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tance-vector routing algorithm (距離向量路由選擇算法)----- 爲了發現最短路徑,這個路由選擇算法組重複一條給定路由中的中繼段數,要求每一個路由器發送其完整的更新路由表,但只到其鄰居。這種路由選擇算法有產生環路的趨勢,但比鏈路狀態算法簡單。參見link-state routing al-gorithm和SPF
distribution layer (分配層)----- Cisco三層分層模型的中間層,它有助於設計、安裝和維護Cisco分層網絡。分配層是接人層設備的鏈接點。路由選擇在這一層完成。
DLCI 數據鏈路鏈接標識符 (Data-Link Connection Identifier)----- 用於標識幀中繼網絡中的虛電路。
DLSw 數據鏈路交換 (Data Link Switching)----- IBM在1992年開發了數據鏈路交換 (DLSw),以便在基於路由器的網絡中提供對SNA(系統網絡機構)和NeIOS協議的支持。SNA和NetBIOS是不可路由的協議,不包含任何第3層邏輯網絡信息。DLSw將這些協議封裝在TCP/IP消息中,這些消息可被路由並是一個遠程源路由橋接 (RSRB)的可選辦法。
DLSw+ Cisco的DLSw實現-----除了支持RFC標準,Cisco添加了目的在於增長可縮放性和改善性能及可用性的加強。
DNS 域名系統 (Domain Name System)-----用於解析主機名到IP地址。
DSAP 目的地業務接火點(Destination Service Access Point)-----一個網絡節點的業務接人點,在數據包的目的地字段中指定。參見SSAP和SAP。
DSR 數據機準備好 (Data Set Ready)-----當DCE通電並準備好運行時,這個EIA/TIA-232接口電路也佔線。
DSU 數據服務單元 (data service unit)-----這個設備用來使數據終端設備 (DTE)機構上的物理接口適應T-1或E-1之類的傳輸設備並負責信號定時。它一般與信道服務單元組合在一塊兒並稱爲CSU/DSU。參見CSU。
DTE 數據終端設備 (data terminal equipment)----- 任何一個位於用戶-網絡接口並做爲目的地、源或二者的用戶端的設備。DTE包括多路複用器、協議轉換器和計算機之類的設備。到一個數據網絡的鏈接是由使用該設備產生的時鐘信號的數據通訊設備 (DCE),如調制解調器所組成。參見DCE。
UTR 數據終端準備好 (Data Terminal Ready)----- 一條激活的與DCE通訊的ETA/TIA-232電路,表示DTE發送或接收數據已準備好的狀態。
DUAL 擴散更新算法 (Diffusing Update Algorithm)----- 用在加強的IGRP中,這個收斂算法在整個路由計算中提供無環路操做。DUAL受權給能同時同步的拓撲版本中涉及的路由器,而不涉及的路由器不受這個改變的影響。參見Enhanced IGRP。
DVMRP 距離間量組播路由選擇協議 (Distance Vector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 主要基於路由信息協議(RTP),這個因特網網關協議實現一個公共的、濃縮模式IP組播方案,利用TGMP在它的鄰居之間傳輸路由選擇數據報。參見IGMP。
DXI 數據交換接口 (Data Exchange Interface)----- 在RFC 1482中描述,DXI定義一個網絡設備 (如路由器、網橋或集線器)的效力。它們對使用一個特殊DSU完成包封裝的ATM網絡起一個FEP做用。
dynamic entries (動態條目)----- 用於在第2層和第3層設備中動態地建立硬件地址表或邏輯地址表。
dynamic routing (動態路由選擇)-----網絡修訂。也稱"自適應路由選擇",這個技術自動適應通訊量或物埋
dynamic VLAN (動態DLAN)----- 在一個特殊服務器中建立條目的管理器,該服務器具備互聯網絡上全部設備的硬
failure domain (故障域)----- 令牌環中出現故障的區域。當一個站得到嚴重故障 (如網絡出現電纜斷開)信息時,它發送一個信標幀,包括該站報告的故障、它的NAUN和之間的每件事。這就定義了故障域。而後信標開始所謂的自動配置程序。參見autore configuration和beacon。
fallback (後退)---- ATM網絡中,這個機制用來覓得一條路徑,若是它不能用常規方法找到一條的話。該設備放鬆對某個特性的要求 (如延遲),試圖找到一條知足某組最重要的需求的路徑。
Fast Ethernet (快速以太網)---- 速度爲lOOMb/s的以太網規範。快速以太網比lOBaseT快十倍,而保留像MAC機制、MTU和幀格式之類的性質。這些相似使得現有的lOBaseT應用和管理工具能用於快速以太網網絡。快速以太網是基於IEEE802.3規範的一個擴展 (IEEE 802.3U)。對比Ethemnet。參見lOOBaseT、IOOBaseTX和IEEE。
fast switching (快速交換)---- 利用路由高速緩存以加速經過路由器的包交換的一個Cisco特性。對比process switching。
fault tolerance (容錯)---- 網絡設備或通訊鏈路能夠失效而不中斷通訊的程度。容錯可經過增長到一遠程網絡的輔助路由器提供。
FDM 頻分多路複用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容許從幾個信道來的信息在一條線上接頻率分配帶寬的技術。參見TDM、ATDM和statistical multiplexing。
FDDI 光纖分佈式數據接口 (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 ANSIX3T9.5定義的一個LAN標準,能夠在高達200Mb/s的速率上運行並在光纜上使用令牌傳送介質訪問技術。爲了冗餘,可使用雙環結構。
FECN 前向顯式擁塞通告 (Forward 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ication)---- 由幀中繼網絡設置的一個位,通知DTE接收器沿着從源到目的地的路徑遇到擁塞。收到FECN位設置幀的設備能夠要求更高優先權的協議必要時採起流控措施。參見BECN。
FEIP 快速以太網接口處理器 (Fast Ethernet Interface Processor)---- Cisco7000系列路由器使用的一種接口處理器,提供兩個lOOMb/s lOOBaseT端口。
filtering (過濾)---- 用訪間表在網絡上提供安全性。
firewall (防火牆)---- 有意在任何公共網絡和專用網絡之間設置的一道屏障,由一個路由器或訪問服務器或者幾個路由器或訪問服務器組成,利用訪間表和其餘方法確保專用網絡的安全性。dixed configuration router (固定配置路由器) 不能用任何新接口升級的路由器。
flapping (翻動)---- 描述一個串行接口開閉的術語。
flash (閃存)----- 電可擦可編程只讀存儲器 (EEPROM)。默認狀況下用來在路由器中保存CiscoIOS。
flash memory (閃存)----- Intel開發的並許可其餘半導體制造商使用的一種非易失存儲器,可電擦除並從新編程,物理上位於EEPROM芯片上。閃存容許軟件映像被存儲、引導及必要時重寫。默認狀況下,Cisco路由器和交換機使用閃存保存IOS。參見EPROM和EEPROM。
flat network (平面網絡)----- 一個大的衝突域和一個大的廣播域的網絡。
floating routes (浮動路由器)----- 與動態路由一塊兒用於提供備份路由以防失效。
floodming (擴散) -----一個接口收到通訊量時,它將被傳輸到除了始發通訊量的接口外鏈接到該設備的每一個接口。這一技術可被網橋和交換機用於在網絡上傳輸通訊量。
flow control (流控) -----用來確保接收單元不被來目發送設備的數據淹沒的一種技術。IBM網絡稱之爲調步,意思是當接收緩存器滿時,一個消息被傳輸到發送單元暫停發送,直到接收緩存器中的全部數據被處理而且緩存器再次準備好接收。
FQDN 徹底限定域名 (fully qualified domain name)----- 在DNS域結構中用來在因特網上提供名稱到IP地址的解析。FQDN的一例是bob.acme.com。
FRAD 幀中繼接人設備 (Frame Relay access device)----- 提供LAN和幀中繼WAN之間鏈接的任何設備。參見Cisco FRAD和FRAS。
fragment (片斷)----- 一個大的數據包被故意分紅小塊的任何部分。一個數據包片斷並不表示錯誤並且能夠是故意的。參見fragmentation。
fragmentation (分段)-----在不能支持大數據包尺寸的中間網絡介質上發送數據時,故意將數據包分段成小塊的過程。
FragmentFree (無碎片)----- 讀入一個幀的數據部分以確保不出現碎片的LAN交換機類型。有時稱爲修正的直通 (modified cut-through)。
frame (幀)----- 由數據鏈路層在傳輸介質上發送的信息的邏輯單元。該術語常常涉及用於同步和差錯控制的報頭和報尾,它圍繞單元中包含的數據。
frame filtering (幀過濾)----- 幀過濾在第2層交換機上用來提供更多帶寬。交換機讀一個幀的目的地硬件地址,而後在交換機創建的過濾表中查找這個地址,而後只將該幀送出找到的硬件地址的端口,其餘端口見不到該幀。
frame identification (frame tagging) (幀標識,幀標誌)----- VLAN能夠跨越多個鏈接的交換機,Cisco稱其爲一個交換機結構 (switch-fabric)。交換機結構中的交換機必須跟蹤在該交換機端口上收到的幀,而且在幀穿過這個交換機結構時必須跟蹤它們所屬的VLAN。幀標誌完成這個功能。而後交換機能夠命令幀到適當的端口。
Frame Relay (幀中繼)----- X.25協議 (一個保證數據傳輸的不相關的數據包中繼技術) 的一個更有效的替代。幀中繼是一個工業標準的、共享接人、盡力的交換式數據鏈路層封裝,它在鏈接的機構間提供多個虛電路和協議。
Frame Relay bridging (幀中繼橋接)----- 在RFC 1490中定義,這個橋接方法使用與其餘橋接操做一樣的生成樹算法,但容許數據包封裝爲經幀中繼網絡傳輸。
Frame Relay switching (幀中繼交換)----- 服務提供商的路由器爲幀中繼數據包提供數據包交換。激活一個己被修剪過程凍結的接口的過程。它由發送到路由器的IGMP成員報告發起。
frame tagging (幀標誌)----- 見frame identification。
frame types (幀類型)----- LAN中用來肯定如何將一個幀放在本地網絡上。以太網提供四種不一樣的幀類型。它們相互不兼容,因此,爲了兩臺主機通訊,它們必須使用相同的幀類型。
frameing (組幀)----- OSI模型數據鏈路層上的封裝。它稱爲組幀是由於數據包是用報頭和報尾封裝的
FRAS 幀中繼接人支持 (Frame Relay Access Support)-----Cisco IOS軟件的一個特性,它使SDLC、以太網、令牌環和幀中繼鏈接的IBM設備能與幀中繼網絡上的其餘IBM機構連接。參見FRAD。
frequency (頻率)-----單位時間交流信號的週期數,以赫茲 (週期每秒)測量。
FSIP 快速串行接口處理器 (Fast Serial Interface Processor)----- Cisco 7000路由器默認的串行接口處理器,它提供4個或8個高速串行接口。
FTP 文件傳輸協議 (File Transfer Protocol): 用來在網絡節點間傳輸文件的TCP/IP協議,它文持寬範圍的文件類型並在RFC 959中定義,參見TFTP。
full duplex (全雙工)----- 在發送站和接收站之間同時傳輸信息的能力,參見halfduplex。
full mesh (全網型)----- 一種網絡拓撲,其中每一個節點到其餘網絡節點有物理的或虛擬的電路連接。全網型提供大量的冗餘,因爲它的昂貴,通常留用做爲網絡骨幹。參見partial mesh
global command (全局命令) 用來定義命令的Cisco術語,它用來改變影響整個路由器的路由器配置。相比之下,接口命令隻影響那個接口。
GMII 幹兆位MII (Gigabit MII):數據傳輸時提供8位的介質獨立接口。
GNS 得到最近服務器 (Get Nearest Server): 在IPX網絡上,客戶爲肯定一種給定類型的最近的激活服務器的位置發送的一個請求包。一個IPX網絡客戶發出一個GNS請求以得到從一個鏈接的服務器來的直接應答或從該互聯網絡上披露該服務器位置的路由器來的一個響應。GNS是IPX和SAP的一部分。參見IPX和SAP。
grafing (移植)-----激活一個己被修剪過程凍結的接口的過程。它由發送到路由器的IGMP成員報告發起。
GRE 通用路由封裝 (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 Cisco利用在TP隧道中封裝各類協議包類型的能力建立的一個隧道協議,藉此產生一個虛擬的、點到點鏈接,此鏈接跨過一個IP網絡鏈接到遠端的Cisco路由器。TP隧道利用GRE,容許經過在單一協議骨幹環境中連接多協議子網來擴展網絡超過單一協議骨幹環境。
guard band (保護頻帶)-----兩個通訊信道間未使用的頻率區域,提供必要的空間避免二者之間干擾。
half duplex (半雙工) 發送站和接收站之間一次只能在一個方間傳輸數據的能力。參見fullduplex。
handshake (握手)-----網絡上兩個或多個設備之間爲保證同步操做交換的一系列傳輸。
H channel (H信道) 高速信道 (high-speed channel): 一個全雙工、在384Kb/s速率上工做的ISDN基羣速率信道。參見B channe、D channel和E channel。