。不少人常常問我一些搜索引擎就能解決的問題,說實話,我是懶的回答的。有些人讓我幫他解決下 bug,我笑笑不說話,不是我不幫你,是我幫不了你,也不大願意幫你,bug 這種東西,你是本身搞出來的,你本身才是解決的最佳人選,解決的過程當中,你真的能學習到好多東西,並且這些東西,是潛意識的,看不見的。微信
在大一的寒假,瞭解到轉專業考試是在 3 月份,我也在寒假趕忙從新學習指針,而且也學習了鏈表,說實話,對於當時的我來講,鏈表太他媽難了,真的被折騰了很久,由於當時並不大懂內存地址之類的,直到參加考試,也是對鏈表似懂非懂。說實話,若是你學習了好幾天都搞不懂鏈表,別懷疑本身的智商,對於初學者來講,真的挺難,特別是對於我這個 C 語言只自學了大體十幾天的非科班。
這裏多說一些建議,對於沒學過 C 語言的,若是有時間,我仍是挺建議你們學習下 C 語言的,特別是指針那部分,也很歡迎你們把 C 語言中做爲入門語言,我以爲,學習了 C 語言,之後學習別的語言,能夠幫你理解的更深入,並且也能夠很快就入手其餘語言,例如 Java 中的引用啥的,這不就是地址嗎。反正,我以爲 C 語言若是有時間,是必須語言。固然,只是我我的的見解。
後來轉專業經過了,巨開心,終於能夠肆無忌憚着學習編程了。當時是真的對學習充滿興趣(這句話意味着後面學習不上心)。大一第二學習,學校開了一門數據結構與算法的課。這門課我以爲算是比較難的一門課了,相信不少人也都是被這門課折磨過。
可是,我想說的是,這門課,也就鏈表難,若是你學會了鏈表,後面我以爲一點也不難,因爲我本身折騰過鏈表,因此我很快就上手這門課了。我也沒有看學校的教材,學校的教材是清華大學第一版的嚴蔚敏的書,說時候,這本書我的感受真的不適合初學者,反正我看不下去,多是我比較菜吧,當時本身另外賣了本《數據結構與算法分析—C語言描述版》。說實話,這本書我很喜歡,感受看着特別舒服,如何你要學習數據結構與算法,那麼能夠選這本,有 C 語言版,也有 Java 版,不過若是能夠,我建議你們用 C 語言來實現那些數據結構。
在數據結構與算法書裏,對鏈表的講解比較詳細,加上我以前看過一些鏈表的文章,因此很快就理解了鏈表,也跟着書上一點點去實現鏈表的基本操做(增刪查改),這裏我必須說下,千萬別本身理解了就不動手寫代碼,必定要動手寫,由於寫的過程,你必定會遇到不少 Bug,經過解決這些 bug,你會對鏈表理解的更加深入。
對於數據結構的學習,我基本是沒聽課的,由於我以爲老師講的不適合我,當時老師鏈表還沒講完的時候,我本身已經學到了圖那部分了。反正那本書涉及到的算法,我基本都學了,也都實現了,大體有:鏈表、隊列、棧,二叉樹、圖,圖學的比較久點,感受設計的算法比較多,如深度遍歷,廣度遍歷,最小生成樹,拓撲排序,最短路徑,我以爲,這幾個圖算法都很實用,也很重要,不懂的建議你們學。
沒進入計算機專業以前,我仍是很是想進學校的集訓隊的,感受 acm 很牛逼,本身也常常去學校的 OJ 刷題,買了本算法入門的書籍《算法設計與分析基礎》,這本書我以爲很是適合入門,用僞代碼實現的,很簡單,我好像一個星期就看完了。後面也買了本《挑戰程序設計大賽》的算法書,我去,當時感受這本書講的挺不錯,這本書主要是刷題,學的不亦樂乎。雖然學的不亦樂乎,不過我感受那些競賽的題太他媽難了,一道題有時搞了一天才懂,少則幾個小時,而且仍是看着答案來理解的。當時仍是刷了挺多題的,不過當時感受要是本身去打 acm 的話,憑藉着我這種程度,感受拿不了啥大獎,也感受本身確實對這些競賽題並不怎麼敏感,不能一眼就看出解法,並且一道題幾個小時,本身實在搞不來,因此我也就放棄了參加學校 acm 的打算了。
不過那幾個月對算法的學習,也爲了打下了不錯的基礎。後面我也本身想作點東西,不過 C 語言寫的界面黑乎乎的,不大喜歡。因此後面學了些 HTML,這種即學便可以看出成果的技能,感受學的比較有趣,學了幾天,把大體的知識點學完,後面發現單單 HTML 不行,還得學下 JavaScript。而後花了十幾天學了 JS,而後就沒有而後,由於我移情別戀了。
不過這讓我懂得了一些前端知識,說時候,我以爲就算你之後不學前端,那麼也要應該懂點前端的知識,這是必須的,就算是作後端,也是常常須要用到前端的知識的。
一、windwos 編程
大一結束後的暑假,我挺想寫個遊戲,但是 C 語言又沒有界面,怎麼辦?後面我發現 windows 編程能夠畫界面,畫圖之類的,也是用 C 語言實現的,因此當時我就看小甲魚的視頻學習 windows 編程,本身也順便買了本《windows編程》的書,那本書 900 頁,呵呵。我以爲 windows 編程仍是挺難的,各類句柄啥的,大概學了差很少一個月,900 也大概看了 600頁,各類鍵盤事件,鼠標事件,反正好多好多。後面靠着這些知識,寫了個計算器,我去,當時仍是很開心,還告訴我姐,讓他試試這個計算器。而後就沒有而後了,我又移情別戀了,哈哈。
不過 windows 編程的折騰,也讓我學到了不少,例如知道了咱們平時鼠標移動是怎麼回事,知道了咱們文本編輯器的底層是如何實現的,感受知道了不少相對底層的東西,也讓本身的學習能力更強了。
二、安卓的學習
由於 windows 編程寫出來的程序,在手機不能運行,根據沒人用個人程序,因此我轉行學 Android,不過 Android 據說用 Java 實現的,因此我入門了 Java,好像是看了幾天的視頻入門的,只學了點皮毛就去寫 Android了,買了本書,也是學的不亦樂乎,大概折騰了二十幾天,跟着書本寫了個天氣預報,學習的過程當中,因爲本身太多的不懂了,遇到了不少 Bug,也是好幾回把本身搞奔潰。後面還寫了個《快樂學數字》的 app 發到應用寶上,固然,這些程序是跟着書本寫的,哈哈。並且還幾十我的下載了,當時也是挺開心。而後又沒有而後了,我又移情別戀了,,,,
說實話,大一真的折騰了不少東西,那時候學什麼都充滿幹勁,雖然學的不少知識都是後面用不上的,但我以爲很值,由於我以爲,大一大二這段時間,千萬別問別人幹學啥學啥,若是你有感興趣的,就去折騰,全心全力的折騰,真的能學到不少東西,而這些東西,遠遠不是那些具體的知識點,更多的是,你的學習能力,折騰能力,邏輯思惟。
到了大二,關注了『碼農翻身』這個公衆號,本身經過這個公衆號,理解了挺多知識點,這個時候的瞭解,更多的是一種『廣度』的瞭解。你們感興趣的話,也能夠去買《碼農翻身》這本書,能夠先看下目錄再買,主要是用故事講解技術。
在大二主要學習了《離散數學》,這本書可讓咱們學到據說算法與數據結構的知識的,後面學了《Java編程思想》,不過我以爲這本書對新手不友好,看不懂,期間看了 尚學堂Java300集,感受講的很好,嗶哩嗶哩能夠搜索到。看了這個視頻以後,我感受本身的 Java 很牛逼了,懂了不少東西。接着再來看《Java編程思想》,我去,感受這本書講的太好了,推薦學習Java的看。反正從這個時候開始,我就決定學習 Java 體系了。
對於 Java,我就以爲看了 尚學堂 300 集 + 《Java 編程思想》感受本身掌握的差很少了,後面據說學習 Java 進階得看虛擬機,因而就買了本《深刻理解Java虛擬機》這本書看。以後感受本身的Java挺強了,不過上面這些,對多線程的知識講的很少,關於Java的多線程,這裏推薦《Java併發編程藝術》和《Java併發實戰》,感受講的不錯。我也就看了上面這些書而已,固然,零零散散看了挺多其餘書的,這裏不列舉,由於我以爲上面這些,差很少夠了。
不過,語言只是一門工具,我以爲咱們須要選擇一門語言,而且深刻學習它,這裏我選擇了 Java,不過這還不夠,瞭解到大廠面試,很是看重計算機基礎,因而本身學習了計算機網絡,當時在嗶哩嗶哩看韓老師的《計算機網絡原理》這個視頻,感受講的很好,以後跟着學校的課程學習了操做系統,看的是《操做系統:精髓與設計原理》,也學了《計算機組成原理》。若是你想學習計算機基礎,我以爲這兩門課都要學下,這裏我推薦看《深刻理解計算機操做系統》,這本看感受把這兩門課都差很少綜合在一塊兒。
不過這些知識學了後因爲不多用,容易忘記,不過我以爲這並不重要,由於學習的過程當中,你會學到不少設計、算法思想等。到了大三,學校開了門計算機網絡的課程,因此我再次學習了計算機網絡,當時看的是《計算機網絡:自頂向下》這本書,我以爲講的很好,並無看學校的教材。固然,期間也學習了數據庫等知識,這些課程的掌握、推薦書籍等,我不說了,能夠看我以前的文章【吐血整理】那些讓你起飛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學什麼,怎麼學?
因爲本身寫的有點長,字數有點多了,因此接下來可能就寫的簡潔點了,好像有點有頭沒尾?哈哈
在大三這一年,我開通了本身的公衆號,而且也開始寫文章,說實話,我開通公衆號的目的有三個:
一、掙錢
二、經過技術博客給面試加分
三、訓練本身的軟能力
事實證實,公衆號給我帶來了不少收穫,認識了不少人,也掙了些錢。不過說實話,弄公衆號,真的花了我不少時間,寫一篇文章須要幾個小時,還要排版等各類,我以爲我要是不弄公衆號,如今學習的東西,確定多不少,技術確定牛逼不少。在弄公衆號的這一年裏,雖然少學了不少東西,不過我並不後悔,由於我說了,技術和成績只是大學的一部分,玩公衆號,我也學了不少其餘的東西,例如運營,也接觸了這幾年興起的所謂的知識付費,不少人也考這個掙了很多錢。
而且經過公衆號,我也實現了經濟獨立,不再用向爸媽要錢了,當時真的挺開心,後來依靠本身的努力買了屬於本身的一加 6T,Mac 筆記本,還給爸媽寄了幾回錢。玩公衆號到如今一年3個月,大概掙了七八萬吧,雖然這些錢不值一提,不過對於還沒畢業的我來講,真的很開心。雖然在公衆號花了很多時間,不過秋招仍是憑藉着本身紮實的基礎找到了想去的大廠。而且靠着公衆號,在沒畢業前,實現了月入過萬。對於公衆號這方面的折騰,我以爲我能夠再寫一篇長文了,你們感興趣的話,以後能夠寫一篇關於公衆號的歷程。
你們千萬別看到公衆號這麼好掙錢就去玩公衆號哈,不少東西看着容易,弄起來仍是很不容易的,有多少人是寫着寫着就放棄的,我當時也中途放過,只能說,公衆號仍是給我帶來了不少收穫的,而不止是期間掙到了錢。
感受這篇文章要爛尾了,哈哈。核心寫了本身的大一大二的折騰,一不當心就寫了六千多字了,關於步入正軌的學習介紹的不多,主要是由於步入正軌以後,感受沒啥好說的,主要就是那些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學習,若是要詳細寫的話,感受要分三篇文章寫,因此我選擇了爛尾。後面再寫吧,估計這篇近 7000 字的文章寫了三四個小時,不知道有多少人是看完的,因此仍是不寫那麼長了,否則就沒人看了,嘻嘻。大學這三年,總結下來就是 大一的折騰與探索,大二基礎知識的積累,大三公衆號的運營以及秋招面試的準備。
固然,上面說的只是技術方面的學習與折騰點,還有不少人生的感悟沒寫,後面再來寫了,雖然大家可能並不感興趣。好吧,不知道有多少人是看到這裏的,看到這裏的絕對是真愛。
雖然本身的大學普普統統,平平凡凡,但本身還算滿意,至少有了本身的公衆號,沒事能夠來扯扯淡,找到看本身想去的公司,哦,大學忘了談個戀愛,大一和初戀分手以後,就佛系沒繼續找女友。如今的目標是,好好學習 sql + Linux + go,好好寫技術文章,好好爲將來的工做作好準備,好好掙錢!若是你喜歡我寫的文章,或者和個人經歷似曾相識,歡迎你們關注個人微信公衆號『苦逼的碼農』
天天都會分享數據結構+算法+計算機網絡+操做系統+MySQL+Linux的文章哦,不過主打數據結構與算法的文章。
原文出處:https://www.cnblogs.com/kubidemanong/p/11696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